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红军长征过四川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成功地运用我党早期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帮助四川少数民族人民建立了政权组织和武装力量,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经过的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党和红军在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的同时,运用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就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具体形式以及如何对待宗教上层爱国人士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少数民族实际的政策主张,正确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为确保长征的胜利,特别是为后来党的民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勇 《天中学刊》2007,22(6):113-116
红军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在西南、西北民族地区发布的大量的标语口号,是党和红军在民族地区宣传民族政策的重要形式。这些标语口号因陋就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面真实,语言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富有感染力。这些标语口号标志着我党第一次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宣传了民族纲领与政策,开创了党的民族工作新形式、新手段,对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时期在贵州的民族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问题不仅是和平年代中国社会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三大”就开始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历史观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在长征前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并在长征中得到实践和发展,为后来乃至建国后的民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通过挖掘长征时期红军经过贵州时的民族政策史料,从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的民族政策的实施、特点、影响诸方面论证了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5.
开展宣传工作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征的胜利完成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红军长征在陇南时期,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工作,将党的革命主张和民族政策向途经地区的群众进行了宣传,撒下了革命火种。也正是通过对沿途民众的宣传,团结、教育、动员了广大群众,为顺利落脚陕北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开展宣传工作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征的胜利完成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红军长征在陇南时期,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宣传工作,将党的革命主张和民族政策向途经地区的群众进行了宣传,撒下了革命火种。也正是通过对沿途民众的宣传,团结、教育、动员了广大群众,为顺利落脚陕北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党从成立之时起就十分重视少数民族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开始正面接触少数民族,直接掌握了有关少数民族的第一手材料.同时,由于遵义会议对“左”倾教条主义的纠正,使党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分析民族问题,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西南、西北地区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少数民族地区,并且极大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觉醒,加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步伐,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了北上长征的战略转移,期间路经西部侗、苗、布依、瑶、水、白、畲、毛南、仫佬、壮、土家、彝、羌、仡佬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正确提出和处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同时也探索提出并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对当代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34年11月中共在湘江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发布的《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为例.论述了红军长征时期中共在广西提出并执行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民族政策及其对湘江战役的胜利、增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及对此后中共制定民族政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军在藏区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补充和发展。本文述论结合,论述了红军长征在藏族聚居区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等民族政策,认为这是长征能够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民族政策。依据党指导民族政策的总方针的演变及与其相适应的民族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的民族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民族问题逐步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其民族政策内容丰富,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经过宁夏,曾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民族工作,并且在当地回民中大量宣传党的革命事业,从而把党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工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工作不但鼓舞和坚定了宁夏人民取得革命斗争胜利的信心,而且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民族理论、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为党和红军在西北地区的巩固与发展,乃至制定建国后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34年 10月至 1936年 10月 ,是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的充满艰辛和困难的非常时期。在这生与死的考验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方针和民族政策 ,保证红军顺利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并成功地通过了民族隔阂、宗教信仰、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等社会情况复杂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从而顺利地完成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 ,在长征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无优劣贵贱之分、民族平等等民族理论 ,并将这一理论同中国民族问…  相似文献   

15.
1930年到1936年间先后有数支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开展革命活动。红军在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促使贵州民族关系发生了变化,推动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少数民族政策。依据党指导少数民族政策的总方针的演变及其相适应的民族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和执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少数民族问题逐步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共氏族政策内容丰富,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论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及其意义汪舒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在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大转移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领导广大红军指战员斩关夺隘、...  相似文献   

18.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少数民族政策。依据党指导少数民族政策的总方针的演变及其相适应的民族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的执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当数民族逐步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共民族政策内容丰富,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据党指导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总方针的演变及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和执行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少数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其民族统战工作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笔者仅以本文纪念建国五十周年红河州彝学会成立十周年。  相似文献   

20.
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创成和实施阶段。从红军长征开始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中央始终给予民族关系以重视,目的是团结各族人民,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和日寇分化我国民族团结抗战的企图。其中实施的一些重要政策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等策略为中共以后的民族政策所沿袭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