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清县北蔡乡有个三里浅小学,这个学校的教职工只有一人。她,校长、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总务会计、勤杂工一肩挑;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手带,语文、数学、自然、体育、美术、音乐、手工等课一人教;她,教出的学生来到乡中心小学成绩总是拔尖。她多次被评为市、...  相似文献   

2.
魅力项链     
研是一个非常孤僻的女孩,她从不主动和人谈话,也不和同学们来往.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走进教室,再默默地走出来.她沉默,沉默到可以让人忽略的地步,她觉得,从来没有一个人注意过她,而自己,是那么的不引人注目. 一天,研的妈妈戴着一条漂亮的项链,上面钻石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张鹰 《家教世界》2014,(7):12-12
阿曼达·霍金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市的一位女孩。她自幼拥有讲故事的天赋。学会写字后,霍金就开始写故事,立志成为一名作家。霍金喜欢独处,不爱说话,所以朋友不多。从小学开始,当她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游玩或举行派对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待在教室或家里默默地写作。有同学嘲笑她是个“木头人”,她不以为然。在上小学和幸刀中的8年时间里,霍金写满了十多个又大又厚的笔记本。她曾将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故事投给报社,但一篇也没能发表。在父母的鼓励下,她仍旧笔耕不辍。  相似文献   

4.
陈玉霞,我对她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我俩曾在一个学校上学,她大我一岁,长我一级,在学校时就知道她作文成绩出色,文化大革命中她下了乡,只听说她仍是好写,日记厚厚的一本又一本,里面还写了不少不少的诗。那时感到很新奇,不知她在写什么。下乡三年后,她被招工回了城,后来又上了山东大学,毕业后分到临沂地区科委工作,说陌生,个人交往不深,所了解的情况就是这些。 真正注意她、了解她,是在1980年。第三期《山东文学》发表了她的小说《含着眼泪的微笑》,这是她的处女作。作品在当时的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讲叙了一个发人深思、令人共鸣的故事:十年动乱年代里,农  相似文献   

5.
我们家乡的小学和初中是连在一起的。我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八年。八年里有许多老师教过我,现在对他们的印象都不深了;只有一位班主任王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因为她遇事总会讲一个故事。她说的几个故事真精彩,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  相似文献   

6.
玲珑玉佩     
你在和谁说话从不起眼的小不点长到17岁,宋小玲一直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她都不喜欢吵,不喜欢和别人玩,通常是一个人默默地对着某个角落怔怔地出神。  相似文献   

7.
悲壮的坚守     
在白皑皑的万仞雪山深处,在西藏阿里充满万物之灵的天空下,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静悄悄地,不被人注意地发生了。一匹白色的母马死了。死因不得而知,也无关紧要。周围的山是白色的,古老而寂寞的阳光也显得苍白,不知是哪一  相似文献   

8.
那时,我的脑海里总是叠印着她的脸——一张苍白的、忧郁的、毫无少女烂漫气息的脸。我很难想象,一个十五六岁的女中学生竟是这样。我问班长:“她是怎么啦?”班长漫不经心:“她就是这样,总是顽固地守护着她心灵中的那块土地,不让任何人靠近。”班长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女孩,说起话来,文学味很浓。于是我开始注意她,可她总是怀着戒备,每当我的目光在她的脸上游离,她便默默地垂下她的眼睑。那长长的睫毛,在那白色的脸上,就像一排显目的黑色栅栏,挡住了任何前行的目光。我预感到那被逗蔽了的世界里,一定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而她正竭力以她自己的方式消蚀着这个故事的细节。果然,她的父母正在闹离婚。那种无休无止的吵  相似文献   

9.
    
<正>有些人错过了,下辈子就再也碰不到了。——题记在末位数是"七"的那年初秋,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她来到这个世界,一晃眼已经过了十三个年岁。在这些日子里,有一些故事总和这个数字牵绊,构建出了她眼里和别人不一样的"七"。时间倒回到2013年秋日,她进了一个新的学校,母亲挽手带她走进了一个叫七班的地方。她迷迷糊糊地坐在位置上,一段关于"七"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爆笑糖果     
在一个城市里,有一所学校,学校里有一个小同学叫光光,她学习不错,可不知为什么,同学们都不愿理她,不爱和她玩。她整天"挂"着  相似文献   

11.
萨莉·史密斯的儿子加里既不愚笨,也不懒惰。但他象千百万儿童一样,学习上是个低能儿。既然没有一所普通的学校肯招收他,她决定自己创办一所学校,专门教育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七岁的加里·史密斯在华盛顿特区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可是他每门功课都不及格。他拼不出Cat(猫)这个单词,连2 2也算不出。然而,当老师问到印第安人的雨舞是怎么一回事时,他举手回答了。加里拿这些舞蹈同希腊神话作了比较,说:印第安人认为通过跳舞或讲一个故事,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让心灵飞翔     
一年级刚开学时,差不多所有的孩子都在为自己成为小学生而激动不已,那精神头儿甭提多带劲了!可是,几天下来,我却发现娇弱的小淇每天都默默地坐着,眼睛从来不看老师。"也不知老师说的话她听懂了没有?"我心想,"也许是刚上学不适应学校环境吧!"从此,我开始注意她,多提问她……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开始为她担心,因为我看不出她的喜  相似文献   

13.
蔷薇故事书     
故事精灵在女巫身边待久了.也学会了一点凸小小的法术。她厌倦了女巫的喋喋不休,趁女巫不注意.偷偷地溜到了森林里。“外面的世界就是不一样啊!”故事精灵发出了一声赞叹。  相似文献   

14.
1984年,在浦东城乡结合部,诞生了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上南三村小学。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她。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的脑海里仍然顽固地保留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的观念,要办好这样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真是难啊!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从电视上听来的故事,因为她的歌声感动过一个时代,于是在节目里,讲述她的故事的人来了很多。大多数人只知道她歌声背后的故事,但有个人讲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说实话,《犬夜叉》中最让我伤脑筋的就是桔梗了。她不合时宜地在戈薇甜蜜的小幸福中突然出现,怎么看都觉得是大煞风景之举。然而当她一人默默地行走于荒林深处,一种凄凉的同情又不禁涌上心头。不知道是谁说的,你对一个人研究得越深,表明你在潜质里就  相似文献   

17.
到过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的人,很容易被她的教育生活所吸引:富有魅力的细节拧在一起,牵动师生的成长与心灵;真实动人的故事沉淀在校园里,形成学校百年的精神谱系。有个小故事一直在金陵中  相似文献   

18.
李娜莹 《早期教育》2005,(12):18-18
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豆豆>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记载了作者(豆豆)经历过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当豆豆的妈妈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怪怪的人"、"捣乱"、任性,会影响别人,建议转学时,她想: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她是……     
广东惠东县建设幼儿园园长叶丽萍“兼职”很多:她是一名好演员。“很久很久以前,树林里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还有一只善良的小山羊……”故事讲完了,孩子们给她的掌声不多。哎呀,是不是她的普通话不标准?不可能,以前在学校,她可是位广播员呢。是不是她的演技不高?不会吧,1993年她在县文艺汇演中还获得过优秀演员奖呢。噢,或许孩子们是不满足于她的口头表演?好,她试着戴上动物头饰进行故事表演。“很久很久以前,树林里住着……”故事讲完了,掌声响亮,有几个孩子还能准确回答她的提问。“现在谁愿意上来表演讲故事?”咦,刚才有几  相似文献   

20.
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里,学生拉里在每学期期末都能领到一个美丽的纸袋。纸袋表面装裱美观,上面画着盛开的鲜花、微笑的大阳,还用彩色画笔写着“献给亲爱的母亲和父亲——拉里敬上”的字样。打开纸袋,里面全是拉里亲手完成的作品:书法、自编故事、各科作业、图画、剪贴、作文……此外,纸袋里还有一份评语,那是班主任及教导主任和校长给他的评价:“她的字写得很漂亮,但我们建议她注意字母间距,要写得均匀。”“她爱上了俄语……我们建议她在俄语发音上多下工夫。”“我们建议她在暑假里读完六、七本儿童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