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天 《文教资料》2010,(18):156-157
三国故事在日本受到推崇是中日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一种反映。然而,日本人眼中的《三国志》和三国人物和中国人的看法又存在着一些很微妙的差异。从对三国文化的不同态度上,本文试图找出这些区别和特征并加以比较分析,从而读出日本民族的一些特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市面上的产品包装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包装不仅有包装物品的职能,更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各国商品包装都有自身特色。本文通过对中、日、德三国包装设计风格进行比较总结,分析文化对包装设计风格的影响,从而阐述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探析如何实现包装设计风格创新。  相似文献   

3.
许昌地处中原,是三国胜地,汉魏故都,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多年来,许昌学人通过撰写著作、发表论文、出版读物、举办"文化旅游周"、成立研究机构、创办学术刊物等形式,对许昌的三国历史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学术成果。回顾以往走过的历程,展望前景,今后应进一步整合科研队伍,凝练学术方向;实现基础理论研究与社会应用研究的结合;加强与学术高端的纵向对接和研究机构的横向联合;实现文史之间的学术界定、借鉴和结合;注重选题的精细化及新材料的发现;拓展三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领域;加强三国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等。这些举措的实施,将使方兴未艾的许昌三国历史文化研究,在既有的良好基础上,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三国文化是以三国时期的史实即所有文化现象为源头的历时态嬗变、敷衍和演化的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和文人们,在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三国的同时,又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诠释甚至创意着三国,三国文化不断地浸润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旅游是指以三国文化为载体发生的旅游活动。作为旅游资源,三国文化属于人文资源。对于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必须破除历史文化至上和打破传统的旅游资源观。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是零星景点多,联动互动少;历史文化论说多,旅游科学思维少;传统开发经营多,现代文化创意少。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三国文化源自中国的中学东渐。而今天,日本的三国又西渡而来在浸染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心。观察日本的三国与中国的三国之不同,似乎让我们突然得到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观的某些清晰镜像。  相似文献   

6.
罗江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江县发展旅游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四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的推动使罗江成为了三国文化旅游线路中的一个"小站"。但是,成都武侯祠和其他比较成熟的三国旅游线路使得罗江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陷入一种"形象遮蔽"的窘境。本文在分析罗江现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罗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即在完善目的地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发设计出一套整体梯度旅游产品——品牌产品、重要产品和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7.
绵阳是三国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蜀汉政权兴于涪县,最后 灭亡也在涪县。绵阳有丰富的三国文化景观,三国遗迹遍布绵阳,三国的历史传说在绵阳火传不衰,以三国为主题的建筑、雕塑、壁画遍布全市。有关三国的戏剧在绵阳久演不衰。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以民为本,严己宽人,崇尚忠义智通等三国文化精神 对绵阳文化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襄樊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国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区分,提炼出三国文化的六大内涵,并从做强三国文化龙头、修复三国文化遗迹、构建三国遗产廊道、规划建设岘山风景区、延长三国文化产业链、跨区域联合旅游开发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襄樊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三国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三国文化,对相关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层出不穷。作为三国文化资源的大省,河南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实现"文化强省"目标则显得日趋重要。本文以许昌市为例,阐明了三国文化旅游的意义,分析了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荆州的洪湖市乌林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呈生态与人文的组合特性,具有三国古战场遗迹资源、人文宗教资源、生态人文风景资源、古遗址文化资源、水乡民俗文化资源五个维度.作为荆州三国文化资源独特的洪湖市乌林,在如何挖掘、规划、建设、开发三国文化资源的问题上,建议采取三国主题的生态特色水产品及民俗工艺品开发、打造地方民俗风情三国文化街、三国文化主题温泉休闲养生开发、三国主题旅游节庆开发“黄蓬十二景”和古战场遗迹的完善修复等开发策略,适当考虑乌林与赤壁跨区域联合旅游开发实现三国文化旅游品牌的共建实现“双方共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的性和名隐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中、英、日三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性和名隐含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中国、英国、日本在姓名结构形式、取名叫性的渊源、含义及取名的禁忌作一比较,从中浅祈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襄樊学院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九卷本《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丛书》已经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读之后认为,这是三国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现今,三国文化已经成为雅俗关注的文化热点,各种类型的出版物纷纷问世。简要说来,三国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三国时期本身的历史文化,它是三国文化的本源;另一部分是三国之后出现的衍生性文化,它是三国本源文化的流变。仔细审视当今各种类型的三国文化出版物之后发现,数量虽多,但绝大多数属于衍生性文化的范围,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而质量问题当中最为突出之点  相似文献   

13.
襄阳三国文化是三国时期襄阳境内发生及流传与演绎的历史文化。本文通过对《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三国演义》、《襄阳府志》等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力求较为详尽地概括襄阳三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总结襄阳三国文化的鲜明特点和独特地位,并针对襄阳三国文化应用开发的实际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汉水流域是全国三国文化核心区之一:三分鼎立,规划于隆中;三国肇基,得力于夏口;三国终结,策动于襄阳;三国文化,汉水为重。三国文化是汉水流域传统资源的优势文化。培育汉水流域三国文化带必须立足襄阳,打造三国文化展示和传播基地;走出汉水,建设湖北三国文化圈;放眼未来,让三国文化传之后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4):134-136
许昌发展三国文化旅游具有区位、交通、经济、旅游价值、市场知名度等条件,但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区域零散开发、缺乏文化内涵和品牌整合、资源可接触性差、精品景点少等突出问题,需进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开发。宏观上,着力推进三国旅游品牌的各区域联合建设;微观上,加快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功能释放载体建设;同时进行层级营销,大力发掘国内外客源。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我国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开发利用好丰富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是四川旅游发展新阶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入手,深入研究了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发理念,即:凭借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契机,以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结合周边优势资源来达到合理配置、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并针对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探讨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文化是三国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是三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典型的代表,对三国文化的形成、演变、传承和流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法国和中国违宪审查模式的政治理念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平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1):125-129
美国、法国和中国采取了不同的违宪审查模式 ,这与三国在政治文化和理念上的差别有密切联系。三国在对待主权在民、议会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等政治原则以及对司法权的信任程度上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三国文化载体之一的“曹操形象”是一种奇异的文化现象,一会儿被人颂为一代英主,一会儿被人斥为万古奸贼,究其原因,每次文化转型均与所处时代的政治、军事、民族形势和道德观念异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三国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文化一直受到世人青昧,并逐渐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个亮点。通过分析湖北三国文化旅游的现状,并对湖北省在三国文化旅游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探讨,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湖北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