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追寻的终极数学教学目标,除了让小学生学到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外,还能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以及数学家的科研故事等活动中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对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落实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受到了广大家庭以及教育者的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过程可以有效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幼儿在学习形成主动学习、勇于面对困难、学习专注、敢于尝试、乐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品质。本文在明确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养成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的基础上,探讨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研究目标与原则,并对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发展的有益方向进行研究,了解一日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一日活动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真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3.
郭端 《教师》2020,(8):106-107
幼儿园与小学是邻近的教育阶段,但二者的活动方式却截然不同。小学中活动方式的转变常使得幼儿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数幼儿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影响幼儿一生。文章通过实践研究,分析了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几点策略,希望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教育阶段的坡度,使其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在幼儿园显得尤其重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通过各种形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经过一段时间或长期的行为训练才能养成的。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比较注重幼儿的行为养成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仅就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谈一些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都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加以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模仿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通过模仿来吸收的许多新鲜知识往往记忆会更加深刻。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模仿"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都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加以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模仿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通过模仿来吸收的许多新鲜知识往往记忆会更加深刻。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模仿"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洪薛 《广西教育》2011,(28):57-58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如何习得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更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用。学生数学习惯的养成是多方面的,而“数学本”对学生数学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与各位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绘画是幼儿感兴趣的艺术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其语言表达与交流欲望。教师可以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本文就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在感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行为倾向。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教师可从感性活动入手引导学生获得体验,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养成独立思考、敏于应用、善于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幼儿情感交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活动中幼儿互帮互学、团结合作、共同提高,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幼儿终身受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幼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在"让幼儿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中,我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1.
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或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成功"。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还会是学生终生受益。中学时代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园开展了《以"新八德"教育为载体,开展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将"新八德"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经过课题研究,我认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教育方法、策略分不开,更与家长的积极配合密切相关。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生活习惯、活动习惯和劳动习惯等方面。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教师要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章细云 《考试周刊》2014,(80):89-89
<正>教育是什么?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仅靠教师或家长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奏效的,需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一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训练他们、改造他们,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活动谈谈做法。一、利用诵读、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容及重要性。1.通过诵读儿歌、名言、顺口溜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学  相似文献   

15.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和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幼儿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应将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为此,可以通过举办"争做文明生"活动,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通过规范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户外和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9):165-166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将来立足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幼儿正处于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习惯教育直接关系着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幼儿生活的大环境中,家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的很多生活习惯也是在家庭中养成的,因此,要想落实习惯教育的养成目标,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和功效,通过家园合育,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力度,确保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幼儿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若教师和家长一味采取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仅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会让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究家园视域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有效化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使习惯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从幼儿生活习惯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其推动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面进展。  相似文献   

17.
幼儿年龄不同,各方面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小班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但在幼儿园"批评"教育是客观存在的。本着通过提高教师批评的艺术,优化批评的策略,从而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幼儿的是非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王玲玉 《家长》2022,(29):171-173
<正>小学生正处于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一般需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逐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目前许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缺乏预习习惯、倾听习惯、自主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长期坚持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开展数学学习,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此,本文将围绕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中的教学意义及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中,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必不可少的,在早期儿童的学习目标中,学习品质也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幼儿家长和教师更加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因此本文主要探索基于刺绣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让良好习惯形成与定形,从小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小班孩子的养成教育有些研究,也有一些体会和心得,与大家在此分享。一、言传身教树立榜样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