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记事开始,我家就住在洱海东岸的挖色村,出门便是碧蓝蓝的洱海. 记得孩提时代,我差不多每天都在洱海里游泳、捕鱼,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那时候洱海里鱼很多,一张大网撒下去,捕获两三千斤是常事,最多的一网可捕获一万多斤,而我,作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只要到海边或家门口的小河,捉上一两个小时,也能够捉到几斤鱼,然后回家美美地吃上一顿.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鱼鹰在洱海区域的养殖历史悠久,这不仅可以从考古出土的历史文物中得到证明,还可以从现存鱼鹰所具备的训练素质和捕鱼技能得到实证。1964年祥云大波那发掘的战国铜棺两横壁上有鱼鹰纹饰图案;1980年,剑川沙溪鳌凤山头发现了约战国时期的几百座古墓葬群,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勒头发的箍,上面作一列11只水老鸦(鱼鹰),嘴如钩,短尾张翅,头侧皆有一只弯曲的鱼鳅(或鱼);祥云红土坡出土了两件西汉时期的鱼鹰杖首,大理市海东汉墓中也出土了一件鱼鹰杖首,说明远在战国时期,洱海区域的人们就把鱼鹰作为一种文化在生活中反映。  相似文献   

3.
一、村落概况   挖色位于洱海东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东有三峰山、东北有凤尾箐与宾川县鸡足山镇毗邻;南面有旗鼓山、西南有玉案山与海东镇接壤;北面有大官山,东北有大坪山与双廊镇为邻;西临洱海与大理市境相连.……  相似文献   

4.
1 仍记得,第一次见洱海. 那是上初一那年的春天,班主任罗老师带我们去洱海坐游船.这是老师在上学期末就答应好的.学校里有组织春游的传统,以各班为单位组织,时间以一日为限.大约是在第一学期期末之前,罗老师告诉大家说,好好学,好好考,等下学期开学,我们去春游,去洱海坐游船.那时候,县一中的好多新班级的春游都是去洱海坐游船.在我们民族班,所有的同学都是从各乡镇来的,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还不曾见过洱海.  相似文献   

5.
点苍山杂记     
朦胧点苍   远眺苍山,十九座雪峰屏立洱海西岸.晴天,晴峰裸雪,雪青映翠,点苍百里灵秀;雨天,烟雨弥漫,雪霾交错,千山云腾雾飞;初霁,云蒸霞蔚,层林翠帘,风咏青山秀水.看近山,山若水洗石砚;望远峰,岭似水洇烟霞.隔海相望,苍山偎着洱海,洱海恋着苍山,好一幅大写意巨卷&;lt;苍山雪雨晴霁&;gt;水墨画!   ……  相似文献   

6.
《大理文化》2010,(9):113-116
"苍山含笑迎宾客,洱海飞帆壮画图",这是著名诗人邓拓先生在半个世纪之前吟咏苍山洱海的诗句,如今它却成了新世纪洱海之民以"赏风花雪月,品洱海渔歌"为主题的洱海"开海节"的壮观景象最真实的写照。与此同时,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旅游度假区等单位承办的大理国际影会开幕式从2009年起连续  相似文献   

7.
滇西大理,背靠画屏一样展开、绵延40多公里的点苍山.苍山十九峰,峰峰林壑优美、云雾缭绕.围绕着这些仙气十足的山峰和云雾,产生了不少流传于白族民间的神话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初冬岁末,飘拂于玉局峰上的"望夫云";夏秋之际,系于点苍山腰的"玉带云".而大理的东面,是形如耳状的高原淡水湖--洱海.300里洱海碧波粼粼、白帆点点、鸥鸟翔集.隆冬时节,点苍山上的积雪与洱海相映,形成"银苍玉洱"的壮丽景色.洱海中尚有"三岛"、"四洲"、"五湖"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8.
小树林     
小树林是洱海南岸、洱海公园旁的一片柳树林.小树林内一半是浅滩、一半是草地.浅滩在阳光下,草地在柳树下.这里春天一片嫩绿,夏天一片墨绿,再加上柔柔的草地和幽幽的洱海,风景这边独好.当然,这里最有吸引力的时光,要数炎炎的夏日.  相似文献   

9.
寅公 《大理文化》2005,(4):37-38
云南大理一直是我心中神往的地方--从著名的<五朵金花>到金庸的<天龙八部>,大理在我心目中就是用苍山、洱海、山茶花包装起来的蝴蝶之乡.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从丽江来到了大理,远远看见了暮色中屹立的苍山,而名扬天下的洱海在落霞中泛着金光,古城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洱海水草丰茂,鱼跃鸟欢,风光秀丽,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湖水澄碧如玉,清澈透明,自古就以"玉洱"名闻天下.   80年代,人们对洱海进行了一系列的不合理开发,如引进外来鱼种,建电站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和滩地建鱼塘养鱼,山地、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和工业污染等,导致洱海生态逐步变化,1996年秋季蓝藻暴发.……  相似文献   

11.
洱海行吟     
杨丽 《大理文化》2021,(2):76-78
第一次见到洱海,是在三十多年前,刚刚小学三年级的我跟着爸爸来到下关登上团山公园,当广阔的洱海呈现在我的眼前,一泓碧波万顷的水域映入我的眼帘,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我被洱海深邃的蓝、纯粹的美所吸引、所震撼!这是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么远的远方,第一次感受宽阔博大的含义.后来我来到洱海边工作、生活,对洱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洱海的东南西北岸边,历史上曾建有四座颇负盛名的楼阁,即天镜阁、珠海阁、浩然阁、水月阁,四周遥相呼应,构成环洱海一组完整的美景,被誉为"洱海四大名阁".这四阁各具特色、造型优美,均面对烟波浩淼的洱海,一年四季,帆樯浩渺,渔樵掩映,占尽无限风光,加之每一阁都有动听的历史掌故和优美的民间传说,惹得历代骚人墨客选胜登临,即景吟哦,题咏点染,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赋、楹联;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更使四阁添色生辉,成为大理环洱海游览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3.
双廊是一个渔港小镇.但在大理洱海周围,它却是最为秀美的,于是它又有"洱海风光第一乡"之誉. 双廊在洱海东北岸的洱源县境内,背倚连绵起伏的山岭,面对一碧万顷的洱海,洱海在这里形成两个弓形的海湾,双廊即是两道海湾之间的走廊.天生营和红山半岛则如仙人的两只大足,斜斜地插入洱海中,天生营对面百米左右的浅海处,有一个状如梭子般的小岛,当地人叫它"金梭岛".  相似文献   

14.
一、从地理气候环境看白族早熟的农耕文化的封闭保守性   白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洱海区域的民族.西汉时期,此地已纳入汉朝的版图,设为郡县.20世纪70年代,在下关大展屯汉墓出土的陶坊水田模型、铜铸摇钱树等文物有力地说明,当时洱海地区,已经是农耕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漫步苍洱间     
张应军 《大理文化》2021,(11):84-87
在大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大理唤起了无数人的乡愁,是许多人的梦想、诗和远方. 漫步苍洱间,大理随处皆风景.行走在洱海生态廊道,左边是苍山,右边是洱海.雄奇的苍山十九峰雁翅罗列,白云绕山;十八溪琴键般依次排开,流水潺潺,温润美丽的洱海碧波千顷,气象万千.绵延数十公里的生态廊道,像一条珠链,将苍洱风景有序贯穿起来,实现了苍洱间自然美景与人文内涵的有机统一和大集合.  相似文献   

16.
<正>风情万种的洱海,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迷人的。譬如在漫天霞光辉映下,身着艳丽红妆的洱海,又是一番风情迥异的俏丽模样。见惯了玉洱银苍的景致,看惯了碧波万顷的秀色,洱海的那份翠绿早已烙印在记忆的深处。所以,当熟悉的洱海以另一种姿态、另一种色彩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被她的惊艳震撼  相似文献   

17.
洱海之恋     
百川 《大理文化》2011,(10):54-55
风花雪月,浪漫大理;苍洱山水,人文大理;洱海之恋,自在大理。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这是我看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在建党90周年期间建成开放,为大理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又是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的  相似文献   

18.
正山脉连在一起,人类叫他父亲;海洋连在一起,人类叫她母亲。苍山是大理儿女的父亲;洱海是大理儿女的母亲,苍山洱海,一对诗意的恋人。——题记一在红土高原这个广袤的舞台上点苍山是一个英俊潇洒的伟男子玉洱海是一个婀娜多姿的好女子他们从亘古的苍茫走来青梅竹马是苍山洱海爱情地久天长的秘密忠贞不二的厮守孕育出大理儿女勤劳善良的  相似文献   

19.
一苇 《大理文化》2010,(2):109-110
绚丽舞台,精彩纷呈;光怪陆离,人间仙境;舞姿曼妙,歌声婉约,余音绕梁,歌声飞越千山万壑,飘落月朗风清的盈盈洱海,掠过瑞雪皑皑的苍山十九峰,令苍山含笑、洱海扬波。每至华灯初上,大型歌舞  相似文献   

20.
古代洱海周围是云南最早出现定居农耕部落的地区,至今还留下一些有关农耕的白语地名.探究一下被喻为"活化石"的地名,可以发现先民们留下的信息,证明洱海周嗣早就有农耕部落,他们创造了洱海地区的农耕文明.这能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了解白族先民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