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时评类作文作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中一种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作文类型,近两三年来成了高考的新宠儿。但因一线教师和学生长久地沉浸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中的"理论化"写作模式,对这种新的题型把握并不是很到位。试图从时评类作文的特点、写作流程、模式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训练写作思路,建立写作规范。  相似文献   

2.
倡导体验式写作教学,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学生的心灵的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确定主题""交流体验""评价体验"三个方面谈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模式;再从"创设体验情境""主动参与生活""在经典阅读中诱发体验"三个方面探讨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写作实施策略,揭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时评写作应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时评的时效性、针对性、思辨性、敏感性等特殊属性,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务必强化学生的写作胆识,即树立学生的公民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作为作文教学支柱的理性思考能力,若需得到提升,应在活动中历练,在阅读中积淀,在随笔中彰显。当然,时评写作还需立根铸魂,求真求准求新求深;还要掌握诸如类比联系、反差对比、逆向立论、抑扬结合等多种方法。这些是构建高中作文教学系统工程之所必需。  相似文献   

4.
本案例是以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演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时评写作。活动强调学生自主选题,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活动融"读""写""说"三位一体,切实提高时评写作水准;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一直围绕着"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固化内容展开单向度的教学。这样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作文教学日显沉闷、单调,学生日渐产生了写作疲劳。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发掘学生的作文潜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的作文以一种研究的方式展开,将学生阅读、生活等与写作对接,不断拓展学生的写作时空,对学生研究性作文实施立体性建构,取得了较好成效。与传统作文相比,研究性作文更加注重作文的思辨性、过程性、研究性。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笔写作促进了学生"自能读书",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获得完美的原料",建构了自己的"素材库""语言库""思想库",懂得了"怎样把完美的原料写作成文字",促成学生"自能写作"。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写作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支架问题"写作教学从"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三个方面设置作文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老师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作文的写作内容。本文从"支架问题"作文教学对为谁写记叙文、写什么记叙文、怎么写记叙文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图画类记叙文、写人类记叙文和记事类记叙文进行论述,研究记叙类作文"支架问题"教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海鸥 《快乐阅读》2011,(18):132-133
一、问题提出提起作文课,不仅学生头痛,教师也头痛。"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作文指导常常限于谋篇布局,语言运用,这样的作文教学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回归写作的主体,表达真情实感。于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都存在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作文修改点评耗时、互评方式单一等问题。将迭代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能够通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改为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理顺思路。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我的植物朋友》为例,提出"双线融合,四环迭代"教学模式,"双线"即线上、线下,"四环迭代"即"平台沟通""丰富资源""循环修正""交流互评"四个环节。通过作文教学实践,梳理出了线上作文教学的路径,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并推动教师作文教学改革思路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难上,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很少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美。因此,改进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把写作与评讲的权利交给学生。袁源老师的《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课,引导学生贴近观察、贴近想象、贴近自我、贴近主旨,从而让作文拥有了"真性""活性""个性""灵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作文教学把学生的视野框在教科书中的作文训练题上,使学生的作文活动与丰富的生活割裂开来,这样的作文过程必然是封闭和乏味的,无法触动学生的写作情感。长此以往,学生"谈文色变""望文兴叹",作文成了"榨文""苦役"。  相似文献   

12.
刘云霞 《学周刊C版》2019,(9):125-125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从"了解乡土文化习俗,积累作文素材""鼓励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作,介绍乡土地域风味美食""抓住本地新闻事件,培养学生乡土情怀""走近乡土文化名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等方面积极挖掘乡土写作资源。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1,(1):53-54
疫情期间,初中语文线上作文教学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针对教师远程作文指导的困难和学生缺乏一个集中有效的写作学习平台,课题组不仅借助了"班级小管家""梯航网""好分数""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技术支持,还尝试了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写作活动,丰富了学生线上作文学习的内容。文章对课题组在疫情期间的线上作文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并尝试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88):54-55
初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教学形式较单一的影响,有学生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制约,有学生产生"厌写""怕写"的心理等。要消除这些不利的教学因素,必须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写作表达方式、评价交流方式,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张扬他们的写作个性,提升他们的写作获得感,变"厌学""厌写"为"乐学""乐写",在"乐学""乐写"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但许多学生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或在写作时出现"假""空""抄"等现象。改变这一现状的方法,是勤抓低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如果低年级学生从起步开始,就能够养成爱读爱写、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那么"作文难、厌"这种现象就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教无方法,学生学无抓手,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没有凭借,只能凭着感觉,教一些大而无当的"选材""立意""结构"等知识。"中小学有‘当堂作文’,但所谓当堂作文,只是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罢了,具体的写作过程教师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的指导。"1在这里"缺乏有效的指导",主要是缺乏合宜的写作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缺乏能支持学生完成本次训练所需要的写作知识。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形成了一种习惯: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便有了"为了考试而写作""为了写作而写作"等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没东西写""不会写",视作文为苦差,对作文产生了厌恶心理。究竟如何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认为可进行如下工作。一、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有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谓观察,就是要用眼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升作文教学效率。本文从"充分挖掘互联网资源,增强作文素材厚度""让学生不限主题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等两个方面对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合理利用教材,二度开发单元习作,通过"微话题""微积累""微情境""微写作""微点评"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原动力,激起学生习作的头脑风暴,轻叩习作教学大门。  相似文献   

20.
<正>时评,就是时事评论,就是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它贴近现实,有时效性,有针对性,有思辨性。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将时评写作引入高中作文教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拓宽视野、强化思维、提高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