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  相似文献   

2.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呢?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人人都应分享的精神食粮。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教学则是学生感受音乐的主渠道,是传承音乐文化的捷径,是通向"知乐"的桥梁。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理性认识音乐作品,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最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音乐教师应是音乐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音乐教师应是音乐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音乐教师应是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音乐教师应是音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音乐教师应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五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5.
崔丹丹 《考试周刊》2014,(58):170-171
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一名成功的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日常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让中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施晶晶 《考试周刊》2010,(1):221-222
音乐兴趣是学生对音乐及音乐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学生由音乐兴趣而产生出对音乐的认识、参与和探究的激情。音乐兴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激发、强化和巩固音乐教学行为的动力因素。在基础音乐教学中.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提高不断的接触、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8.
王聪 《儿童音乐》2014,(9):66-67
正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前提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只有在学生对音乐有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让他慢慢地喜欢上音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但在借助网络、书籍、期刊及音乐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9.
音乐社团是有着共同音乐爱好、共同音乐兴趣,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自愿组织的音乐团体。音乐社团是中学生音乐实践的重要形式,也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因此音乐社团的开展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重庆大学城一中初中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阐述了现阶段初中音乐社团的开展情况,发现了音乐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今后音乐社团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音乐表演中的内心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芳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37-138,141
内心音乐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内心音乐听觉与人的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人在音乐表演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是音乐表演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内心音乐听觉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表演等音乐表演活动的质量以及表演灵感的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内心音乐听觉这一心理学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激发、强化和巩固音乐教学行为的动力因素。学生在音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音乐兴趣,它是学生不断认识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驱动力。一、对音乐兴趣的理解音乐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体与音乐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以音响等形式作用于个体,激起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在这三要素中,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基础,时间是音乐在空间呈现的载体,情感是音乐表述的核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也是  相似文献   

14.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可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词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  相似文献   

15.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在音乐四大构成要素中:旋律、节奏、音色、和声,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根据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名言,可以看出节奏对音乐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节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音乐节奏感,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永恒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凝聚。中学音乐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音乐教学目的而协调学生与音乐教师之间互动的活动方法。中学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影响音乐教学的进程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音乐教学方法也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系统体系的展现,通过对中学音乐教学方法的探析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7.
音乐审美是真正走进音乐世界的钥匙,音乐审美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音乐审美的激发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关键点。中学教育中音乐审美能力的挖掘,应以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能力为内涵,引导学生提起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审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立民 《课外阅读》2010,(12):149-149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是第一个模块,也是内容最多的一个模块。因为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头戏,所以,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音乐素质是一个人在音乐艺术上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音乐素质主要包含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节奏感、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包静 《教师》2010,(28):112-112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程教育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就难以完成。下面是我对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几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