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是每一位老师所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班主任形象的策划,其意义甚至要高于当今流行于工商界的企业形象策划——CI策划。形象之一:严古训云"教不严,师之惰。"处于身心正在快速发育发展的中学生,其言行、思想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听之任之则是班主任的最大失职。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规范和培养不仅表现在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和处理上,而且在平时就应树立严师的形象,以对学生的随意性有所  相似文献   

2.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教师爱心的呵护下,炽热的情感熏陶下,学生才能迸发心灵的火花。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爱既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清晰的理智性。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是正确而合理的,明确而具体的。严格要求,应做到严而有度,不是严而无度,愈严愈好。严格要求,应该是严出于爱。让一份严格之水,加九分爱心之蜜,酿成最美的甘露。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读:感受母亲教子的"严"与"慈"1.整体感知,定位关键语句。师:谈到母亲,文章中有一句话,很概括地写出了胡适心目中母亲教育自己时的形象,是哪一句话呢?请大家把它找出来。生:第7段的最后一句话"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2.品读赏析,感受"严师慈母"。师:(板书:严慈)我们语文是讲究品读的,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阅读文章的4—7自然段,抓住关键字句或细节,然后来谈谈你品读到的母亲的严或者慈。(学生阅读,并在教师的提醒下圈划,写批注,5分钟左右,老师开始请学生站起来交流。)生1:"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孙春华 《考试周刊》2014,(22):173-173
<正>"刚柔相济"语出《周易》,是种中和之道。兵书中有言:"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刚柔相济在许多方面给予后世以启示,其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很适用。班主任只要善于将柔柔的情、严格的纪加以融合,严中有情、张中有弛,就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在管理班级中游刃有余。一、严有度,严出于爱低年级学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随时会犯错,这些错误无论大小,都是教育契机,"严师"才能出"高徒",然而严并非严厉,而应理解为严肃、严格,是本着爱生之心,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严格教育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手下出高徒.这种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封建社会的施教、育人观念,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金榜题名,为封建制度服务,其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封建主义文化.典型的内容是八股文,学生要识记很多文体和文章,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育必然是要"严",学生要背、要记、要罗列很多文章典故,教师的"严"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的了,只有"严"才能背诵熟记文章,只有"严"才能做"八股文".  相似文献   

6.
"三严三实"提出以来,全国上下对其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文以"三严三实"为背景,从其对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的指导意义出发,阐述了"三严三实"在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上的重点,并提出了创新路径,对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月9日 晴 “余立侍左有,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就细腻地勾画出了作者宋濂向老师叩问时的情景,表现出他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态度,但如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尊师之道呢?  相似文献   

8.
正班主任是学生在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和组织者,学生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的班主任。在教育体系中,严与爱,这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东西却成了亲兄弟。没有严,学生的行为得不到规范;没有爱,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严多爱少,学生无法"亲其师"、"信其道";爱多严少,学生则往往会偏离正确的成长方向。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生天真纯朴,不易受旧事物和旧观念的束缚,想象丰富,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去创造美。那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以下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在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创造思维的各种训练:①从概括形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概括形象为出发点联想到具体形象,从而掌握创造形象的途径。学生开拓思维愈广愈充分,创造出来的形象也就愈多愈丰富。②从具体形象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发展想象力。从具体的形象去联系其它形象,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丰富绘画内容。教学时,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形象,精…  相似文献   

10.
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班主任工作要充分结合实际,一方面,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强,另一方面,小学生心智逐渐成熟,能够辨别简单的是非好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班主任工作要"严""慈"并用,并把握好"严""慈"的度,促进班主任工作发挥实效。一、班主任工作的"严"古人常说,严师出高徒,严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管理,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李世清 《成才之路》2012,(19):23-23
正每每听到学生谈论自己的班主任时,说得最多的是"某某班主任特严""某某班主任特松,简直就是哥们"等等。新班主任刚接班时也会听到这样的经验传授:"对学生要严,要管得他们像小绵羊一样,这样你的班级一定没问题""对学生要求越严,你的班越出成绩"等等。于是,就见到严的班级学生确实出事少,学生也循规蹈矩,能闹的到了这样的班级当中似乎也不能闹了。于是,"严"成了许多人治班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娄丹 《江西教育》2012,(12):29-29
<正>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然而,高徒并不是严的必然结果,严、可能出高徒;也可能出不了高徒。因为有不同的严。前不久,曾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注意听课,就拧学生耳朵。结果,用力过猛,把学生的耳朵拧坏了。当然,这位老师受到了处理。然而,这位老师却说他拧学生的耳朵,是出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里,我们且不分析这个老师的“严”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单就“严”的后果来看,就叫人有点害怕。我想,如此之“严”,非但出不了高徒,恐拍会出几个身心不全的人。因此,如此之“严”万万提倡不得!怎样的“严”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呢?首先,我们提倡的严,应当以爱为前提。自  相似文献   

15.
不怒自威,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理品质和崇高的集体荣誉感,真诚地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靠打骂,不靠呵斥,用规则约束其言行,用责任启迪其心灵,用真诚体现出班主任之严厉,会让学生接受而不是感到惧怕甚至是反抗,这就是不怒自威的结果。老师对学生的"严",不是冷冰冰  相似文献   

16.
胡朝民 《现代教育》2012,(10):82-83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内地新疆中职班要坚持"爱、严、细"的这一管理原则有了初浅的理解:爱是基础,只有捧出爱心来,才可能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严是保障,严的实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细是关键,一颗细致入微的心,是教师开展班级工作的关键。教师只有在"爱、严、细"工作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才能开发内职班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熟之路、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的理念是要教师超越传统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便是"焕发生命的活力",其特征是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要真正达到学生"知"和"行"的统一,就要给学生舒展灵性和实践的空间。在《成长不烦恼》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活动: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心中最美的青春形象。该活动意在使学生在描绘的过程中感受青春的美好。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争先恐后地来到黑板前。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初升的  相似文献   

18.
正曾几何时,教师一直都信奉着这么一条经验"严师出高徒",但非常遗憾的是它被歪曲了,原本的实质,被一些教师用来作为维护师道尊严的幌子,错误地认为,严就可以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动辄训斥、处罚、勒令停课,请家长、写检查,以此作为制裁学生的法宝,师生关系俨然成为老鼠与猫,长此以往,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由此而引发出来的种种不健康现象凸现在校园中班级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肩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严之有情、严慈相继。"爱必严,严即爱"严并不等于看、管、压,它是管理经验的沉积,是管理艺术的结晶,更是爱的表现。要严而有度,学生才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循循善诱,符合学生深信发展规律的严格,才能让学生接受,认可。如果过于严格,反而会给学生心理上,行为上、情感上造成一定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也愈细致,反应就愈清晰,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效果最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