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辑录体目录,清代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载录元人序跋多篇,可以作为《全元文》辑佚的重要来源,然而,《全元文》在编纂过程中并未充分加以利用。《爱日精庐藏书志》中的部分作家作品,《全元文》已据其他书籍予以收录。经检核删汰,《爱日精庐藏书志》中有《全元文》已收作家15人的16篇文章,《全元文》失收;另有34位元代作家,《全元文》并未载其人,可辑补佚文34篇。  相似文献   

2.
《全元文》的编纂出版,为研究元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笔者在阅读相关安徽地方文献时,发现元人撰稿12篇,皆不载于《全元文》,相关补遗文章也未提及或补入。其中,汪泽民2篇、汪幼凤3篇、李习1篇、倪从1篇、傅若金1篇、曹时敏1篇、吴翱1篇、无名氏2篇,今予以辑录,补《全元文》之阙,为研究元代安徽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期在翻阅河南地区方志时辑得《全元文》失收之文六篇,且其作者亦未见载录,兹点逗于下并略加考案,以作补遗。  相似文献   

4.
杨维桢是元代后期颇有争议的散文家,有人斥其为"文妖",也有人誉之为"雄健而不窘者"[1]。杨维桢生前文章多已流散,后人重辑重刻者问题颇多。《全元文》第41、42册收杨维桢文923篇,编为55卷,为目前收罗杨文最全的本子,为研究杨氏的散文奠定了基础,居功甚伟。通过细心研读,我们发现《全元文》所收杨文仍留有一些遗憾,兹不揣浅陋,略作订补,以期对《全元文》的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元朝大文学家范梈的散文素无刊本,故散逸甚多。对《全元文》努力搜辑,仅得范梈散文八篇,但是它并不真"全"。本文补辑范梈佚文四篇,及佚文存目五篇,以补《全元文》之失。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见材料,对《全元文》未收之郭麟孙、姚安道、陈方等人的十二篇文章进行补辑,评析其文学价值,旨在为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和《全元文》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文学体裁,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重点.1990年版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本的两个小说单元,共选了八篇小说,其中有鲁迅的《药》、叶圣陶的《夜》、高尔基的《母亲》.这三篇小说分别塑造了三个母亲形象,三个母亲既有惊人的相似,又各具风采,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三位作家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和作品的不同风格,领略到它们诱人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药》、《夜》、《母亲》中塑造的三  相似文献   

8.
陈磊 《华章》2010,(27)
俞希鲁是元代著名学者,<至顺镇江志>的作者.<全元文>共收录其文章六十篇,笔者从<四库全书>中辑录了三篇序文,以补<全元文>之缺,同时对序文进行了句读标注.  相似文献   

9.
《全元文》是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成果,但因工程浩大,难免有所疏漏。笔者在翻检地方文献之时,得《全元文》失收文四篇,其中墓志两篇,碑文两篇。  相似文献   

10.
《全元文》出版后,各家从方志、石刻碑铭,或从稀见元人文集中辑得大量漏收篇章,这些无疑都为实现其"全"的目标贡献良多。有关《全元文》的版本选取问题,各家在补遗时,多有论及,本文所补前两篇亦属此种情况。目录提要书,尤其是善本书志,可以作为《全元文》辑佚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