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仪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水利科学家,他为陕西水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李汉祉(1882—1928年),名协,陕西蒲城县富原村人。16岁考取同州府秀才第一名。后在关中书院学习。22岁考入京师大学堂,1909年去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学习。曾考察欧州各国水利事业,深感我国水利落后,决心发展我国水利灌溉。1915年回国任教,培  相似文献   

2.
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朱宗顺蒋梦麟(1886-1964)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于1908年赴美留学,1912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教育,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归国后,他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论文,鼓吹“个性教育”,被西方学者誉为...  相似文献   

3.
吴敏生,1946年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93年获德国亚琛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各高校的业务和管理层中,活跃着一大批留学回国人员,他们是我国高教改革车轮转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清华大学的吴敏生教授曾经留学德国,他对国内的高教改革有一番独到见解。“如今,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科学和教育都被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国民受教育的比例,教育的层次。数量、规模,都标志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教育本身已经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  相似文献   

4.
姚建年     
42岁的姚建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1987年他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1990年、1993年分别获东京大学授予的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在日期间,他被我驻日使馆授予“优秀在日留学人员”称号。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03,(4)
友好的人民、运动与探险、充满阳光的海滩和难忘的时光都是留学南非的最佳原因。在这个被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图图大主教誉为“彩虹国度”的国家,留学生们可以在各个领域得到被全世界认可的学位。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让那些有过留学南非经历的学生们难以忘怀的。  相似文献   

6.
芬兰是北欧一个小国,这儿有1500多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对回国创业是如何看待的?他们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呢?他们的留学效果怎样呢?笔者 2000年 11月经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北欧小国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修,并就上述问题设计了问卷,在芬兰的中国留学生中进行调查。概述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组提供的资料表明,中国留学生团体已经成为芬兰各大学留学生、学位生中的一个重要团体,约有50%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攻读硕士或以上学位。截至2001年底,在芬兰留学的各类中国学生有1500多人。其中在赫尔辛基大学的有200多…  相似文献   

7.
侯德榜,字致本,1890年8月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农民家庭。在福州英华书院念书时,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上海闽皖铁路学堂学习。1913年以10fi功课100O分的特优成绩由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保送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J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化学,1919年获学士学位,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化学工程哲学博士学位。1921年,他任塘沽永利碱厂技师长(相当于总工程师)。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技术被苏尔维集团所垄断,侯德榜在强烈爱国心的驱使下,以求实的科学态度,历尽艰辛,终于揭开了苏尔维法的奥秘。经过反复实践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科学事业需要我们钟建江1993年3月获得日本国立大阪大学的工学博士学位后,我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到华东理工大学。学校对我十分重视,分配给我一套三间住房,晋升我为副教授。1997年初被评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以下是我回国工作以...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04,(6):47-49
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由来:为贯彻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促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发展,切实履行我国在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协议中承担的义务,满足广大留学人员及其他国外和境外学位获得者在国内升学、就业的需要,维护学历学位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为国内招生和用人单位鉴别国(境)外学位证书及高等教育文凭提供咨询意见,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从1991年起对留学回国人员开展了国外学历学位评估服务。在国务院学位办、原国家教委国际司及财务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该项业务于1997年被国家教委确认为我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一张文凭,对现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那么一个闪光的群体,他们没有任何文凭,却靠着自己的自学,成为一代大师. 史学大师陈寅恪,毕生没有获得任何文凭.陈先生被人们尊为"教授之教授",而他本人终其一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抗日战争后期,他侄子陈封雄曾经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先生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陈先生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成为没有文凭的大师.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06,(10)
准备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已在美国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一直都有两种困扰。一是担心留学的经费,二是担心自己拿不到学位(尤其是美国的博士学位)。最近,我有幸结识了美籍华人遗传学专家黎鸿飞先生。他曾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也在美国的大学中从事过教育工作,而且对美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与模式等等有关教育问题颇有研究,见解独到。为了解决一直困扰中国留学生的上述两大问题,我就此请教了黎先生。黎先生从经验出发,从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入手,谈出了任何介绍美国的书籍都不曾涉及  相似文献   

12.
准备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已在美国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一直都有两种困扰。一是担心留学的经费,二是担心自己拿不到学位(尤其是美国的博士学位)。最近,我有幸结识了美籍华人遗传学专家黎鸿飞先生。他曾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也在美国的大学中从事过教育工作,而且对美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与模式等等有关教育问题颇有研究,见解独到。为了解决一直困扰中国留学生的上述两大问题,我就此请教了黎先生。黎先生从经验出发,从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入手,谈出了任何介绍美国的书籍都不曾涉及的两个秘密。  相似文献   

13.
《世界教育信息》2006,(3):32-32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2005年12月29日在第八届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上说,2005年中国留学市场呈现两大特点,即理性留学趋势明显和留学中介功能弱化。理性留学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府加强对留学的宏观指导,包括留学政策更加明朗,留学预警报道更体现以人为本,教育部对留学服务中介加强管理并加大支持。2.“低龄”留学生减少,留学生结构发生变化。出国读研究生的人数明显上升,约占留学生总人数的50%;2005年回国办理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生中60%是研究生。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更多的人选择本科毕业后再出国深造。3.留学目的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14.
勇于承担才能实现超越——访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馆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百多年来,经过几代北大图书馆人的辛勤努力,北京大学图书馆形成了宏大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到2007年为止,拥有藏书600余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中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近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在大量地引进国内外数字资源,其中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已达到数十万种。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2014,(24):1-1
正1847年1月4日,三个珠海青年在广州黄埔登上同孚洋行的"亨特利思"号商船,前往美国求学。其中一个8年后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美国系统接受近代西方新式教育并获得正式学位的东方人,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容闳,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之先河,发起促成的幼童赴美留学运动,一生映照了近代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备的办学主张和办学理论。在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及隶属于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堂和武备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汪荣宝是新史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发表了《史学概论》,对史学的性质、定义、特点和方法进行了阐释。此外,他还运用新的史学理念和史料来进行史学研究,发表史传文章;任教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期间,编写了清史讲义。他的著述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关怀,显示出扎实的旧学功底和以史为鉴的治学旨趣。他的史学活动及成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新史学"阶段中国史学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03,(3)
由于各国教育制度、学位授予办法及学位名称不尽相同,国内众多用人单位对外国教育及学位制度缺乏了解,难以确认外国教育机构颁发证书的真伪和层次,致使一些留学回国人员迟迟不能落实工作单位或者虽已就职,但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方面遇到问题。伴随着高学历、高学位人才越来越走俏,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伪造国内外学位、学历证书的现象。为贯彻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切实履行我国在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协议中承担的义务,满足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及其他外国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教育界权威人士指出,有些留学回国人员获得的国外学历不能被国内认可。这些洋文凭中有4种证书不在学历评估认证之例,也就是说这4种证书不被国内认可。它们是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任何形式的联合办学所颁发的证书;函授取得的国外学历。据了解,目前我国在对国外学历进行评估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国内外学校或机构是否被所在国政府或权威机构认可,二是看国外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国内是否认可,三是看国外所获学历、学位,在所在国属…  相似文献   

20.
宗荷 《海外求学》2003,(24):10-12
“留学预警”,“学历学位互认”、“托福遇冷”、“优化留学”……一系列源自新现象、新政策、新思路的“关键词”.构成了2003年留学领域的主调,在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是激烈的争论、深刻的反思、务实的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