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怕学英语、讨厌学英语"只是一种结果,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英语单词的记忆上存在着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静下心来在词汇的教法和学法上多多探索和研究。一、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其心理规律进行单词教学  相似文献   

2.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一种"陈述性知识",是回答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这两种知识的心理操作不同,有着不同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规律.因此,习题课的教学只有按照"程序性知识"形成的心理学规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才能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介绍技能和策略的心理学规律以及促进这种心理结构形成的教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中恰当运用心理效应,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工作的艺术性,而且也会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然而,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这成为了我们实践教育活动的一道屏障,如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苏式课堂中的"从容"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意境,反映在识字教学中就是一种徐徐而来、不急不慢的教学心态,就是一种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慢慢磨炼,最后达到慢工出细活,甚至到精雕细琢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5.
五种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目前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是迫在眉睫的教育活动之一。然而,教育心理学又告诉我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这成为了我们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道屏障,如何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出发点。本人多年从事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一位称职的教师必须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原理,其中把心理效应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远程教育教学实践正以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方式拓展教育,不断推进。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目的是增强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对学习体验的沉浸感。然而,尽管如此,在包括在线教育在内的远程教育中,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并不能完全消除。本文将探讨"距离"及其在在线教育中的心理表现。它将被证明,在线教学实践可以被塑造和组织。这样,学生和他的机构之间可以达到一个最佳的距离,并在需要时超越,以减少孤立感和增加学习责任感。建议将学习情境化,缩小学生与彼此、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首倡“心理距离说”。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布洛从审美的角度,提出了“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并且阐释了“心理距离说”的有关规律。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距离乃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  相似文献   

8.
"自学辅导法"教学是特教语文教学中较为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心理规律,依靠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工具书等,学生可较好地了解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心理距离”是人们面对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时,摒弃原先功利的、伦理的、实用的想法,采取一种空明虚静的或者实事求是的态度。质言之,即采取一种与原先想法(如果原先有想法的话)拉开一定距离的心理态度。 心理距离说是由本世纪初瑞士(?)英国的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创立的。他是从审美角度立论的;他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并论述了心理距离说的有关规律。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或我们对事物的感觉)之间的距离”。“距离  相似文献   

10.
文化适应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教育教学水平,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影响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藏汉双语"教学模式中,汉语文是第二语言。学生汉语文水平普遍偏低,关键原因是学生对汉语文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够,文化适应度低,融入汉语文学习情境有困难,影响语言信息输入与输出。为此,"藏汉双语"教学中,应加强大学生汉语文文化适应教育教学,增强学生对汉语文文化背景的了解和认同,缩小学生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缩短学生的文化紧张期,增强学生文化适应度,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汉语文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教学的一大助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一种智慧,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可以消除学生心理疲倦,活跃课堂气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可以拉近师生的感情距离,进而陶冶情操。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领会幽默的实质,把握幽默时机,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布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足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以无限的遐想和思维的空间。"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追求那种"妙不可言"的"妙境"。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作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时空距离,所以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思维空白。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结构化教学是指以构建学生的言语心理结构为中心,遵循学生语言获得和发展规律,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语文教学材料、教学程序,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材料进行语文学习的一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它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言语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中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语文教学材料的结构化和教学活动的结构化。所谓"结构化",是指围绕要实现的功能,将有关要素进行搭配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教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合作"和"沟通"的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而引导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沟通基础上的一种启发:同时,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教师仅仅教学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过程,即"学习是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要的过程。"因此,作为音乐老师,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进行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此,笔者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心理效应在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规定情景和境界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学生与教材及事件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6.
<正>"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规律,恰当地结合心理效应去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金华 《考试周刊》2012,(83):116-117
负面心理是体育教学中颇为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它会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正常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要掌握学生负面心理的类型、特点及成因,以便遵循体育心理健康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心理品质,排除心理障碍的影响和干扰。作者对中学体育课中学生存在的负面心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有效的心理调整技术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学会调控中学生负面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精神分析学专家贝尔尼(Berne)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对人的心理状态研究的"PCA"分析模式。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三种心理状态:父母心理状态(Parent)、成人心理状态(Adult)、儿童心理状态(Child),简称"PAC"分析模式。同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具备这样三种教学心态,那么究竟哪一种教学心态为学生所接受呢?我们不防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有幸观摩了市教研员张平老师教学"找规律"一课,我们看到的不是教学的标新立异,而是张老师对教材深度解读后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别具匠心的设计,这样一节厚实而灵动的课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在有趣的情境中触及知识本源"找规律"一课听过多次,很多教师都能在教学中突出"找"的作用,但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找两种物体的个数上,注重"植树问题"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所谓的"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  相似文献   

20.
师生有心理距离怎么办?浙江余姚江南中学俞永民师生心理距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亲近或疏远,相容和排斥的程度.那么,什么样的心理距离对教学和教育是有效的呢?这就要看师生关系能否做到心理相容。师生心理相融,是一种建立在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基础上,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