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有一本很破旧的《代数》书,我从少女时代就珍惜它。后来我想,我之所以珍惜它并不仅仅因为它包含着那么多未知数,还有更多的东西。那时我很难  相似文献   

2.
张淑艳 《中国德育》2007,2(2):74-75
一天晚上,天很冷,天空中飘着零星的雪花,我走进了纯的家。前一段时间,纯给了我一张纸条儿:“老师,我又想他了。以前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快乐,可惜那时我太小,不懂得好好珍惜,我真后悔呀!现在我懂得珍惜了,可又没法珍惜。老师,我真的很想他。有一封信上你说要找我谈一谈,那就谈吧,没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三个月前,11岁的儿子央求我给他买一本《小读者》,我说:“家里书柜里有那么多书,你还有那么多报纸……”“求求你了,给我买一本吧,哪怕以后我不吃汉堡。”看着儿子那双期盼的眼睛,我虽不十分情愿,还是答应了他。谁知这本外表不起眼的《小读者》给我们平静的家庭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有一天我休息,计划整理一下房间,目光落在儿子痴心看了好几天的《小读者》上,“我倒要看看,究竟有什么好东西能让儿子为此放弃他喜欢的汉堡?”心里想着,便翻开了封面。第一篇是《三袋杂色米的故事》,我一下子就被感人的故事吸引住了,竟独自一个人站在房间里拿着…  相似文献   

4.
刊中刊     
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 有一天,毛泽东吃过午饭,坐在大厅里的沙发上,他微笑着看着孟锦云,然后指着他桌子上放着的那部《资治通鉴》问道: “孟夫子,你知道这部书我读  相似文献   

5.
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撅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什么就是不让她摸。望着这个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  相似文献   

6.
魔幻照相机     
照相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照相师,照相水平并不很高明。但他有一架很笨重的照相机,这样就显得他与众不同。照相机大得很,背着它要费些力气,照相师常常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现在流行小体积的数码相机,携带方便,拍照又清晰。可是,照相师,完全是这架照相机一天天把他培养起来的。照相机就像他的父亲,他永远会珍惜。可是,那天却发生了一件极其意外的事情。,,一位老兵找到他,流着伤心的泪说:“我想我的妻子了,快给我照张相吧。”照相师纳闷儿:“想念妻子,和照相有什么关系?”“有关系,”老兵说,“你给我妻子照过相,那时我在外国作战,没有和她一起…  相似文献   

7.
书缘     
书缘徐幼平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于.我病在炕上.温暖的田光射进窗子.炕头铺满了光明的方格.我从父亲的枕头底下翻出了一本书-《备迅全集》,已记不清那时到底8岁还是9岁.但那本书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真正文学作品.父亲原来有许多书.后来文革烧书,他将书藏在炕洞里...  相似文献   

8.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初中男生早恋的纪实故事。我记得那男孩说过的一段话,对它感触很深。他说他要带着祝福的心永远欣赏那个女孩,就像一个坐在火车上的人欣赏着窗外的一道美景,那种感觉很好,很美;尽管有时候他也会有下车看看的冲动,但最终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愿因此破坏了那片风景的宁静,更担心因此误了车,因为他坐的火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啊!我想,也许每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情感经历吧。这不是什么丑陋的东西,不该受到指责,相反它很纯很美,当然也很稚嫩,所以我们才应该爱护它,珍惜它。我想,我们都应该像那个…  相似文献   

9.
悼路遥     
《当代学生》2011,(7):37-38
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作得好,说他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地羡慕他,十分地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相似文献   

10.
童话     
那时,我们很好。同班同学,谁也不曾多说过什么。好朋友。是的,最好最好的那种。他们总是在唱那首《灰姑娘》,他也是,但只唱前两句,使我迫切地想听听后面是什么样子。是冬天,下雪。我在教室,他们窜到了顶楼,带着一捧白雪满身雪花还有一串大笑回来,把我打得一败涂地。当他们去袭击下一个目标时,他回了下头,眼中似乎有什么要讲。  相似文献   

11.
专栏作家张成东说:等事情冷下来,静下来,再去品评。我想,现在来评一下《哈利·波特》,是时候了。我现在仍是不能给《哈利·波特》作一个定位。这究竟是一套什么书?儿童小说?不像是,因为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甚至更多的成年人在读。科幻小说?也不是,因为例如像魔法的这类东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说它是一套世界的现代的浪漫的《西游记》升级版本。读这套书也是一个偶然。我的一个上高中的朋友有一次对我说:在这套书面前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小说。于是在他平淡而致命的“诱惑”下,我坐下来,读完几页就欲罢不能了。用一天一夜…  相似文献   

12.
<正>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没有什么用。""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没有什么意思。""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  相似文献   

13.
品读     
<正>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今天,游戏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但游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其《游戏力》一书中说:通过游戏,孩子一边探索着世界,一边尝试着展示自己在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我不仅爱学习,还喜欢看书,星期天我央求妈妈给我20元钱买书。妈妈说:如果还有余额,你自己看看想买什么文具就买什么吧。妈妈想得真是周到!我最喜欢的书有《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脑筋急转弯》、《动物世界》等等。到书店一看价  相似文献   

15.
读者俱乐部     
XYWY3@SINA.COM周星驰:曾经有一本《校园文苑》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假如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它说:“我爱你!”如果要给这份爱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亿年。F4:朋友,如果你的《校园文苑》没有买到手,我们第一时间送出《校园文苑》。帅帅的《校园文苑》陪你看开,找回那片大自然。周杰伦:问我什么书最喜欢?《校园文苑》好得不得了。哼哼哈嘿,快去买《校园文苑》!蔡依琳:美丽极限,爱《校园文苑》没有终点。追求完美的境界,人不爱《校园文苑》天诛地灭。羽·泉:我没有《校园文苑》不行。黄征:拼了命也要买到《校园文苑》。萧亚…  相似文献   

16.
我的《荷塘月色》那篇文章里提到蝉声。抗战前几年有一位陈少白先生———陈先生的名字 ,我记忆的也许不准确———写信给我 ,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那时我问了好几个人 ,都说陈先生的话不错。我于是写信请教同事的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过了些天 ,他抄了一段书交给我 ,只说了一句话 ,“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这一段儿出于什么书 ,作者是谁 ,我都忘了。但是文中记录的 ,确是月夜的蝉声 ;作者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 ,那一个月夜 ,他却听见它们在叫。当时我总觉得刘先生既然“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而一般人在常识上又都觉得蝉子夜晚不叫 ,那…  相似文献   

17.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书?我一时说不出来。要是问我最早给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那我倒可以立即回答说:是《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8.
我的历史启蒙书是《上下五千年》,书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书店里也有很多种同名的书。但是,我的这套书比较特殊,它是我爸爸从旧书摊里"淘"到的。当爸爸把这套书给我的时候,我心里想:"爸爸真抠,舍不得买新书给我,旧书有什么好读的!"爸爸对我说,这套书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从中知道了很多历史故事,我也肯定爱读。我半信半疑地打开这套书的第一册,书页已经发黄了,我看了看出版时间——1979年10月,哇!那时候爸爸才6岁,这套书可算是叔叔辈的年龄了。果然不出爸爸所料,开始阅读后,我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上下五千年》共五册,从盘古开天辟地讲起,一直到清朝灭亡。既有远古的神话传说,也有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我最喜欢其中的名人故事,为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而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25日晚上,天很冷,空中飘着零星的雪花,在这个寒冷的周六晚上,我走进了纯的家。前一段时间,纯给了我这样一张纸条儿:“老师,我又想他了,以前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快乐,可惜那时我太小不懂得好好珍惜,我真后悔呀!现在我懂得珍惜了,可又没法珍惜。老师,我真的很想他。有一封信上你说要找我谈一谈,那就谈吧,没关系的。老师,帮帮我吧。”看了纯的纸条儿,我不禁满眼是泪,我感到心酸的同时也感到很无助。从教将近20年了,我从没如此为难过,也从没如此无能为力过。对于解决学生的问题,我总是那么自信,那么得心应手。而如今,面对父母离异的纯…  相似文献   

20.
我13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