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I0004-I0004
美国莱斯大学科学家近日研制出一种微型的“电子高速公路”——“量子自旋霍尔拓扑绝缘体”。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微型设备将来可用于制造量子计算机所需的量子比特,这一研究成果将大大促进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在这之前,中国科技大学的量子实验室成功研发出半导体量子芯片和量子存储技术,宣告了我国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美国谷歌公司则宣称,有望在2017年底前建成一台完全可超越目前全球最好的超级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说,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这两项量子领域的前沿项目正在"比翼齐飞";中、美两个在量子领域研究中领先的国家也在开展一番"较量"。  相似文献   

3.
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机最基本的信息单元,不同于电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单元比特只能是0或1,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所以其计算性能更强大,而且增加量子比特数可使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呈指数级提升。目前,世界各地的科研团队正各出奇招研制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计算作为最有希望实现可拓展量子计算的候选者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同步增加所集成的量子比特数目及提升超导量子比特性能,从而能够高精度操控更多的量子比特,实现对特定问题处理速度上的指数加速,并最终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相似文献   

4.
房琳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I0009-I0009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同一个实验室的两个研究团队,同时找到了发挥量子计算机超级计算能力的直接解决方案。两团队分别创造出两种量子比特(建造量子计算机的基石),每种量子比特处理数据的精确率都能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5.
海外传真     
正量子系统创51个量子比特新纪录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近日召开的莫斯科国际量子技术大会上宣布,他们已经制造出迄今为止最强量子系统,它拥有51个量子比特,能模拟一种化学反应,研究原子间相互作用。此前,谷歌公司在4月曾强势宣布,将在今年底打造出49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谷歌正在研制的49个量子比特量子系  相似文献   

6.
华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120-120
本文简要介绍了量子计算机发展背景、量子信息的载体一量子比特并简要介绍了影响量子比特制备中可能会影响到的因素,并提出了将屏蔽效应考虑进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向一家量子计算机公司采购的D-Wave Two量子计算机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商业量子计算机,比普通的计算机速度快了大约3600倍,采用量子比特进行计算和解决一些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23,(6):72-73
<正>光量子计算机——“天工量子大脑”近日,1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天工量子大脑”正式发布。它可以解决最高超过100个变量的数学问题,并实现上百规模光量子之间的“全连接”控制,具备完整的可编程能力,极大降低实际问题的建模复杂度。产品的平均求解结果优于经典算法120%,计算复杂度越高,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23,(3):68-69
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天算1号”是国内首台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研发人员通过模块集成,对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的离子阱、工作环境、光学、测控进行模块化研制,初步实现了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工程雏形。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的实现,为下一步运行通用算法,标定“量子体积”等性能参数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量子计算机以量子比特存储信息,采用量子并行算法进行运算。因此量子计算机具备超强的运算能力。现行的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主要是基于大数因子分解的复杂性,但是量子计算机可凭借其极强的运算能力破解RSA公钥密码体制。同样是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量子保密通信则可以保证密钥的安全性,成为一种安全的保密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11.
量子计算机与量子保密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凯 《大众科技》2007,(11):67-68,79
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量子计算机以量子比特存储信息,采用量子并行算法进行运算.因此量子计算机具备超强的运算能力.现行的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主要是基于大数因子分解的复杂性,但是量子计算机可凭借其极强的运算能力破解RSA公钥密码体制.同样是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量子保密通信则可以保证密钥的安全性,成为一种安全的保密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人眼可见的物体置于量子状态,让它处于动和不动的叠加状态。实验表明,量子力学的原理不但适用于原子,还可用于日常所见物体。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结果对物理学的发展和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门隐形传态     
一些量子算法,如量子质因数分解算法,量子搜索算法已经为量子计算机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是实际的实现仍然要在考虑使用最少的资源的前提下,克服诸多的物理系统上的缺陷。尽管很多不同物理平台上实现量子计算机方案被提出,但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我们分析并推导了利用量子隐态传输的技术实现门隐态传输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量子计算中所需要的资源也有更好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14.
正蓝海,原意是指未知的市场空间,引申为科学的新兴领域。量子计算机,就是一片神秘的"蓝海"。它是笼罩在经典物理学天空上的一朵乌云,却催开了现代物理学的畅想之花;它是物理学概念中的最小单位,却成就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它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还有些不可理喻,却吸引了无数科学家为之痴迷。据报道,2021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研制出62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宣告全球最大量子比特数的超导量子体系诞生。在此之前,该团队研制的"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比现有最强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100亿倍。由于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算力和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的巨大作用,量子计算机成为各国争相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5月3日,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在上海宣布,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危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教授王浩华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当前,量子计算机的概念十分火热。无数好莱坞大片、科幻小说都提到了这项"酷炫到爆炸"的科技。鉴于其强大功能,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也成为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单个电子获取了新类型的量子比特,使未来数据处理可包括比“0”和“1”更多的基础要素。此外,以前量子比特仅能存在于较大的真空腔中,而新量子比特可在半导体中生成出来。这代表了量子计算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的进展。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18-I0019
尽管氮晶格空位中心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量子比特,过去10年来一直被广泛研究,但要用工业或生长的方法造出所需钻石却是极大的挑战。艾维萨洛姆表示,与传统技术不同,他们研发的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在半导体内控制单个量子比特的全光策略,其“消除了对微波电路或电子网络的需求,仅仅用光和光子就可以做一切事情”。作为一种全光学方法,新技术也有潜力进行升级,控制更多量子比特。另外,新方法的用途更加广泛,也可以用于探索其他物质内的量子系统,否则,这些物质很难被用来做量子设备。基于电子自旋学的温度计  相似文献   

18.
量子计算机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并首次证明这类装置明显快于常规计算机的运算潜力。量子计算机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大突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是以晶体管的“开”和“关”状态来表示二进制的0和1。以原子或分子为基本结构的量子计算机存储信息则基于量子位。也就是说,利用粒子的向上和向下自旋来分别代表0和1。它不像常规计算机那样按顺序把所有数值相加,而是同时完成所有数值的加法,同时进行几十亿次运算。常规计算机循环运算,而量子计算机一把就成。测试函数周期结果发现,量子计算机只需一步就解决任何一个例题,而常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     
《发明与革新》2013,(6):2-2
量子比特纠缠科学家们一直通过捕获离子和原子等其他系统来实现量子比特在远距离的纠缠,而现在钻石也成为他们的首选对象。荷兰与加拿大的科学家已经让两块相距3米远的钻石内的信息发生纠缠。这样,测量一个量子比特的状态立刻会让另一个量子比特的状态固定下来,为实现远距离量子信息交换奠定了基础,或者说,未来的量子互联网将有望由钻石晶体构成。机器苍蝇苍蝇实际上是世界顶尖飞行高手,但科学家并不清楚其中的奥妙,其高超的飞行技艺也一直难以在实验室中复制。5月2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历时十多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机器苍蝇。其推进、驱动、制造方法以及电源供应均以非传统的方式进行,而机器苍蝇也将广泛用于环境监测、搜救以及农业生产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在美国物理学会的年度大会展示了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采用RezQu架构制成的量子电路组成的芯片,该架构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科学家表示,未来可使用这种架构研制出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依靠量子机制内在的不确定性来处理信息,其信息处理速度远远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