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范志军 《考试周刊》2012,(83):47-4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则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这给习惯于传统教学的师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练习之一。从小学生学习语言规律、心理特点以及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来看,朗读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审美的发展以及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日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读写是四种基本的语文能力,听和读是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了朗读方面的训练。本文着重谈谈如何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意义(一)对语文学习习惯的一般认识语文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征和方式上表现出的模式化和固定化的行为倾向。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我们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一是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大系统,可以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子系统;二是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如果从小养成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会影响学习者的一生;三是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和学习认识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能力培养等结合起来;四是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有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和科学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一、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意义 (一)对语文学习习惯的一般认识 语文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征和方式上表现出的模式化和固定化的行为倾向。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我们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一是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大系统,可以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学习内容分为若干子系统;二是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如果从小养成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会影响学习者的一生;三是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和学习认识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能力培养等结合起来;四是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有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和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听说读写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0.
韩燕 《教师》2012,(19):53-53
语文教学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素质教育又向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面向学生,而且要结合教书育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们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王兆娣 《小学生》2013,(1):64-6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抓好语言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而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教学中的基础科目,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必须加强对听说读写的学习和锻炼,才能真正的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叶圣陶先生也将听说读写作为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加强了对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视程度,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四项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学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常常被忽视。不少人认为朗读属于字词教学,没有必要在上面费时费力。其实新课程语文教学仍须注重朗读训练,加强对朗读的训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与注重逻辑思维和习题训练的数学教学,似乎显得关系不大。"听说读写"是知识学习的一种途径,也可以理解为是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习惯。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结合自身数学教学实践,把"听说读写"这一语文学习技能迁移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分析运用,相信"听说读写"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训练是最容易忽视的。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