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婚诀别》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7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摄影作品之一。这幅新闻照片以现场抓拍的手法,记录了新婚45天的巡警妻子曹秀仪,同因勇斗歹徒而光荣牺牲的丈夫杨冠生遗体告别时的感人场面。它首先在《广东公安报》上刊登,随后被《羊城晚报》、《人民摄影》报、《陕西日报》这和《岭南新闻探索》等报刊先后刊用。曾获得“万和杯”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以  相似文献   

2.
金晓 《传媒》2016,(5):43-45
《浙中新报》作为一家地市级都市类报纸,其刊发的摄影作品和推出的摄影专版《此情此景》,近年来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比中,获得14个奖项,其中3组新闻摄影作品荣获“年度图片奖”,占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年度图片奖”总获奖量的1/8,位居全国地市报前列.在2014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评奖中,由笔者编辑的《追梦的足球小子》等9幅新闻摄影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每年一次的安徽新闻奖评选,在省内都是一件备受关注的事。近年来,阜阳日报社把作品创优和诠释党中央重大战略的生动实践相结合,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相结合,和践行“走转改”相结合。本文以阜阳日报社2021年度安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对重大主题策划、基层创新工作采写和媒体融合作品打造进行解读,和业界共同探索创优作品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策划﹃救助贵州﹁巨舌女﹂﹄报道的回顾与思考方超作为南阳日报的独家新闻《爱心谱写的颂歌———南阳光辉厂救助贵州“巨舌女”刘玉雪纪实》,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时事报道新闻作品一等奖和南阳市好新闻一等奖。同时,被南阳市推荐参加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为此,...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3月举行的199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浙江教育电视台的新闻作品《科学家的盟会——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特别报道》,继去年《新浙大成立特别报道》获得全省广播电视新闻评选和全国教育电视新闻评选两个一等奖之后,又一次获得一等奖。至此,浙江教育电视台已有两组会议题材的报道在全省和全国评比中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05,(9):28-28
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近日揭晓,共有258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8件、二等奖89件、三等奖131件。本刊发表的新闻论文《讲究辩证法 推进“三贴近”》(作者尹明华 编辑吕怡然)荣获一等奖。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有6件作品获奖,其他5件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评出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摄影和新闻美术获奖作品261件,其中一等奖作品40件,10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 (记者邹玲报道)为新闻界关注的全省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第16届(1998年度)“湖北新闻奖”,5月21日在武昌揭晓。经过评委会认真评选,共评出  相似文献   

8.
在三月底落幕的2009年度浙江省新闻奖和广播电视奖评选中,由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制作的新闻评论节目《温州:望“楼”兴叹》双获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全国新闻奖评比。作为这个节目的主创人员,欣慰之余,心中不时生出些许感触,引出几许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婚诀别》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7年来拍摄的许多照片中,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之一。 这幅新闻照片以现场抓拍的手法,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新婚45天的巡警妻子曹秀仪,同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丈夫杨冠生遗体告别时的感人场面。情感悲壮、催人泪下的《新婚诀别》强烈地向读者托出这样一个主题:人民警察为了人民的安宁,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和离别了幸福的家庭。 《新婚诀别》首先在《广东公安报》上刊登,随后《羊城晚报》、《人民摄影》报、《陕西日报》和《岭南新闻探索》等报刊争先登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幅新闻照片先后获得“万和杯”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以及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7次。 在采访拍摄《新婚诀别》和后期发稿过程中,我的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降息第一天》在江苏省1996年度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获主持人节目一等奖。这档节目初看“平平”。很平常的题材:为听众居家理财出主意、当参谋;也说不上有很深刻的主题。整档节目结构也很一般:报信息、接电话,没有更多的策划,亦非“大制作”、“大手笔”。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和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近日结束,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参评的新闻、社教类作品有3篇获一等奖,两篇获二等奖,5篇获三等奖。获奖的档次、数量仅次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在这次评比中,获两个一等奖以上的媒体只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往年评选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也多次获得优秀的成绩。那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是如何抓好“精品工程”建…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在南京化学纤维厂表彰1987年度宣传报道积极分子大会上,厂党委宣传部为6名宣传报道一等奖获得者赠订了1988年的《新闻知识》。该厂宣传部负责人凌大对宣传报道积极分子说:“要想学习新闻知识,首先要交《新闻知识》这位良师益友。”该厂有四千多名职工,党委宣传部十分重视宣传报道工作,定期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每年年终总结评比宣传报道积极分子,并为优秀者免费订阅全年《新闻知识》,以供学习。这个规定自1986年至今未间断  相似文献   

13.
新闻组照《黄石村民在印尼客机坠毁中遇难》继荣获第十二届(2005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二等奖之后,最近又荣获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这也是本人继2003年度新闻摄影《放鞭炮岂能驱邪保平安?》和2004年度新闻摄影《日夜守着电话机,祈盼儿子平安归》分别荣获第十届(2003年度)和第十一届(2004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一等奖之后的第三次获省级以上新闻摄影的一等奖。这在莆田当地新闻史上属少见,也是本人始料不及的。但细想起来,这近三年“偶然”的新闻摄影“三连冠”蕴含着一定的必然,也包含着《湄洲日报》老总的良苦用心和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14.
我省年度新闻作品最高奖——第19届(2001年度)“湖北新闻奖”评选4月28日在汉揭晓,共有53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90件,二等奖177件,三等奖263件,好标题25条。这些作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内参、理论宣传、网络宣传、新闻摄影、新闻美术、时政类期刊和中央新闻单位驻鄂机构等12大类。 定评会同时确定推荐10件作品参加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其中报纸作品5件,广播电视作品5件。它们分别是:湖北日报的消息《咸安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开始,《温州日报》每年都有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稿件在浙江新闻奖中获奖,如2008年度,组织策划的"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连续报道"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2009年度"民企突围的温州报告系列报道"荣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2010年度,组织策划的"十问温州发展""看世博·温州叩问"等两组系列报道,分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和组合报道一等奖;2011年度,"大爱倾城""炒钱之疯"等两组系列报道均获浙江新闻奖二等奖.这些报道引起各界很大反响,也获得业界好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度浙江新闻奖(摄影类)评选日前揭晓。《急救在台风夜》等4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复活”古窑左右为难》等8件作品获得二等奖,《住进公寓的农民》等13件获得三等奖。本期刊登的是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背景中挖掘出了好主题罗纲新闻常常在历史对比中闪现亮点。《春蚕到死丝未尽》这条消息写作的成功,并获得1995年度四川省好新闻评选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正在于记者从历史对比中对新闻背景的巧妙挖掘,才得以在不足600字的篇幅中,突出了消息主题...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第十二届(2002年度)“山西新闻奖”评选于8月4日在忻州市奇村“太原日报疗养院”揭晓。本届评选共收到全省各级新闻单位 ,中央驻晋新闻单位以及山西省新闻摄影、报纸版面、报纸副刊、新闻美术等四个“工作委员会”选送的参评作品538件。经过评委会认真评议和投票 ,共评出获奖作品330件 ,其中一等奖66件 ,二等奖99件 ,三等奖165件。“山西新闻奖”是由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的全省综合性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 ,每年评选一次 ,是对上年度全省优秀新闻作品的一次回顾和总结。本届山西新闻奖评委会认为 :此次各单位推荐的参评作品品种齐…  相似文献   

19.
金顺萍 《视听界》2012,(5):107-108
在2011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电视作品评选中,吴江广播电视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有9件作品获省政府奖,其中一等奖3件,特别奖1件,在苏州五县市中,吴江获一等奖数量最多。吴江广播电视创优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是这几年重机制、重学习、重策划、重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广东电视台体育新闻栏目在以“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为主题的宣传报道中,大胆融人新闻策划理念,本着“策划出精品.策划上质量”的原则,在报道时机、报道内容、报道力度、报道角度、报道人选乃至报道版面编排与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申亚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