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在其《师说》一文中写下的至理名言,是对教师职责的高度概括。振兴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由于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知识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因此,一个称职、优秀的教师,要不断修身养德,自我完善,在师德上“孜孜以求之”。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必须志存高远,敬业乐教。作为一名教师,尤其在职业学校执教授课的教师,更应该无怨无悔地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远大志向。有了这个志向,方能淡泊名利,敬业乐教。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文勋,之所以辛勤从教40年…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幸福由心不由境。作为既要言传又要身教的老师,应该在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等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为学生的人生注入正能量。如何获得职业幸福呢?我觉得可以从敬业、精业、乐业这三个方面着手。敬业———追求幸福的起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岗敬业"的要求,这也是实现教书育人理想的基础和保障。"不论我们所做的是什么,主要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感情去做",这是西班牙作家左林的名言。就教师而言,"带着一种强烈的感情"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敬业。霍懋征老师曾经说过:"把教育看成是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要有献身于这个事业的决心。"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  相似文献   

3.
赵百昌 《考试周刊》2013,(43):23-24
<正>素养包括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能力结构。教师要顺利完成教育重任,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一、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的活动中。1.热爱教育事业。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应该无怨无悔,热爱她,忠于她,唯有如此,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做教育工作就应该敬业乐业,我们应领悟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安贫乐道,苦中求乐,以苦为乐,成为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是学校培养合格职业化人才的前提。一、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三个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职校教师必须首先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全新的学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职业型向敬业型转变。职校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教育是一项事业,而不是一种职业,要无限热爱教育工作,忠诚教育事业,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其次要…  相似文献   

5.
刘善刚 《中国教师》2008,(16):44-45
<正>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没有强烈的情感,他就不会具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热热烈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之上"。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驱动和调节功能。同时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也决定了情感在教育中有明显的作用,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学生。这就决定了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感情因素的运用,而体育这种技能性强的教育,尤其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肩负着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播、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胸中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有火种。”这句话道出了教师职业的特殊与神圣,要胜任这个职业,就必须具备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敬业、好学、爱生则是高尚师德的三大支柱。敬业——师德修养的关键敬业精神是教师自觉承担社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师义务的体现。具有这种精神,教师就能把教育这种平凡而又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又充满趣味的工作来对待,摒弃庸俗的价值观,摆脱世俗的偏见,理解种种不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  相似文献   

7.
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征及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它既是每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或教学活动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是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和殷切希望。社会主义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以敬业乐教、勤业精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主要内容。敬业乐教。“敬业”是教师对其职业的态度和情感。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崇敬和虔诚的态度,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热情。“乐教”就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而高尚的师德正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要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敬业爱生。敬业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我们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平凡,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敬业乐业精神。敬业乐业精神是教师履行职责、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它促使教师不是仅仅把教育工作视为一般赚工资、谋生存的职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它要求教师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做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只有具有了敬业的精神,才会有乐业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质,而在教师的素质中,思想品德则是灵魂。那么,当今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素质呢?1.要有爱岗敬业的“师业”爱岗敬业是做教师的前提,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这个“业”、教学这个“岗”。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以为业的意识,那是不可思议的。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教书育人的信念。2.要有爱生如子的“师魂”热爱学生,这是师德的核心。从一定程度上讲,…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教师的劳动,在清苦中有崇高,在平凡中有伟大。的确如此,因为——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选择了奉献。一位教育家如是说“:想发财、想升官,请你远离教育。”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一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抹去的是功利;三尺讲台,播撒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桃李。从事教师职业,就不能斤斤于个人名利得失,而必须具有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决心和勇气。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选择了终身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是的,要想水清如…  相似文献   

12.
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在你选择了这个职业的同时,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高尚和付出,因为这项事业的对象是人,也就注定了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教育事业是“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而教师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有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徐洋 《教育论坛》2006,(1):19-20
任何一种职业都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不但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而且要真诚地爱学生,这是崇高师德的体现。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  相似文献   

14.
提高师德修养是我国教育战线的一项系统性工作,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把自己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感情以及有关的行为习惯等融入了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是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而要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又离不开师德建设的四种意识: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勤业意识。现结合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表现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付飞 《教书育人》2007,(8):38-39
一、对教育要有热情 热情是一种热烈、专一的情感.教师只有对教育怀有热情,才会有为教育倾尽心智和才力的自觉性和动力.教师只有对教育有热情,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视教育如生命,视学校如家庭,视学生如弟妹(子女),才能"朝夕虑其事,日夜经其务".教师对教育有热情就是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为之奋斗的事业.现实中很多教师之所以平庸就在于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职业与事业是有严格区分的.  相似文献   

16.
狄永伟 《考试周刊》2010,(15):218-219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的未来。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之前,首先应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丰富知识的人。徐特立说:“一个好的老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相结合的人。”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身首先是做人的模范。育人者先育己,育己者重育德。我们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最起码要有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教育的爱心——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不可或缺的师德精神。  相似文献   

17.
“对教师这个职业来说,现在真是个糟糕的时刻”,美国学校与教师心理研究中心主任ScottSolberg这样调侃,“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并理解这样的现状:大多数教师只是把自己的工作看做一种职业,而非事业。所以,我们向教师提供怎样的职业培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一为切实办好高师,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曾明确地指出:“加强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内容。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教育事业的一代师资。师范学校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把热爱教育事业和师德教育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始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立志把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是按照这个精神,各高师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了“学师、爱师、从师”的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19.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把教师比作“园丁”,精心耕耘,桃李芬芳;把教师比作“春蚕”.吐尽最后一根丝,默默地无私奉献。教师工作是一项光荣、伟大的职业。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对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荣誉感.有的甚至消极怠工,责任感大大削弱,使党的教育事业蒙受损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故今天我们呼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有强烈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从职业的特殊性来看…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双手托起新生太阳的人”,通俗地说教师就是教人的“导师”。尤其要想当好一名小学教师是不容易的,特别是高科技的现代社会,教师要担当“教育者”、“领导者”“心理医生”、“榜样”、“研究者”,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形象,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交往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现代教师敬业乐业、勤学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和积极参与精神.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九年,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