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教育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所具有的激励作用,给当前的教育以很大的启示: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心理效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对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进行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的心理关注程度越高,收到的教育效果就越好。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和运用心理效应,从而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也谈几种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3.
吴夕梅 《文教资料》2010,(30):153-154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恰当地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南风效应等来转化学困生。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最主要就是要协调好师生关系.然而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不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进而使学生与教师的对抗情绪加深,影响教育效果.反之,班主任根据学生心理变化,有效地运用心理效应,则能使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景之下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因而对班主任来说,在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心理效应,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心理效应的消极影响,无疑会使班级的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顾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班级管理中常见的几种心理效应及其运用策略,与各位共享.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恰当运用教育心理效应,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教育心理效应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巧用贴标签效应、森林效应、门槛效应、皮球效应、鲶鱼效应,走进学生心灵,讲究教育艺术。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在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作为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运用好心理效应,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以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0.
朱淑军 《教书育人》2012,(34):66-67
为什么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只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一秘密武器,就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在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期望效应——世无朽木不可雕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  相似文献   

11.
王红飞 《江西教育》2009,(10):38-39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最主要就是要协调好师生关系。然而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不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进而使学生与教师的对抗情绪加深,影响教育效果。反之,班主任根据学生心理变化,有效地运用心理效应,则能使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得相当广泛而又十分实用的科学.若能将心理学的知识,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既有利于教育学生,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近年来,我将多种心理效应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就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就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运用心理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心理效应,就要做到:谙熟有关心理效应的内容、成因及产生的机理,增强运用和预防的自觉性,创设引起教育者期望的心理效应产生的情景,指导教育对象运用积极的心理效应,从教育对象消极的心理效应中反思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心理效应善于扬长避短,辩证运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的榜样效应是在群体中产生的,以群体心理效应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效应.在学生群体中,学生们为了实现某些共同目标,相互之间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榜样效应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会有很大影响的一种心理效应.而且这些影响是全方位的,有一定持久性的,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意义的影响.实际上,在目前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榜样效应的痕迹是一直存在的,并且一直发挥着作用,但是榜样效应的这些作用和效果,并未被主动控制和运用,都是不被注意且不受控制的在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各个领域,如何更好的运用榜样效应是摆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前得一道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活跃,有的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感到比较困难,但是运用心理效应管理班级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一、运用心理效应要"因人而异"(一)对优秀生要克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也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它是指人们由个体的某种特征得出整体印象,并以此推断  相似文献   

16.
运用“心理位置互换”的思考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武兴元我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运用“心理位置互换”的思考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心理位署互换”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O指的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那...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得相当广泛而又十分实用的科学,也是很好的教育工具。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起到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通过“视网膜效应”,凸显教师的人格魅力“视网膜效应”就是当我们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注意到别人跟自己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比如,怀孕的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近视眼者最容易发现戴眼镜的。成语“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18.
心理效应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常识,定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对学生寄予期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并说这名单上的学  相似文献   

19.
心理效应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其在教学与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远意义.心理效应能提供给教师更宽泛的管理学生的思路和手段,也能帮助教师达成教育教学与管理目标.教师要运用心理效应进行教学与管理,就需了解心理效应的内涵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效应的实施策略及运用原则,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将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管理充分渗透、融合并深入研究探索,不断提升教学与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20.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有的一些特殊的反映效果。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