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散文又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美读散文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散文要"美读",读出散文的随意、自然。散文阅读教学,根本点就在于"反复朗读,品味体验"。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体会到散文语言的魅力;只有"品味体验",才能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在意境中层层开拓,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生必须能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能感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美国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写道:"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其中的“品味语言”道出了高中现代文阋读的一个重要要求。何为“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揣摩、辨析、反复思考推求其意味。而运用替换法,可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进行“善导”的重要技巧。笔者试对此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文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陈敏 《现代语文》2009,(1):117-1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9.
高中开设阅读课,应明确阅读目标,就阅读本身而言,要鼓励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高中经典古文教学,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经典古文学习的重要性。经典古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于想象力的需求,使得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一、品味语言,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语文也是语言的艺术,高中经典古文都是千古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达成这一目标,靠的不只是对文本的理性解析,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即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领悟文本内在的意蕴。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受到,诵读作为一种言语活动,对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感受作品的情与意、提高  相似文献   

12.
程然 《现代语文》2009,(9):41-4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感受·鉴赏”方面获得发展:“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散文文本既是文学作品的精华部分之一,也是学生爱读、乐读的部分之一。学生想象力与审美力等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有序、有效的散文文本的阅读鉴赏。阅读鉴赏散文文本,是学生感受艺术形象、品味语言、积累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提高思想与艺术境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持续、有效的散文作品的阅读鉴赏,  相似文献   

13.
高中开设阅读课,应明确阅读目标,就阅读本身而言,要鼓励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情操,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这里古诗语言的品读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那么,古诗语言到底有哪些魅力?我们该如何品读古诗语言呢?  相似文献   

15.
高中阶段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应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作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好词佳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独到之处.那怎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但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呢?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感受·鉴赏目标是明确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可见,阅读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外面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正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的感受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领学生感受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常常因为教学进度、高考压力等原因,仅仅对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其中的“品味语言”道出了高中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要求。何为“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揣摩、辨析、反复思考推求其意味。而运用替换法,可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进行“善导”的重要技巧。笔者试对此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