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爆炸式的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影响力,政务新闻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传播方式的创新,始终保持舆论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成为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泰州发布”“微泰州”为例,分析和探究了新媒体政务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陆峰 《新闻战线》2021,(5):28-31
实施移动优先,打造融合传播系列矩阵;创新理论宣传,打造网上思想传播高地;探索运营模式,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平台。作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板块,中国江苏网在优质内容生产、平台矩阵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新舆论生态下新闻网站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开始呈现出社交化、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和视频化的发展特点,深刻地影响着新媒体的格局,微信、微博以及论坛等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务新闻报道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政务新闻的传播短板所在,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政务新闻传播效果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够打破传统政务的传播短板,促进政务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刘亚倩 《新闻世界》2012,(11):124-12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产物,成为政府发声和塑造形象的新途径,为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为民服务、与群众互动沟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如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执政的有效工具,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探究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所在,以期为政府有效运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同 《采.写.编》2021,(6):115-116
在互联网环境中,政务新媒体逐渐成为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开展交流互动、传播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提升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对于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功能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升政务新媒体所具有的影响力为出发点,从政务新媒体宣传推广、受众互动、内容生产与传播以及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四个层面,对政务新媒体运营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政府传播的视角出发,考察广东省三个政务微博——“广州公安”“莞香花开”和“广东共青团”的传播行为和特点,发现三个政务微博的发布形式兼具主动和原创,对于网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内容发布上仍以宣传为主,以解释、沟通、引导为目的的内容为数有限,对微博评论的回复率较低.笔者认为,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媒体对原有的官民沟通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展示的是当前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一种“微关系”,政务微博是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并积极打造的一个“关系场域”.研究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需了解新媒体传播模式,政务微博运营应当利用新媒体特性畅通民众言路,积极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7.
郭攀 《中国广播》2014,(11):41-42
在当今新媒体打造的舆论阵地上,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相对较低,如何让更多的时政新闻适应新媒体语境、善用新媒体技术,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广播时政新闻报道需要不断调整语态,以适应新媒体舆论传播环境中的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新媒体传播方式和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媒体传播的社会化发展和公众政治参与热情的逐渐提高,使得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如何稳步占据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服务公众的传播制高点,加强其创新传播路径的研究无疑是当前重要的课题[1]。本文从政务新媒体的相关综述入手,分析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状况,阐述当前政务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困境,探索创新政务新媒体传播的途径,以期能够推进当前政务信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9.
朱琳 《传媒》2016,(11):80-82
“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移动网络与社交媒体重构了信息的传播格局,政务新媒体也因此闪亮登场了。2015年,河南省政务新媒体在规模数量及影响力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河南省政务微信由井喷式激增进入到务实发展阶段,如何更高效地回应公众的诉求,实质性地提高政府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成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涂洪樱子 《传媒》2023,(10):51-53
中国气象局是较早入驻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政务新媒体之一,在短视频方面的探索为其积累了数百万的有效粉丝,扩大了气象话题的关注度和传播力。中国气象局政务新媒体在短视频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是:重视策划权威性时效性的内容选题;重视打造趣味表达的风格调性;重视构建多方联动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为了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的话题引到特定的方向,同时减少传播阻力,政务新媒体随之诞生,并积极创新议程设置,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内容的宣传与传播。本文将着重探讨政务新媒体在内容的宣传与传播中议程设置机制、特点,及政务新媒体在新时代如何“出圈”。  相似文献   

12.
领导政务活动报道,因其人物显著性、事件重要性等因素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规定多,领导政务报道仍存在模式化、简单化的特点,过分注重领导讲话,通篇都是强调、指出等话语,不符合新闻规律尤其是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新闻贵在新。这不仅指新闻本身具备的新鲜性等内容特征,也指方式方法的创新。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大潮下,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在坚守导向前提下,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通过形式和内容创新,努力提升政务活动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做到既要写好也要写活。  相似文献   

13.
张超 《新闻世界》2013,(8):238-239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意见表达平台。本文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为例,分析政务微博运行特点及规律,并对提高政务微博传播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务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的基础上,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新平台。政务新媒体连接着政府与民众两端,推动政务工作传播模式从单向转变为交互。当下,新媒介技术以势如破竹的态势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基层政府作为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关键角色,必须主动对政务新媒体进行角色调适。笔者意在探讨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务新媒体实现社会治理角色优化的路径建构,试图为当下政务新媒体的社会治理功能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县级政务新媒体立足基层,承担着宣传发声、传递民意的重要职责,一方面既要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努力扩大新媒体宣传影响力,另一方面也面临在自媒体爆发的现状下,引领网络舆论导向的责任和压力。立足平台站位,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应是提高政务新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闫然 《传媒》2023,(13):50-52
新媒体环境下,政务短视频能够有效扩大政府的影响力,如何利用政务短视频提升影响力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政务抖音为例,对其热门短视频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军警形象宣传和警示教育类短视频更易成为爆款;实拍、监控类短视频更易成为热门;标题翔实、有话题引导、且30秒以内的短视频更易获得青睐;配以背景音乐且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短视频更易获得认同。为提升政务短视频传播力,需要丰富短视频主题类型、打造优质内容,创新短视频表现形式、提升视频制作能力,借助平台特色、合理利用热度,加强互动沟通、增强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17.
陈仕泽 《东南传播》2021,(9):130-131
在移动互联时代,政务新媒体是政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务效率;加强政民互动,凝聚联系群众;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在政务新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队伍建设滞后、资源缺乏整合、回应互动不足困境.据此,本文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优化媒介资源、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上,指出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陕西省教育政务新媒体的发展迅速,个别公号的传播影响力居于全国同类型公号中的前列.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全省教育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水平.为了更好地梳理陕西省教育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为其今后发展提供建议,本文重点从运营数据出发,探讨和研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从"两微一端"的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党政机关的重视。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运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的形式,向人们更加全面的对政府的职能作用进行展示,以及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也使得政务新媒体获得较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人们通过互联网设备可以直接参与到政务新媒体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获取政务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政务媒体所存在的弊端,尤其是突破了传统政府网站受众参与的局限性,大大强化了政务信息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关键期,如何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如何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提出只有始终在新闻的统领下做加法,以“+政务”助推政府治理、以“+服务”提升商业价值、以“+商务”介入行业治理,才能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