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如果说,一般小说(指长、中、短篇小说,下同)的情节是通过叙述一系列具体事件而构成了情节的复杂性的话,那么,微型小说的情节则是通过叙述一个具体事件而构成了它情节的单一性。但是,微型小说情节的这种单一性并不意味着情节的单调和简朴。在极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微型小说的情节同样需要激活读者欣赏兴趣和艺术感受,同样需要讲究一种小说美学提倡的“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上的变化和波澜相当集中地体现在微型小说情节的曲转上。然而,由于微型小说这种文体有着不同于其它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征,这使得微型小说情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简短的故事叙述中包含更多的意味,加大作品的艺术容量,形成作品的艺术张力,是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故事可以单一,韵味不能单调,否则就失去了微型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陈村的短篇小说《一天》描写的是一个普通工人从第一天上班到退休离厂的几十年光景,但作者却用巧妙的笔法,将这一生浓缩成了一天。这篇小说的内容和形式的各方面都是及其单调的,本文试从小说内容、行文和情节等方面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并试图说明,陈村为什么会写作这样一篇平凡到单调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鬼子的短篇小说《卖女孩的小火柴》叙述了一个如何虚构—个故事的故事,叙述中又不断地对构思的情节加以评论,具有“元小说”体态。但它不是一篇真正的元小说,而是以元小说为题材的小说,是关于元小说的小说,是对元小说进行戏仿的小说。其主观意图是要解构元小说,以达到对流行的文学和社会成规的反省。小说通过双重叙述的争辩,试图启示我们:叙述行为并非不能产生意义,但是现实世界逼得至少应有一部分文学保持及物的叙述;对于文学写作来说,“语言”固然具有本体意义,“经验”也不必废弃。  相似文献   

5.
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具有独特的叙述模式。在故事层面上被完全解构成了一个不确定叙述,在叙述层面上也是由于叙述者的独特位置,视角的选择、以及它的元小说因素,在小说叙事层面上也造成了一定的颠覆与解构。但这样一个颠覆性文本却在小说叙述形式以及对历史对永恒人幽的探寻上都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这篇小说具有了耐人咀嚼的韵味。  相似文献   

6.
迟子建的小说擅长运用童话般的叙述来揭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她的小说不是宏大叙事,往往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多是平凡生活中的琐碎故事,但却充满了异常感人的力量,原因在于她对小说叙述方式的经营,独特的童话方式叙述使她的小说更具亲切感。  相似文献   

7.
“有变化的带道具的单一事件,才是微型小说选材的艺术规范”,在情节中巧妙、成功地设计一个小道具,不但会增添故事叙述的无限魅力,也会引导读者的阅读,使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峰回路转,渐入佳境。无疑,《意外》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8.
《魏武将见匈奴使》以简短、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曹操接见匈奴使者的故事。其中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符合心理特征的对话,也有人物形象的描绘,堪称微型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的小说,背景满溢而情节不多,但事实上正是由此,风俗、民情和人物共同构成了其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他以"生活图景"作为小说真正的叙述对象,用人物再现的方式使各篇小说之间紧密相连成为一幅完整的连环画卷,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以及一般"风俗画小说"的独特姿态.  相似文献   

10.
四十年代风行于国统区的言情小说作者徐訏、无名氏的创作在被研究者称为“后浪漫派”的同时,其叙事模式的复调特征也目益受人注目。其具体表现为:情节故事的隐喻性、人物性格的对话性;同叙述与异叙述交混制造了不完全情节序列;外叙述中插入内叙述,制造多重意象;收缩淡化历时性情节,扩张突现共时性情节,促成时间小说向空间小说嬗变。  相似文献   

11.
晓苏的新作《父亲的相好》(载《钟山》2017年第3期)讲述的只是一个寻常的故事,对于这篇小说而言,叙事心理的建构与突破是打破叙事内容局限的关键因素。换言之,作为父亲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叙述者,"我"与父亲有着不同的心理空间,且这种比较、渗透关系始终贯穿于小说情节的发展,而叙述心理的突破也是弥补情节局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检查预习,感知故事情节 师:今天我们学习泰格特的小说《窗》.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间病房里有两个病人,一个靠窗,另一个不靠窗.那个不靠窗的病人听靠窗的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非常羡慕,很想住到靠窗的那张床上.在靠窗病人忽然病重将死的时候,他自私地选择了见死不救.当他达成目的,住到靠窗的病床上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这位同学的故事讲得比较清楚.大家有没有发现,她是以那个不靠窗的病人为主人公叙述的,这点很好.我们在概述故事的时候,应该关注主人公和围绕他发生的情节.读了这篇小说之后,你觉得哪个情节最让你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3.
该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先阅读一篇微型小说,然后按一定要求进行两项有关作文训练。从大处讲该两项训练均属给材料作文之列,因此任何一项训练都不能游离于所给的材料之外。为指要方便,现分述如下——一、第一项训练指要 1.该项训练不写句,不写篇,只写“段”,属片段写作训练。提供的微型小说全文只有二百五十字左右,故所要写的“段”的文字宜在50至100字之间。过短说不清,过长不成比例。 2.所写的“段”不单是情节的补叙,也不单是故事的评述,而是小鞋匠听了瘦个子军人的话之后所要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永远的蝴蝶》是一篇情绪型微型小说,情绪型小说和一般小说有明显区别。一般的小说重视描绘场面,叙述情节,它描绘场面,力求再现真实,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而情绪小说则淡化情节,幻化事实,重在抒写人物的感受和情绪,在描写人物的感觉时,往往采用变形手法,通过变了形的感觉折射出主人公真实的情感和情绪。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发生在马路上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车祸,一个秀外慧中的年轻姑娘在一刹那间死去了,而  相似文献   

15.
微型小说创作民族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学的民族特点、传统文化、民族的欣赏习惯 ,以及民族的传统创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微型小说创作的民族化问题。主张微型小说应具有新奇的情节和强烈的故事性 ,反对淡化故事和情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初二册《小小说两篇》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理解和学习正面实写和侧面虚写等表达方式的好教材。这两篇小说部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与鞋有关的故事,都以鞋为线索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都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主题。但在立意和写法上,它们却有明显的区别。鉴于两篇小说反映的都是当代生活,而且简短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以“表现的深切”,而且以“格式的特别”开创了小说创作的现代化。他的不少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形式,采用了全新的叙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结构,《祝福》便是其中出色的一篇。《祝福》是鲁迅先生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不重视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部分。将《祝福》视为“祥林嫂的故事”,重点讲解中间部分,将开头部分简单处理为倒叙手法的运用,肢解了作品的结构,割裂了  相似文献   

18.
三个故事分别是三篇问题小说 (微型小说 )。小说只是个瓶子 ,内里装的是人生的苦酒 (一、二个故事 )和甜酒 (第三个故事 )。瓶子虽小 ,但酒的浓度、烈度很高。其实 ,作者之意并不在“酒”———不在故事本身 ,而在乎人情之间也———在于一种理念 ,在于一个问题 ,在于题目中的那个“有关” ,这就是首尾两段之所言。通过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 ,陌生人同亲人是如何错位的 ,人情冷暖是如何变换的 ,悲剧和喜剧是如何演绎的 ,人性是如何异化和扭曲的 ,等等。首段只有一句 ,但启发性和冲击力都很强。“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不同点是很小的” ,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9.
人物描写是构成小说的一个要素。从艺术的本质特性来说,小说就是对一个或长或短的动态的人生过程的叙述,一篇小说所叙述的就是一种带普遍意义的独特的人生形态.因此可以说没有人物,就谈不上小说。微型小说虽然就其篇幅而言比较短小,但从它的艺术特性上看.也应当说它叙述的是一种经过浓缩了的人生形态。  相似文献   

20.
<正>微型小说是小说家族的一员,亦称"一分钟小说""小小说"或"超短篇小说"。多数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构思精巧,情节简约,意蕴深长。江曾培评述说:"小说世界已经由长篇、中篇、短篇形成的‘三足鼎立’状态,变成了由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共同组成的‘四大家族’。"这一说法,反映了微型小说创作与阅读的发展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