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筱红 《新闻窗》2011,(4):74-75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简称,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相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感强,让人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是现场报道的优势。什么题材适合做现场报道?身为广播新闻记者,对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报道者(记者、主持人)在新闻现场利用实况音响包括伴随事物发生的音响、环境音响、访问音响以及报道者的现场解说、述评组合而成的报道形式。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广播特有的一种体裁,它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的一  相似文献   

3.
曹春天 《青年记者》2009,(24):79-80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简称,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相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感强,让人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是现场报道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侯艳 《中国广播》2007,(1):44-45
现在直播节目成为广播节目的常态,记者现场报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比重越来越大,现场报道成为广播记者的基本功。“各位听众,我是记者XX(某人),我正在XX(某地)为您报道……”这样一句典型的现场报道开场白意味着记者要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满足听众同步、现场了解新闻事件的需求。所谓现场报道,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它要求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边看、边听、边说、边录,是最能体现广播记者特点和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海 《新闻传播》2005,(5):68-68
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受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它是最富广播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的口头播报等;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现场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的见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相似文献   

6.
广播记者现场口述的误区□梁一高在我国广播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广播记者,直接在新闻现场向听众报道新闻。这就是将现场音响和现场口述融为一体的广播现场报道。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在广播现场报道的声音符号中,记者的现场口述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弥补广播听而不见、有声...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里,现场报道是录音报道的一种形式,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解说,一边录音而成的一种报道形式。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所作的现场观察、现场解说、现场录音,便是这种报道形式区别于其它录音报道形式的根本点,也是这种报道形式的根本特点。因此,对广播记者,要求高,难度大,就是对那些资深的“老广播”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的“看家本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近两年来,我在采访中,对现场报道进行了一些尝试,想针对现场报道的现场看、说、录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点粗…  相似文献   

8.
王旭 《记者摇篮》2009,(9):77-77
广播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对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来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广播现场报道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强烈的现场感,可以满足听众既获知信息、又获得某种真切的现场感受的需求。要做好广播现场报道,必须要做到:  相似文献   

9.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听众口头报道(也可以配置音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具有自身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最能体现广播特点、最能发挥广播优势的现场报道,以其直击性、生动性和权威性越来越受到听众的欢迎。本文从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题材、记者素质、现场报道注意点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前广播新闻如何能更好地实现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0.
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顾名思义,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深入到所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边观察采访,边描述解说,边录音的新闻广播形式,它具有迅速及时、现场感强、内容精练、结构单纯等特点,用以报道预知的、空间跨度小、有强烈音响的新闻事件。“现场”是最基本的特征,现场观察、现场述说、现场采录是构成这种报道形式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叫“现场报道”。有的记者在现场录了实况音响,回到编辑部再录下自己的解说,然后复制合成,这不能冠以“现场报道”之名,只能叫做“录音报道”。还有的记者远离新闻事件现场,把写好的稿子对着话筒念一遍,传回编辑部,这更不能称为“现场报道”,只能说是某某记者的报道而已。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场报道,是广播、电视记者的一种报道方式。广播里的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述说,一边采录的一种报道方式。现场报道,集采、播、录、编(剪辑)于一身,是各种"带响"的广播形式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它不仅对报道的客体——客观事物,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同时,对报道的主体——广播记者,也提出许多的要求。换句话说,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搞出成功的现场报道。一般地说,为了  相似文献   

12.
在特殊新闻现场中,广播是灵活快捷的新闻媒体,有着其他新闻媒体难以替代的优势.特殊新闻现场报道,是指报道者(记者、主持人)在特殊新闻现场(一般指灾难性现场或突发事件现场)利用实况音响、现场采访同期声和报道者的现场解说、述评组合形成的报道形式.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广播在特殊新闻现场报道中,尤其与互联网媒体联动后,具有实况声音、多现场互动、移动性、伴随性报道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报道的一种形式,①它是由现场音响和现场口述构成的。因此,在现场报道中,记者的现场口述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存在的误区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在广播现场报道的声音符号中,现场口述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弥补广播听而不见、有声无形的弱势的有效手段。同时,现场口述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对报道和听众起引导作用的。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游那样,正是记者的现场口述,才能把听众引导到新闻现场,仿佛看到场景的情景,并且能够一听就懂,留下较深的印象。从目前我国广播界的情况来看,有些记者的现场口述…  相似文献   

14.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听众口头报道(也可以配置音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具有自身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记者必须出声音,充分发挥电子媒体现场感、真实感和面对面的优势,这种报道方式,缩短了传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所普遍追求的。广播中的现场报道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广播特点.能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口述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三十日晚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国庆三十周年联欢会”现场进行口述报道的录音。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次较早的大型现场报道。播出后,听众对这种报道形式表示热烈欢迎。作为这次报道的现场解说记者之一,我当时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如今六年过去了,广播中的现场报道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台常用的新闻广播形式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各台领导的大力提倡,记者们的认真实践,现场报道向外事、时事政治领域开拓,出现不少佳作,国内题材的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7.
孙园园  王良 《记者摇篮》2009,(7):113-113
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采访,一边口述,一边录音而制成的一种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时效性、现场感等方面的优势胜过任何形式的广播报道,它最能发挥广播的特长。  相似文献   

18.
曹鹤 《记者摇篮》2015,(4):42-43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新闻现场报道、突发事件报道、活动现场报道等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越来越多,在广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连线报道并不是记者到了现场随便讲几句,以证明自己到过现场这么简单,连线报道在考验记者临场发挥水平的同时,更要求其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性、收放自如的现场驾驭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思维清晰的口  相似文献   

19.
张梦婕 《今传媒》2012,(8):117-118
广播现场报道最能体现广播的特色和优势,其以即时便捷、身临其境、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等强大的生命力而成为当今听众最为喜欢的报道样式。它能有效凸显广播媒体报道快捷的优势,使报道更有现场感,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性和鲜活度,能够深度开掘新闻资源,丰富报道的内涵。强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用现场进行时的报道方式,向听众传递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的新闻,广播现场报道将新闻报道的时效推向了极致。那么,作为广播记者,如何才能做好现场报道呢?笔者认为做好广播现场报道需要培养和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广播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场报道作为录音报道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广泛使用。 广播现场报道主要是由现场实况音响和记者口述两部分组成,其中记者口述在整个现场报道中占有相当比重,具有衔接、过渡段落和音响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记者口述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场报道的成败。 第一,记者口述要围绕主题进行绘物描景,把听众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