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应使学生能"体会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球上的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因此,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精心编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让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流淌于地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对教材"二次开发"和再处理,将地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材的探究性、可读性,还能激活地理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要认准角度,选择最佳切入点;把握难度,贴近"最近发展区";关注跨度,紧扣教学重难点;设置梯度,体现层次和系统;调控密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其转化成情境性问题、直观图形问题、推导性问题、迁移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等,使地理课堂教学务实、高效。  相似文献   

3.
先睹为快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规定内涵的五大特征。三大课程基本理念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其中"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就是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公民。——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形成"乐学"效应,是地理教师普遍关心和重视的问题。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表明,"乐学"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形成理想的学习氛围,产生"乐学"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重要的教学用具之一,通过地图的运用可以扩大和延伸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和记忆;板图能解释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用板图,使"哑图"变成"活图",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插图内容简明,与课文内容一致,便于学生运用。  相似文献   

6.
蓝显兴 《地理教育》2015,(Z1):57-5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缺乏兴趣,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理教学只盯着课本,脱离生活大课堂。地理教学失去新鲜活力,才会使学生感觉地理知识过于空洞、乏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课堂教学应在学生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实现,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安排教学,引导其从现实生活的体验出发,理解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认  相似文献   

7.
正依据学校的办学使命和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我们将"感悟自然之美,点亮智慧人生"确定为地理组的使命。"感悟自然之美"道出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学科特有的内在魅力。"点亮智慧人生"对教师而言是把握地理学科教学的内涵和实质,提升学科素养;对学生而言是感受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乐教、善教;学生爱学、会学",这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是学生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理教师要使自己的课"活"起来,要创设情境,使地理课堂"活"起来;要准确评议,使学生心理"活"起来;设置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起来;要设计开放探究,使课堂形式和内容"活"起来;要运用地图,图文结合,使学生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何善波 《广西教育》2014,(18):113-115
本文从"定位+模型+迁移"三角度探讨高考二轮复习中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认为加强学生区域地理复习思维方法的指导,强化学生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能有效地将碎片化知识连成有机整体。强化地理模型运用迁移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地理学科思维,使其能在杂乱无章的知识要素中抓住有效信息,进行有序编排,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复习、高效解题,在高考备考中取得了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谢萍 《成才之路》2012,(13):62-62
正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目前高中地理是一门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集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学科,它所研究的地理事象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地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训练和指导,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11.
"主体参与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保障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和权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地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一定能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刘双森 《考试周刊》2011,(77):172-173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具体从五个方面分析:运用诗词歌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通过分析有关地理数据,绘制地理图表,使相关问题更直观、更突出.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漫画故事,给学生想象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课堂中,可结合某些环保专题.组织学生撰写环保小论文、绘制漫画,开展交流、评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3.
邹丽 《教育文汇》2014,(11):47-48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应使学生能“体会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球上的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因此,地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精心编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董雪丽 《成才之路》2009,(28):63-63
“地理科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的科学。”“在国民教育中地理科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就地理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个人的看法。一、中学地理教学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教育。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其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5.
张抒瑶  赵嘉佳 《教育》2024,(9):16-17
<正>在“双减”政策和中考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也应有所改变,如今的地理教师更坚定了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社会的决心,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地理社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核心素养,这使其成为地理教师演奏精彩地理“乐章”的舞台。开设地理社团的意义和必要性地理社团不同于以往的兴趣小组,社团的主体和主导者是学生,教师处于次位。一是学生地理社团建设是新课标的时代要求。地理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地理课程标准》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基本理念,乡土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地理课堂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不仅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更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可以改变地理学习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弊端,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教学有趣且有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师讲授、考试,学生记背内容"模式,但初中地理具有重要的学科地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基本特征,它将基础性的自然世界和人文社会的地理知识呈现给初中生,使学生对宇宙、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等形成整体的认知.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地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该从初中生的生活经历出发,进行教学切入,使地理课堂处处充满生活气息.同时,新课改要求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这也推动初中地理课程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分析如何实现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理教学中应净化学生的地理意识 ,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使学生能运用地理的理论和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斌 《安徽教育》2009,(7):45-46
<正>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方面有显著的综合性,它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既要自觉综合自然和人文各要素,又要灵活地将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中来,以获得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这一学习过程有利于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其它各科知识,依靠学科的融合来解释地理学科中的许多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学生接受地理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并促进学生了解地理事物间的辩证关系,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本文通过地理与自然及人文、社会各个学科问的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