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回应     
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走在山中。小男孩不小心跌倒了,伤着了自己,他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哇……喔。"令他吃惊的是,他听到了一个声音从山中的某处传出来,重复他的声音"哇……喔"。  相似文献   

2.
父母的"发现"成就了郭敬明。做善于"发现"的父母,成就"金子"孩子。一个温暖的午后,一位少年正上英语课,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在他的身上,昏昏欲睡的感觉涌上他的心头……百无聊赖的他,无意识地在英语练习本上,随手写下"樱空释"三个字。接着,他随手在本子上写下一个故事梗概。下课的铃声响了,他合起练习本,站了起  相似文献   

3.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杜鲁门的母亲,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道:"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有什么想法?"总统母亲平静地回答:"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这位记者惊呆了,因为他想不到杜鲁门总统的母亲会这么说,从中他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博大胸  相似文献   

4.
在孩子需要学招式的时候,我们给他讲道理太多,结果他"烦"了;需要具体描述事实的时候,我们说的话太大,结果他"懵"了;在本该庄重虔诚的场合我们又虚又秀,结果他"浮"了。一个不能说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语言的孩子已经误入歧途,他的思想在这条不"自然"的道路上僵化了。这种"思想的早熟"是一个民族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神秘任务社》系列讲述了王小萌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他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符号。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符号来自于一个叫作"神秘任务社"的组织。为了能加入"神秘任务社",他惊险万分地完成了四个任务。等王小萌如愿以偿成为"神秘任务社"的一员时,他才发现,"神秘任务社"在一个未知的世界。经历了银牙泥鳅河、黑暗森林、风筝比赛等难关之后,他懂得了勇气的可贵,智慧和恒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对爱的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佚名 《高中生》2013,(22):54
我有一天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一个过路的年轻人正推搡着他。他倒退了几步,撞在旁边一座电话亭上,然后摔倒在马路上。"你没事吧?"我走过去问他。他撑着地,站了起来,说了声":没事。""他为啥推你?""他以为我向他要钱。"他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  相似文献   

7.
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提出了一种称之为"他者"的伦理学,他认为真正的主体性在于为他人担责。由此观照学校管理文化生态,我们让每一个校长都以"重要他人"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面前,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第二我",让整个学校的教育秩序统一在"我"作为"他者之他者"的文化生态中,由此确立教育存在的伦理主体。  相似文献   

8.
他,真有趣     
他,是我异性朋友里关系最"铁"的一个。(起笔简洁,强调了一个"铁"字)"嗯,长得很清秀。"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确实,他的五官十分精致,居然可以用"漂亮"来形容。"嗯,走路很个性。"这是他给我的第二印象。他走起路来,回头率总能超过99%,你见过一个男生走路"婀娜多  相似文献   

9.
他从一个"数学状元",到走进大户室,从一个"百万富翁"到"一贫如洗",在充满血腥味的股海里,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他走向成功的心历路程,令人难忘而又震撼……采用"麻雀啄食"的策略和娴熟的超短线技艺,在漫漫熊途的行情中屡创佳绩。  相似文献   

10.
戚伟  黄春 《教育》2011,(33):56
从前有个画家,不慎在宣纸上滴了一个黑点,他一怒之下,抓起宣纸揉成一团,甩进了废纸篓。在他认为,纸架上宣纸多的是,不在这一张两张,且不谈他对纸的不珍惜,单从"上火"的心境看,他根本画不好画,蠢才一个。也有个画家,作画前不慎在宣纸上滴上一个"黑点",这黑点破坏了他原  相似文献   

11.
曾经读到过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在"9.11"事件中,一位商业巨富被困于世贸中心大厦中。富翁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受到威胁。富翁料定自己很快就要死了,他拨通了最后一个电话。电话接通后,富翁只来得及说了一句话,随即就在灾难中丧生了。他的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他的母亲,他说的人生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  相似文献   

12.
一个半朋友     
邓皓 《高中生》2008,(5):29-29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上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一个半朋  相似文献   

13.
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颁奖盛典,于2007年7月21日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举行。被誉为"万人中学"的李一飞,作为惟一的教育界人士跻身22位"感动内蒙古人物"之列。评审委员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浇灌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人才苗圃。"——"他用七年的时间,把集宁一中打造成了自治区基础教育的名校。七年来,他没有一个休息日,没度过一个假期。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案例最近有一个身影总出现在我的视线中,而且总是在群体中恰到好处及时出现的"出头鸟"。这个人在之前的一学期多,总习惯趴在桌子上,懒洋洋的样子。班级的集体活动他老慢半拍,好像很多事情都与他挂不上关系似的。跟他讲话,他也很少回应。后来我几乎放弃了他。奇迹般的变化源于那次"优点轰炸"。在《奏响自信之歌》那堂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叫"优点轰炸"。在随机提问中,他对自己的优点居然答不出一个来。于是,我把它  相似文献   

15.
播报     
《高中生》2008,(19):49-49
被保送清华的"牛人王"在贵阳一中有一个被同学们称为"牛人王的学生,他叫王力乐,他是贵阳一中的名人。初中时,他就在家里配置了一个化学实验室,配备了学习中常见的20多种化学药品和  相似文献   

16.
唯美     
我不太喜欢别人说我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因为,在一般人对"唯美"的解释里,通常会带有一种逃避的意味。好像是如果有一个人常常只凭幻想来创作,或者他创作的东西与现实太不相合,我们在要原谅他的时候,就会替他找一些借口,譬如说他是个"唯美主义者"等等。  相似文献   

17.
交友之道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8.
"韩包子"是五·五班里的一个"坏小子"。上课时,他喜欢在同学起来回答老师问题时,偷偷把椅子移开,害得同学的屁股被摔得火辣辣地痛;下课了,他又喜欢在黑板上乱七八糟地涂鸦……反正,调皮捣蛋的事,他没少做。"韩包子"真是一个让老师、同学头痛的"坏小子"。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受到人们的推崇。卡夫卡在当代中国具有广泛的读者和深远的影响,不少中国作家常常将卡夫卡认作"知音"。先锋作家由"先锋"写作向平实"叙事"的转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戴着一副小眼镜,背着书包晃晃荡荡东张西望地走来了。由于他整天迷迷糊糊、丢三落四的,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小迷糊"。从他的绰号中就知道在他身上闹了不少笑话。瞧,他来了。今天,他又忘了带语文课本。妈妈给他送来了,放到门口的值班室。老师让他到值班室去拿。老师还没有说完,只听他大喊一声:"好。"就像风一般地冲了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