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路上》是美国小说家克鲁亚克的代表作。二战后此书被美国青年奉为“生活教科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对小说文本进行解构主义解读,将进一步说明这部作品作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的地位,并揭示出50年代的美国垮掉派对美国传统和权威的反抗以及他们放荡不羁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将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中人物突出的言语行为和鲜活的性格特点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通过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理论剖析《围城》这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白,得到的结论是在推导人物对白会话含义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及欣赏作者杰出的语言天赋。  相似文献   

3.
关欣 《英语广场》2020,(11):19-21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经典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在艺术创作形式上具有极大创新,在当时也颇具争议。《洛丽塔》首次出版就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向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学者从每一个角度分析这部作品都会受到不同的启发。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主观视角来分析《洛丽塔》。  相似文献   

4.
贺拉斯的《诗艺》一直被奉为美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更是对后世的古典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对这部作品中所体现的文艺观大加赞赏,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将这部作品视为文学创作的金科玉律。其实,《诗艺》中所体现的贺拉斯的文艺观有着很明显的保守倾向。现从创作题材的陈旧性、人物的定型化与类型化、创作方法的僵化等三个方面对这种文艺观的保守性做出系统的分析,这将有利于我们客观地评价这部作品并批判地继承其中的文艺观点。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71篇,包括先秦典籍、中古诗词、现当代作品、民间故事、美国华裔文学等。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在选录时,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反映普世价值的作品。教材或以主题编目,或以区域和时代划类。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的教学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五种教材强调的整体语言艺术教学方法。美国的中国文学教学特点表现在:具有系统性,强调整体性;具有广度、深度,而且注重有意义的主题教学;注重从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语言表达技巧、语体风格等各方面去讲解所选作品;注重激发学生思考创作。  相似文献   

6.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部寓意浓厚的象征主义作品,是20世纪欧洲文学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在《老人与海》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多重象征主义手法,将抽象具体化,赋予老人、孩子和狮子各自不同的象征寓意。  相似文献   

7.
左拉的煤矿文学作品《萌芽》是文学史上第一部从正面描写煤矿工人罢工的作品。受左拉启发,巴金也创作过一部煤矿小说,原名为《萌芽》,之后更名为《雪》。这部小说在巴金众多的作品中时常被忽略,因此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非常缺乏,而其与左拉《萌芽》的对比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创新地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主要从人物设置,人物外貌、精神特点以及人物的政治主张三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异同,从而探寻不同时期中法两国煤矿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她首次将革命者形象纳入作品中,是丁玲从个人主义文学向革命文学开始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为故事背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借作品中韦护与丽嘉爱情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中恋爱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之间是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在20年代"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兴盛的时代背景下,《韦护》一直以来被赋予"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的内涵,曾一度被定义为"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中的不成功之作。然而,《韦护》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是一般"革命加恋爱"作品中所不具备的,不能够将其简单地纳入"革命加恋爱"范畴中。本文将从《韦护》的文学独特性入手,进一步阐释和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9.
马晓婧  汪田田 《海外英语》2012,(21):125-127
《红楼梦》,因被视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学者们殚精竭虑,已从众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但从模糊翻译角度出发对文本的关注度并不大。因此对文学模糊的翻译进行分析从而提供两种基本的模糊翻译方法是必要的。通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解读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并希望能对读者和译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这部作品有些许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幸纯 《培训与研究》2010,27(3):16-18,33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1.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2.
《史记》这部著作是司马迁非常有名的作品之一,其可以称为中国文学作品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分析与研究的。首先在于它具有特色的文学价值,其次在于从古至今的读者对其文学价值的诠释、认可和自我接受,即所谓的经典文学的构建。司马迁的《史记》能够实现自我的保值与增值,这跟该部作品的经典性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觉醒》被奉为女权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而它的作者凯特肖班也因此成了美国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表达女性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婚姻制度应该以尊重女性的独立人格为基础,压制个性的婚姻制度只能给女性带来苦闷和情感上的饥渴。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被称为“文言小说之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其写作手法来看,言简意骇是其最根本的特征,蒲氏擅长以只言片语表露心志,而这也正是这部神怪之书被奉为“文起千年之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赤壁赋》作为古文经典被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收录在册。教科书编者通过课后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抓住篇文章内部的表达特点。然而《赤壁赋》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写作手法、说理方式和人生态度,还在于其对赋体创新作出的贡献。将《赤壁赋》置于赋体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下进行文本解读,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以及前人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文化和《圣经》一直都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其罪论说也常在文学作品中有体现。在寓言体短篇小说《牧师的黑面纱》这部作品中,罪就是围绕面纱这一主线,借助面纱遮盖下的牧师以及外围人的各种态度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古典小说《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我们应该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正确地评价《水浒》这部作品? 由于人们立场观点的不同,对《水浒》这部作品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四人帮”及其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阴谋,在所谓评《水浒》运动中肆意地歪曲和篡改毛主席关于《水浒》的评论,歪曲鲁迅对《水浒》的全面论述,粗暴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是在我国伟大的农民战争中诞生的一部文学作品。自元末明初《水浒传》问世,如何评价这部作品,在地主阶级内部就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个学派的观点。李贽和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上的对立,反映了晚明文艺批评战线的儒法斗争。李贽站在进步的法家立场上,坚持革新的文学路线,热情地赞颂农民起义,肯定这个文学上的新生事物;金圣叹  相似文献   

19.
雨果的《悲惨世界》是一部伟大的反映现实和人性真善美丑的文学作品,战争、哲学、宗教以及文学内容都囊括其中。研究他的作品的学者更是不计其数,本文试图从语言认知学角度,分析他这部作品中的三个隐喻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作品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年在《青春》杂志发表后,在其本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国家多项奖金。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对当时的军旅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来的苏联军事题材文学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军事题材文学的创作,应该说也有瞩目的成就,其中徐怀中的小说《西线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