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于我,是付出和回报,是汗水和笑颜;成长于我,是酸甜的回忆,是多彩的生活。我和所有莘莘学子们一样,成长在校园里,是平日里的点点滴滴,积淀出我的个性、我的风采。当成功喜临眼前,我不会太意外,也不会太激动,因为每一份成功的喜悦,背后都记载有不同寻常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公开课,课题选择了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太有名了,大家对它的研究也太深入了,想再上出点新意,无疑有很大的难度。接到这个任务后,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芳草 《家庭教育》2007,(3S):11-11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亭,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心声     
每一届学生毕业时,我都要问一句:“你们准备以后选择什么职业?”回答五花八门,有选择从医的,有选择从戎的,有选择经商的,也有选择从艺的,唯独没有人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这让我颇感沮丧。我心有不甘,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教师太累了,收入也不高。”可见这帮后生小小年纪就活成了人精,  相似文献   

5.
无悔的选择     
总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甘于平庸的人,一直渴望过一种紧张、刺激,每天都充满新鲜感的生活。所以,在得知我选择了做教师时,家人和朋友表示了十二分的不解,同事的想法也和他们惊人的一致:老师嘛,每天的朝六晚九,太死板:年复一年讲同样的书本,太单调!  相似文献   

6.
走进了技校,也走进了我的理想,更让我用心尝试了人生的第~次选择。正如一首歌中所唱:“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这是我们的选择……”。但对自己的专业一直有怀疑:一个女孩子将来围着钻床转,整天和台虎钳打交道,这也太对不起女孩子的纤手玉肤了……。自卑开始折磨我。噬咬我的灵魂。可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想法。那是我与同学胖果乘汽车回家,车厢里特别挤,连个插足之地也很难找到。汽车驶到了一站,又上来几个人,这时不尽如人意的事发生了,车门怎么也关不上。此时,一些热心肠的人帮忙修车门,可徒劳无获。看到此情…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家长半日活动后的家长问卷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留言:“在活动时,我没有看到老师对我的孩子进行指导。他选择的活动过于简单了,老师应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他年龄的活动。老师总是指导淘气的孩子,他们太牵扯老师的注意力。而我们这些乖孩子是不是不太受老师的关注?”我非常理解家长的感受,但是这位家长多虑  相似文献   

8.
那是一个春天,校园里很多的花儿开得正热闹,我想用花来作教具。可把花从枝头折下来太过残忍,对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便选择了草丛里并不怎么起眼的蒲公英。  相似文献   

9.
疲于阅读     
张锋 《现代教育》2005,(1):63-63
现在我疲于阅读,对于网上的阅读,更是如此。我讨厌一切的感觉和意识.但是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谁叫我这么的理屈词穷,不,不是理屈词穷,是词语匮乏.是思想和感觉一不阅读就赶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了,所谓文学发展的方向。每天我都的象一条狗一样的到网上去嗅觉一切的文学气息.但是我是一条患感冒的狗。鼻子太不灵敏了,所以老是被落下半拍。  相似文献   

10.
露珠的心声     
面对太阳露珠说我太短暂你太永恒太阳说孩子,你是我的再生面对白云露珠说我太矮小你太高远白云说一__孩子你是我晶莹的梦‘面对大海露珠说我太渺小你太伟大大澎锐孩子,你是我的升华薰淤不娜太阳木稗与食月翻叭卜_ _.一二孩产沙多仁李琳之露珠的心声@毛有权~~  相似文献   

11.
中学阶段我选择了中专,没有读高中。这好像就造成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她已经没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不太合理的想法,我下了决心:我要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一位学生寄来卡片祝我生日快乐,同时寄来一封信谈上高中的感受。提到语文课时,说感觉不太适应,老师讲得很快,有时甚至不讲课文,很多时候都是自学,现在都不知道如何学语文了。他听说我准备到高中任教,问我为什么不选择去他们的学校,他和许多同学都希望能在他们的学校见到我。那几天正是学校放假期间,几个学生来我家玩,  相似文献   

13.
马展 《宁夏教育》2002,(12):47-47
常听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挂一句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似乎实施教育就宽容不得,中小学也要一律以严待生,宽容就不是一种教育原则。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颇有经验的班主任,不无调侃地谈到他曾经“鼓励”过一个学生“犯错误”:“这个学生太正统太规范太标准化了,不大像正常青春期的学生。有一次工作中出了错儿,很难过地向我检讨,痛心于扣了班级评优的分数。我告诉他:工作中难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应该大胆工作,不要过分拘谨。你这个年龄不敢出点错儿,你就缺少生活乐趣,你就缺少与同伴交流沟通,你就缺少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也就必…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法国女主人作了礼节性的欢迎之后,便问中国客人喝点什么,中国客人按照本国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接下来,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自己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喝什么。”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而,孩子的妈妈仍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  相似文献   

15.
来稿摘登     
第一次走入考场,我惊奇地发现自己是和许多“叔叔、阿姨”一起考试,他们的脸上有喜悦,也有自信。顿然间一种特别的感觉涌入心中,我为更多人的求索精神所感动,所鼓舞。我证实了自己选择是对的,自考的艰苦太微不足道,“学海无涯苦作舟”,谁能说轻松又无所事事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知心妈妈     
妈妈,您不要对我照顾太周到了,我已经九岁了。我的同学有些已经会做饭了,而我连打鸡蛋都不会;有些同学一年级就脖子挂着钥匙上学和回家,而我现在却还不会开家门;有些同学整个暑期都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而我到现在自己在家呆上一个小时也害怕……妈妈,您知道吗?因为您对我照顾太细心、太周到了,以致我什么都不会。您就放手让我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17.
曾经年少轻狂,颇不喜欢拖儿带女,唠唠叨叨为人父母的感觉,觉得那样太传统、太古板,生活太不浪漫、太不现代,于是就和男友有约在先:婚后不要孩子。男友欣然答应履约。没想到婚后两年有余,老公看到朋友们都携妻挈子分外羡慕,哭着喊着要一个小宝宝,并向我保证只要生下,剩下一切他全权负责。出尔反尔! 我极不情愿地怀上了小宝宝。 肚子一天天地大起来,我的心情喜忧参半。原来乖巧玲珑、苗条可人、精明干练的我,如今却越来越臃肿,原来的衣服已经衣不蔽体,我全部派发送人,一件未留。站在镜子前,我和以前判若两人;体重从50公斤…  相似文献   

18.
剪头发     
梁宝怡  陈康和 《辅导员》2014,(11):10-11
这还是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了,有一次我的刘海有点遮住眼睛,我想到妈妈每次还要掏钱让理发店的叔叔给我剪头发,真是太浪费了,我就寻思着,那么简单的事情,我自己也会做,于是,我把家里翻来翻去,总算找到一把妈妈用来修剪眉毛的小剪刀,小小的轻轻的,简直就是为我而造的嘛,太合适了。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让我敬佩的人很多,可是让我最敬佩的人却是我的姥姥,因为我的姥姥已经60多岁了,还要含辛茹苦地伺候我的太姥——太姥已经80多岁了。我太姥得了脑血栓后遗症。刚发病时连坐都坐不住,现在经过姥姥的精心护理,我太姥不但能走了,而且精神状态也很好。  相似文献   

20.
臆说钱钟书     
钱钟书这个人,太聪明,也太刻薄;太清高,也太世故;太博学,也太博杂。对他难有一面倒的评价,以致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互不相让,也是情理中事。和多数当代读者一样,我也是因为一部《围城》而发现了钱钟书。这部小说的诙谐刻薄,以及弥漫着的文人味和没落贵族的气息,使它特立于当时的小说界,令我有一种不期然的惊喜。在这部小说的前半程叙事中,我隐约看到一个站在人生边上、对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