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老赵的帽子     
老赵是南下干部,北方人.他宽宽的背、宽宽的肩和宽满的额头,高大的身材常着一件扣得很严实的灰色中山装,就是把他下放在地里劳动也无不透露出一股领导者的风范.老赵的干部履历表上的工作经历栏总不够他填,因为他从13岁参加儿童团,15岁入党,站岗放哨、送鸡毛信、当地下交通员,什么革命工作都干过.解放后又因革命工作的需要砖头似地搬过很多地方和单位.老赵的履历不够填还因为他历史不清,18岁那年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与党组织失去过3个月联系.就是这3个月,一顶"叛徒"的帽子在"文革"中无端地戴在了老赵的头上,害得老赵一辈子都没想通,为此还写了大半辈子的交待和上诉书!  相似文献   

2.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历史上的哪个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也没皇位争夺问题,还为中国扩大了很大的版图,享受荣华富贵至死,也没什么家庭悲剧,他的人生是很圆满的。释迦牟尼讲,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佛家还提到"怨憎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老是如影随形跟在旁边,这是一种痛苦;还有"爱别离",和自己亲密的人分离也是痛苦;  相似文献   

3.
马瑞洁 《出版广角》2013,(21):27-29
强调网络服务者的间接侵权责任,但又为其提供避风港保护;强调非商业使用,但又主张从宽理解合理使用;强调著作权保护,但又不使其成为妨碍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桎梏——这是一种在权利与权利限制之间寻求平衡的思想。"有谁敢说,自己没下载过MP3?没买过盗版DVD?没在自己电脑里用过盗版的Office软件或者Photoshop工具?没做过这些事的同学,请举手。"——这段问话堂皇地出现在一本讨论数字时代著作权的图书腰封上,但这还不是全部,接下来还有——"没有举手的同学,别脸红。你肯定有理由,或者觉得,不需要理由。"  相似文献   

4.
好像并不是很久之前,明儿还常要我开车带他去市立图书馆,找些比较冷僻的书查资料;现在他交报告只须坐在电脑前一"上"一"下"--上网、下载,就大功告成了.至于我的丈夫,更是早就免去了进图书馆的麻烦(当然,找不到人的时候,他也就不能用"上图书馆查资料去了"作为藉口).自从有了"网路"这样东西,在我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前,电脑似乎就成了他们父子俩的虚拟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完美     
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七十岁了还没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些什么东西。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四处旅行,找了那么多年,难道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无奈的说:"可是,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6.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一生三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  相似文献   

7.
要我给今天的记者提"忠告",心中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能说什么,枯坐终日,一字不出. 世事大变.我当记者时的那些"经验",有的还可能管用,有的则完全没用了.我没采访过黑窑主,没受过黑社会的威胁,没接触过贩毒分子,也没奔袭千里去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那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还没有"新闻发言人"这个新生事物,更没有人当面训我:"你是代表政府说话,还是代表人民说话?"我知道我们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同时我也看到我们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进展缓慢,相反有的却正在断裂、坍塌.所谓精神滑坡,不仅是指信仰、理想在逐渐消失,而且直冲我们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8.
周逸群(1896~1931)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革命家。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他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曾与贺龙一道开创洪湖革命根据地。不幸的是,1931年5月,他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时,途中遭日民党军伏击,壮烈牺牲。他的英年早逝,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初识周恩来接受主编《火星》任务 1924年8月,周逸群遵照党的指示,离开了上海,来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  相似文献   

9.
漫忆汪曾祺     
邓友梅 《出版参考》2005,(35):39-40
汪曾祺和林斤澜是建国后我结识的最早的朋友.说这个没有自吹之意.他二位成仙得道,我望尘莫及,是后来的事.四十七年前还处在大哥二哥相差不多的阶段.曾祺虽已出过小说集,是沈从文先生入室弟子,但这没给他戴上光环,倒还挂点阴影,被认为曾是另一条道上跑的车;斤澜在台湾是地下党员,蹲过国民党军事监狱,九死一生跑回来后只着迷写剧本,写的不少却一部都没上演过(至今也没听说有人上演),相比之下当时处境最顺的倒是我.小八路出身,写工农兵,在"批判武训传"等"战斗"中表现得既"左"又"粗".文章虽写得平平却被认为"党性较强".我与曾祺、斤澜感情密切,好心的同志还提醒:"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受小资产阶级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年龄最大(授衔时已63岁),比毛泽东还大一岁多;工资级别最高,是惟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更让人称道的是,张云逸不仅有着辉煌的革命经历,而且他的婚姻和情感生活也极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1.
说话平心静气,写字工工整整。做人、做事都是那么专注、认真.携一架照相机进进出出,匆匆的脚步总像在追寻着什么……这就是胜利油田报社青年摄影记者姜东青给我的印象. 童年时,他曾有过许多美好的梦幻.梦过蓝天,梦过大海,梦过海水上玩具般的各式战舰。可是他,从来也没梦到过照相机,没梦到过做摄影记者,更没  相似文献   

12.
从一枚图章说起我有一枚刻着小篆体的方形小图章,带在身边已有三十六年了。在这三十六个寒暑里,有多少随身携带的东西都不知不觉地丢失了,唯有这枚图章一直没离开过我。它经历了太行山上的抗日烽火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硝烟,听见过欢庆土改胜利的锣鼓,也曾庄严地为一些中国共产党员的《入党志愿书》做过认证。今天说起了这枚图章,并不是介绍它的经历,而是借此引出使它诞生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真正的闺蜜     
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鸳鸯火锅,朋友说抓到老公偷腥,过几天要去找那小三一顿暴辄。我说问题首先出在你老公身上,要打也该首先打他,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然我这个比方也许并不恰当。但我话还没说完,朋友就不高兴了,说:"你知道现在的女人多凶猛吗?那蛋就是没缝儿,也经不起她们使劲儿敲啊。"我也不退  相似文献   

14.
1955年,粟裕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位居十大将之首。此后几十年中,他的军衔问题,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焦点。不少人认为,粟裕战功很大,消灭的敌人很多,中国革命战争胜利进程的加快同他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评他大将是低了,他应该评上元帅,还有人说,他曾为授衔一事闹过意见,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他哭了。粟裕授衔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程实 《报林求索》2012,(3):168-168
<正>科斯理论解释了扎克伯格的偶然。没有扎克伯格,还会有别人缔造神话。扎克伯克的偶然正在于他恰巧在合适时机进入了这个市场。席慕容曾哀叹"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大部分时候,还没来得及留下些许笔墨,就被平庸和妥协尘封在岁月深处。不过,也有例外。  相似文献   

16.
爱美之心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电视里有一条新闻,一个16岁的大男孩,看上去眉清目秀,只因为同学说他鼻子还不够挺,回家便闹着要整容。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肚子的问题还没解决好,哪有闲钱伺候鼻子?大男孩却是不依不饶,最后,他爸爸只好业余时间"拾荒",才攒下2000元修理鼻子的钱。两天以后,报纸上也有一条关于美的新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元帅曾多次给部属讲过家乡的一个民间故事。他说:“成都有条坡路,一只狼经常隐蔽在坡路附近。每当一个推平板车的人将车推到半坡时,那只狼就一下子跳出来,照准推车人的腿上咬去。因为是在坡路上,推车人如果一撒把平板车就会滑下去,满车的东西就会摔毁。这时候,推车人放也放不下,跑也跑不掉,  相似文献   

18.
蒋介石问:"你既是黄埔学生、复兴社社员,又在我身边干了这么多年,为何还不是党员?"戴笠:"我以往一心追随校长,不怕衣食有缺、前途无望,入党不入党,决不是学生要注意的事。高官厚禄,非我所求。"  相似文献   

19.
采写“老舍之死”,第一个要找的受访人自然是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絮青。 傅光明:老舍去世前一天,从文联回家以后没跟您说过什么吗? 胡絮青:什么也没说,他自己觉得那500多人没有他,700多人也没有他。全国文联斗田汉、夏衍,也没他,所以他才给文联打电话要去。  相似文献   

20.
<正>1955年9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届二十二次全会通过决议,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出席授衔授勋典礼,为共和国元帅军、官军授衔。在伟大的长征途中,红军两次过昆明,10名元帅中曾有8名在昆明战斗过,并留下了一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