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中学生挫折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情感脆弱和对挫折的容忍力差,已成为影响中学生正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容忍力;必须加强教师指导和自我引导相结合,减轻挫折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必须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必须开展心理咨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只有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来,并以学生为本,才能让师生共同收获知识与快乐。一、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就是要用“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去思考、解决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我们的心灵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开放,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精神和个性。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自由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观点甚至展开思想碰撞。另外,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  相似文献   

3.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关系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非常敏感、脆弱,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课堂上要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教师首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的心灵,用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合乎人性的平等师生关系去打动学生。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健康、自由、愉陕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教师自由的两种观点 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学生(儿童)往往处于弱势。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这是亳无疑问的。然而,“人类既这样奇怪地尊重自由,又那样奇怪地缺乏对自由的尊理”,因为既然强调必须尊重学生的自由,那么教师自由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关系,作为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师生的心理关系。特别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与学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帮学生所需。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呼唤学生的心灵,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步入师生共容和谐的境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富于创造和激动人心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说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要听取他人的发言,教师和学生都有表达和倾听的义务。”只有倾听才能实现心灵的沟通,笔者在教学中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向学生心灵更深处"是指走进教育对象心灵的深处,这是一个为人师者必须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因为人的根本在心灵,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真正走进人的心灵深处;还因为教育就是一件雕刻心灵的工作,当一位班主任把对学生心灵的雕琢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时,他就走进了一个伟大的境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心理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这说明在教学中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课堂气氛影响着教学效果。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双方心灵的契合,它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美好的心灵。如何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与心境,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育是在反思传统的灌输教育及现代的园丁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实践。对话教育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同时,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该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因为在这种教育中,人们可以通过心灵的碰撞着眼于得到新的东西,在这种新的东西面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可能处于一种无知状态。  相似文献   

10.
我为什么要当教师呢?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学校工作日程所提供的生活节奏。二月、七月和八月的假期,给了我机会去思索、研究和写作———为今后的教学总结我的心得。我要当教师,因为教学永远是一个变化无穷的工作。即使我的教材是同样的,我总是改变着教学方法。然而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总是在变化。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有出错的自由,有吸取教训的自由,有激励我自己和我的学生的自由。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喜欢提出那些学生必须尽力思索才能回答的问题。这世界充满着对蹩脚古怪问题的正确答案。在教学中,我有时有意回避那些正统的提问。我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