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梦龙们”一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中国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 范伯群(苏州大学文学院):我觉得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明代的冯梦龙被称为“市民文学小说家”是不够的,明以后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市民社会越来越成熟,可是中国文学史中反而没有“市民文学”了。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疏漏,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不容忽视的群体 近几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打工族后代的教育也逐渐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一些打工族将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甚至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因而,便出现了被称为“留守少年”的特殊群体。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大概有将近2000万这样的孩子。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少年”的数目还在增加中。农村“留守少年”的教育、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3.
巩茹敏 《教书育人》2005,(11):47-48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阶段迈向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结构、素质及社会地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从中国社会的特点看,大学生一直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的思想根深蒂固;大学生自我定位比较高,成长欲望强烈。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给扩招后的大学生提供的优越的就业岗位却明显不足。这势必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特殊的精神、情感、心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 随着社会的变革,弱势群体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2年3月朱锫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必须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在这里,“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或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尝试修订西方的社会支配取向量表。359名大学本科生参与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配取向量表修订后包含14个项目,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和一定的预测效度;中国被试社会支配取向得分普遍比西方的高;中文修订量表不同于西方的单因素或者双因素结构,它包括4个因素,即“反对群体平等”、“赞同优势群体的支配性”、“赞同劣势群体的较低地位”、“赞同维持等级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视“富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上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到学校中来,也就自然形成了“穷学生”群体和“富学生”群体。目前,“穷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已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富学生”群体这一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有关“市民社会”的讨论与这一术语在西方背景下的意义关系十分复杂。作者通过分析这种语意上易混淆的情况,不仅阐明了西方对“市民社会”的界定,指出中国历史上并未形成过西方那样的“市民社会”,而且阐明了近现代中国文献将它与中国本土的许多观念结合起来了。在西方传统中,“市民社会”指一种非乌托邦式的政治秩序,德性和理智上容易犯错误的老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操纵着一个难以控制的国家,以达到减少政府对他们生活的干预等目的。然而,在中国文献中,关于“市民社会”的这一非乌托邦式的“自下而上”的定义被淘汰了。而代之以根深蒂固的乌托邦式的“自上而下”的观点,据此观点,应该由有德性和理智的学者们来治理这个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参考》2007,(5):24-24
据新华社香港3月26日报道,一名香港中学生因请“枪手”代考,26日被香港地方法院裁定犯有串谋欺诈罪,被处以80小时社会服务。这是香港首例因找“枪手”代考而被栓控的案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存在的关于中国有无市民社会及其名称认定的争论。通过理论的辩驳和事实的考察证明,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而只存在国家一社会分离意义上的“社会”,且应正名为“民间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市民社会研究不致发生与原初理论的背离,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性质和阶段。这不仅是一个学术规范问题,对于我国当前的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这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9月10日一个普通而不寻常的日子。1985年,当这一天第一次被赋予教师这个群体的时候,就已注定它将成为年年岁岁的万众瞩目的一个节点。日子流水般匆匆而过,不知不觉,第20个“教师节”已经翩然到了我们眼前。有人欢呼,有人祝福。欢呼,让日子变得热烈:祝福,让日子变得美好。这是一种自然,也是一种必然。毕竟,这样的“欢呼”和“祝福”,一年只此一次。  相似文献   

11.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现在却因屡见报端的“黑色”或“灰色”事件而遭到诟病和谴责。幼儿园“喂药”事件、向家长索要礼物、教育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事件等,所有这一切将教师这个本应高尚的群体推向了风口浪尖,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评价一路下滑,状况堪忧,也让同是教师的我感到忧虑和难过。针对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受家庭影响最大,而家庭的观念又被社会上的风习和制度所支配。这里仅从家庭与个人这个关系面来看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中国人常说“自己”叫“自家”,研究中国社会的学者也认为中国是一个以“家”为中心的家族社会,所以家族的观念左右着个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沫沫 《留学生》2013,(12):35-35
对于郭敬明及其《小时代》现象,褒贬不一,争议不断。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郭敬明已经渐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一不仅国家出版社副总的位置坐得牢固,而且进军中国“大导演”行列——其编导的电影在国家广电部门审查下一路绿灯,票房一片飘红。一个以追求奢侈生活为终极理想、以富贵梦取悦读者的青年写手,正在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甚至成为中国青少年“标志性人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是谁“放大”了郭敬明?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2006,(20):23-23
据市场报报道,每年9月开学之际,是农村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最受关注的时期,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频繁见诸各大媒体。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穷同办教育”的现实使“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失学”的目标实现尤为困难。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学业问题不仅仅涉及个人、家庭命运的改变,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缓解社会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失业群体”现象之归因分析与应用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新失业群体”现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失业群体”普遍成长环境优越,但就业能力较差,许多靠“啃老”生存。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机制以及供求错位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新失业群体”中的成员,整个社会以及政府部门都应该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作为社会性别话语的“贤妻良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为什么缺乏群体意识、缺乏自我?本文试图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解读“贤妻良母”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贤妻良母”曾经被革命、解放等话语使用过,但任何一次使用都忽略了它的社会性别含义,忽略了它对两性生活方式的表达。正是蕴含着两性生活方式的贤妻良母话语将女性支解为“妻”“母”“媳”“婆”和“女人”,女性因而难以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正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规模渐次步人生儿育女的生命周期。由昔日的“小皇帝”变成今天的“责任人”,这种“角色转换”在中国构成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将这一群体定义为一个新词汇——“独生父母”。“独生父母”使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中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中克服“中国英语”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作为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值得更多地关注。因为它与地道的英语表达不相符,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它被教育工作者视为一种语言的错误。在学术界,许多论文谈到这一问题,很多学者,像孙骊,汪榕培等都承认“中国英语”是一种客观存在,并指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语言文化现象,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学里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语”是中国人在跨文  相似文献   

19.
高续增 《师道》2006,(8):13-14
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存在缺陷在需要提升自己思维的认识论的门槛前,中国人无法完成那关键的一跳,原因是现代社会伦理、现代科技、现代市场规则和经济理论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大系统工程,要建设好它,需要一个宏大的社会团体(知识分子群体)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历代的统治者不允许那个创新型的社会团体的存在。在中国,人们只能在已有的旧知识基础(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上积累直观的经验。儒家理论发展到宋明理学就已经到了贫血的阶段、不讲理的程度。从概念到概念,从定论中推理出更玄虚的定论,以至于得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荒谬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一个律师的社会责任感,范围到底有多大?一个特殊的律师群体做出了他们的回答——最大化。2006年,这群律师中的十位代表人物被金国总工会、司法部和全国律协共同授予“金圜维护职工权益十大杰出律师”的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