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芬  高志军 《教书育人》2001,(14):36-3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必须贯穿在整个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就指出:21世纪的教育“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面对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考验,一些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已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对于以全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战…  相似文献   

2.
一、开设“自学物理实验”选修课的目的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必须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的社会里,需要各种各样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对学生创新素质的  相似文献   

4.
赵军浩 《考试周刊》2012,(44):127-12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江泽民同志曾先后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俄罗斯会见科技界人士讲话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把“创新”提到了富国强民的理论高度。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是跨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不断开拓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适应时代需要,树立教育创新思想众所周知,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经济是…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对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目前...  相似文献   

8.
试论地理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水平。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教育时代,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 一、构建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于创新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教育。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必须遵循主体参与性原  相似文献   

9.
问: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你作为主管教学的校长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答:知识经济的崛起,把创新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时代的主题,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是我国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0.
一、创新教育是时代给高等学校提出的迫切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新世纪对人才的最重要要求,创新是新世纪人才的最本质特征。高等教育是影响人的一生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积累、转化知识。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根本大计。创新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又是实施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二、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等教育区域化、…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知识创新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是国家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中取胜的根本条件,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这就对教育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对工程训练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为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创新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批示中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21世纪将是依靠知识和高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时代,它需要一大批具有市场观念、对技术发展前沿敏锐、富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技术带头人,而人才的培养关健在于教育。高等院校作为“科教兴国”、“知识创新”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重任。 一、知识经济时代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创新作为这个时代的灵魂,将迫使我们对现有教育进行改革 本世纪中叶以来,…  相似文献   

13.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重要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这充分说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从而挖掘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潜力,反之,就会丧失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199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教授贝克尔曾指出:发达国家的资本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21世纪,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原动力。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他还从创造宽松环境,改造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个性教育,鼓励冒尖等方面对培养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力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全面推进素…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要想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新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21世纪的新型人才应具备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索质教育的主渠道历史课课堂教学,培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把培养其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首看其科技发展的快慢,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历史教师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疾速发展的时代,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归根结底是创造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面向新世纪,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各科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立足于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熔基总理也指出:“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党和国家的声音,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教学法,面对世纪挑战,必须毫不含糊的作出自己的回答。必须通过我们的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唤起学生的创新个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关问题发表一己之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