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体字是汉字整理与规范的主要对象,然而,由于以往的异体字研究对异体字的定义过于宽泛,混淆了不同性质的字际关系的界限,给汉字的整理与规范造成了一些混乱。对异体字的界定从本质上可分为同词异形和同字异体两种观点。事实上,应当从构形和功能两个维度重新定义异体字,即异体字是为语言中同一个词而造且在使用中功能未分化的、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由此可以划清异体字和分化字、通假字之间的关系,避免汉字精简中的一些弊端,对异体字的整理与规范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文字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根源,汉字异体字的产生,一方面是由汉字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有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异体字产生后又反过来影响汉字以及文化.  相似文献   

3.
异体字自汉字产生之时就已存在,字贯穿于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对异体字的整理研究中,存在着重实用、经理论的倾向,理论研究较薄弱,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是在建国以后.文章用列表对比等方式,讨论了异体字的定义,并以充足的实例分析了异体字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记录汉语的汉字系统里存在着大量的异体字,对异体字的研究可以是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将《说文解字》中记录动词的异体字比较其意符差异,可以看出汉字意符的选择是多渠道多侧面的,所以构成异体字的形符不同的原因也是多样的,远远不限于义近或者形近形符的通用。  相似文献   

5.
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体字”是古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用字现象,这些字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既有其自身构形方面的因素,还有一些外在因素。由于文字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因此异体字也具有这一独特的功能。本文主要从异体字产生原因的角度来揭示异体字在汉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通用。这些词语就象异体字一样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只不过,为规范汉字的书写,1955年12月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淘汰了重复多余的异体字。而有两种不同写法的词语,至今还存在于汉语言字中,不知道会认为是错别字。例如:  相似文献   

7.
异体字作为汉字字库中音义全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组字,是汉字历史堆积的产物,情况相当复杂,值得认真清理。汉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真实性强,数量充足,产生的时代、地域明确,最能反映异体字在该时期的基本面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扼要阐述了应该研究的碑刻异体字的各种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异体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个人的看法,可以为文字学和汉字发展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异体字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一种文字现象,对楷书异体字进行发生学层面的研究,从字形来源的角度分析汉字异体字的产生机制是异体字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对《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的抽样调查,得出了汉字楷书异体字除了部分是由于古文隶定而来外,大部分是由于微观层面上书写活动和造字角度的差异造成的结论,并归纳了异体字生成的五大类型机制。  相似文献   

9.
方块壮字由于造字随意、区域方言不同等原因,造就了大量的异体字。异体字是方块壮字研究的诸多难题之一,因而我们引入理据的概念。根据理据层级性,可将方块壮字分为全理据字、半高理据字、半理据字、半低理据字、无理据字等。结合汉字异体字处理办法与方块壮字的特点,我们将理据作为重要标尺,结合从俗和从书写方便来整理方块壮字异体字。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异体字组内既存在理据层级的差异,也存在同一层级内的优劣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异体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是汉字系统中特殊的用字现象。异体字的发展演变有其内在的原因,主要有造字法的不同、变换意符或声符、变换文字构件的位置等;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经济因素、空间位置因素、避讳、个人因素和行政区划等。异体字的产生和发展是汉字的必然现象,了解和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对文字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字文化学是汉字学的一个分支。汉字的构型及字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文化学不仅研究汉字本身的文化意义,也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从当前汉字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看,多领域、多方位的研究无疑是汉字文化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所解释的九千多个汉字承载了我国古代丰厚的文化信息。对《说文》"田"部字的字形结构以及字义进行认真分析,可以挖掘出大量相关古代农业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多义项异形词是异形词规范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绝对多义项异形词和条件多义项异形词,义项和义项之间的关系都表现为关联性和相似性。多义项异形词规范可以遵循理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通用性原则、通俗性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例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对其文字形体的演变、构形和异体字进行分析,探讨楚文字形体的特点和异体字构形的方式,从而研究战国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中的地位,考察古文字字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释“居”     
文字的最初形态往往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古今字更是贯穿了汉字体系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从"凥/居"和"居/踞"两组字的字形分化和语义转移可以窥见古今字的传承和起居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历经数千年,仍然保留着深远的人类学信息和文化内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存,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宗教生活、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在汉字中找到佐证。  相似文献   

18.
汉字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的汉字改革的动因是以之作为拯救民族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以现在的认识来看,评判汉字改革的过去和放眼汉字整理的未来,都必须以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的效率作为最重要的标准。以此衡量,简化字的推出大大增加了汉字的总数,不仅增加了汉字学习的负担,对计算机汉字处理尤其不利;因汉字的强制合并带来计算机处理20世纪50年代之前献时简繁不能完全自动转换的麻烦;新旧字形的规定和异体字的整理则会造成对汉字历史的假造,这些都给现代化建设带来沉重的包袱。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性的汉语学习热潮中,汉字的学习依然成为学习者的巨大困扰,耗费学习者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汉字文化信息的系统性、复杂性、隐匿性和动态性,要求人们深入研究汉字文化信息的合成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汉字合成输入方法,对现代常用汉字的文化信息展开音形合成、字词合成、教学合成、学用合成,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汉字学习需求展开教学实验,形成了汉字文化信息合成教学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0.
联想是认识汉字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之一,在汉字教学中注入文化联想更有利于汉字的辨识与解读。但联想者应努力让联想的思维趋同造字本意的规定性,尽量避免带有主观创造性。只有这样,汉字的文化联想才能在历时与共时的解读中找到接合点,增强理据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