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因各自的文化不同而有所差异,但由于人类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共性,某些动物的形象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本文试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英汉成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成为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但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尤其是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多姿多彩.英语成语表达更理性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直接化,而汉语成语多四字结构,表达较感性化,表达方式更细腻、抽象和间接.  相似文献   

3.
4.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等因素的相似与相悖,导致动物词汇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的隐喻存在异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的隐喻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意蕴,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克服语言交际障碍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英语谚语具有诸多特点,英语的比喻结构包括明喻、暗喻、代喻、换喻和拟人等。文章从比喻这一修辞格着手,结合翻译理论,对英语谚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对英语谚语及其翻译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能够体现该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极其丰富的谚语。由于汉英民族思维结构和生理构造特点的共性,汉英谚语以及人们对谚语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双方的文化传统不同,语言类型特点有别,导致了汉英谚语在形式和语义上呈现出个性差异。本文立足于汉英谚语音韵节律的类型学特征做一般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刘雁  雷丽娟 《双语学习》2007,(10M):162-164
The abundant resources of proverbs illustrate their meaningful ideas both in Chinese proverbs and English proverbs, reflecting ordinary lives and regarded as the essence of culture in both countries, So American culture inherited many marvelous traditions from English proverbs and American proverbs must be influenced by English proverbs too. My paper will compare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through proverbs, aiming at observ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ulture value concep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and hope that this Study also can be regarded as a data to give referential meaning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cross - culture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对比角度分析了汉、英谚语的文化含义。通过两种语言的比较,使学生清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帮助他们掌握英语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从不同文化看英汉谚语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而语言则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文化与语言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期对正确理解和翻译英汉谚语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英语谚语引用是英语运用实践的一种独特现象,它使英语表达生动形象,多姿多彩,闪烁出思想智慧的光辉和语言艺术的采。适当而恰当地运用这一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使篇章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浪漫笔,丰富了语言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汉谚语作为两种文化的载体,分别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两种谚语之间的翻译策略。为了保持翻译的交际功能,同时充分体现两种谚语的文化内涵,在两种谚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异化、归化、借用和综合翻译法。  相似文献   

13.
汉英谚语存在着许多共同特点,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文章结合汉英谚语互译的典型实例,阐析了汉英谚语互译时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汉英谚语的互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尽可能地符合“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本文主要从动物谚语、地名典故、词的引申及词语正反译等几个方面举例分析了如何比照双方民族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等进行翻译,从而实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时比语言学的角度,时英汉谚语的形合与意合特点作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其共性和个性.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言中的成语、谚语和格言都是社会语言和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成语、谚语和格言的英汉对照和学习它们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汉语谚语是中国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髓。所以谚语汉译英是向其他民族介绍中国文化的渠道。本文将从顺应论的角度来探讨汉语谚语的翻译问题,并试图从这个新角度来寻找谚语汉译英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英汉谚语包含着各自民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来给英汉谚语分类更能体现英汉文化间的异同,也为英汉谚语的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谚语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恰当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英汉谚语产生的不同背景的比较分析;论述了英汉谚语互译的多样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谚语的文化中有关动物谚语的形象差异作了比较;英汉谚语具有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