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从先秦到明清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壮大。本文着力从档案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勾勒出中国古代档案工作沿革的清晰脉络,揭示古代档案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优良传统,为当今档案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史书中,《史记》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著作.它是一部研究汉武帝以前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记述了许多档案方面的工作和思想,对研究中国古代档案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史记》中涉及到的档案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户籍档案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按照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中国古代的户籍档案划分为四类,即宗室户籍档案、官员户籍档案、赋役户籍档案和贱民户籍档案,并从户籍档案的内容、机构及管理等方面出发,对其起源、演变和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立足我国饮茶文化的历史起源及精神内涵,总结我国古代档案事业的特点,从社会档案意识、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三方面分析饮茶文化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产生的影响,并从中借鉴经验发展当代档案事业。  相似文献   

5.
麻新纯 《北京档案》2005,(11):12-15
中国现存的历史档案有3000余万卷之巨,由档案转化而来的古籍则数不胜数.如此多的文献典籍历尽沧桑而流传至今,主观上与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档案的收藏和保护有关,客观上与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档案保护技术不无关系.我国古代的档案保护技术从总体上说比较发达,内容也很丰富.从档案库房的建筑到有害生物的防治,从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到装订和修复技术的逐渐完善……,无不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的总结,探究其所蕴含和可能蕴含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档案利用目的发展历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档案工作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纵观我国档案利用的历史,从古代的档案为统治者把持,到现在的档案日益接近民众,档案利用的目的在一步步走向深入.本文在梳理我国档案利用工作历史的基础上,对各个时期的档案利用目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历史可上溯数千年,档案学思想在这期间孕育发展.本文从我国古代档案学思想的发展背景入手,探讨了档案学思想发展的概况、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世英 《出版广角》2017,(20):41-43
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历史悠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特色:一是重视文献和档案的考证;二是编纂原则、方法与体例始终保持发展和完善的态势;三是具有浓厚的“人本”和“君本”文化特点.虽然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有其特色,但亦非毫无缺点.它的历史局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编纂目的过度政治化,制约了古代档案文献编纂的整体发展;编纂内容过度政治化,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商业等领域的发展;编纂主体过度政治化,使得编纂队伍无法专业化,进而难以形成系统的档案文献编纂理论和相应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9.
现代档案信息已从古代单纯的实体档案发展到实体档案和虚拟档案共同快速发展的阶段,本文将从现代档案的信息、备份模式和备份工程三方面探讨现代档案信息备份的发展方向和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搜集并建立有关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历程的图书档案.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文字记载史,有着上千年的纸质档案保护经验.现存的历史档案就有三千余万卷.如此多的文献典籍历尽沧桑而流传至今,我们在将之归功于现代档案保护技术的同时,不能忘记那些与人类文明本身一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档案保护技术.我国档案的保护技术,产生于殷商,成熟于隋唐.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抵御虫害对纸质档案的侵袭,延长档案的寿命,做过种种的努力,采取了形式多样的保护措施,内容也颇为丰富.从档案库房的建筑,到文书制成材料的选择;从有害生物的防治,到档案的修复等各个方面,无不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国历史上的档案保护技术与方法是很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在此,作者略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纸质档案虫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档案载体及其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档案的载体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演化.龟甲兽骨、青铜石器、竹木简册、缣帛纸张在我国古代均曾作为某一时代的主要档案载体而存在过.中国古代不仅重视档案的收集,而且也十分注重对档案的保护,在档案载体的保护方而积累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瞿沙蔓 《兰台世界》2013,(19):151-152
<正>中国的历史文献编纂工作自古代以来就不断发展,源远流长,在历史档案的编纂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注重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然而侧重历史、人文和伦理方面档案编纂的历史时期当属先秦,这一时期的档案文献编纂对我国以后的文献编纂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人在文献档案的编纂过程中不仅借鉴了这一时期古人所总结出来的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田赋档案概说曹余濂中国田赋档案历史悠久,籍册浩繁,是中国古代档案的重要方面。田赋档案籍册是各级政府征税派役的依据,也是土地拥有者、使用者的有效凭证。它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历代王朝的田赋发展历史,又体现了我国历代政府管理土地、管理人口的智慧和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我国古代档案史的研究多着眼于积极一面,而古代档案工作中的某些弊病,特别是一部分具体从事档案工作的胥吏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诸环节中的种种劣迹却少有人从总体上进行论述。因此为全面把握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的发展轨迹,有必要对中国...  相似文献   

16.
林真 《山西档案》2001,(6):8-10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人类自有档案和档案工作就产生档案意识.档案意识主要指社会对档案、档案价值、档案利用和保护的认识、重视和履行程度.档案意识是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档案意识.人类社会自有文字以来,档案意识的发展演变历经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与此相应,形成了古代档案意识、近代档案意识和现代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17.
章分析了中国古代档案立法的专制性、封闭性等特点,可以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的档案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档案鉴定还不是一项非常明确的工作,在奴隶社会还没有出现档案鉴定,但在当时的档案工作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档案鉴定的意识,到封建社会出现了比较细致的档案鉴定法规,并形成了独有的古代档案鉴定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是有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才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档案工作及其实践入手,剖析中国共产党档案工作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有着普遍的、密切的联系。社会变迁中的诸多因素制约着档案工作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中国历史变动和社会变迁为视角,从影响档案工作模式的档案载体演变、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形态发展、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四个方面分析了档案工作模式变迁的历史演进过程,探讨了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助于今后档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