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米 《采.写.编》2023,(3):151-153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全面普及,各类传统媒体抓住机遇,探索拓展融合发展之路。然而新形势下,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建设的相对滞后阻碍了地方出版产业数字化建设与融合发展的进程。本文从打通晋升途径、创新行业实践、完善考核机制、数字出版多元化、推动地方试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主张积极推进地方媒体数字出版编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出版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教育出版行业要革新理念,构建出版大视野;调整结构,构建出版产业链;大胆创新,构建出版品牌;转型升级,构建出版流量平台;融合发展,构建出版产业矩阵,打通上下游,实现“五位一体”重大变革,才能构建教育出版产业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党和国家大力扶持、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出版受众消费需求升级、全球出版变革转型等背景下,创新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出版实践的必由之路。然而,出版政策法规对出版实践创新发展的引导不足,出版行业亟待提升转型发展中的话语权,大量出版企业实践创新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出版实践创新所需人才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亟待求新求变。承担推动出版实践创新发展这一历史使命与社会职责的出版智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破题,寻找可行路径:以战略思维服务政府决策,引领出版实践融合创新的理念;以创新思维为行业发展谋求话语权,引导出版业形成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共识;以市场思维为转型期出版企业提供更多创新发展的方案;以发展思维建立人才流动“旋转门机制”,为出版实践创新储备更多智慧财富。  相似文献   

4.
刘晓妹 《出版广角》2021,(12):40-42
在深度融合、多元创新的新时代,我国出版业不仅呈现纸电声一体化融合出版态势,还借助"出版+文创"实践不断延伸自身产业链,以跨界协作促进文化生产,为自身的业务拓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合力.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部分出版机构的生产与传播实践为切入点,从融合出版和体验经济两大层面,诠释党史教育出版的内容升级和体验式营销,以期为行业的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叶芳 《出版参考》2021,(11):13-15
文章通过阐述出版融合赋能传统出版行业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出版单位开展出版融合业务中"出版+金融"的创新体系,并对该体系的操作流程进行深度分析,旨在为出版单位提供一种全新的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发展势头猛烈,对传统教育图书出版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教育图书出版行业面临重要的改革与转型形势。【目的】要想在媒介融合与“双减”教育政策的背景下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图书出版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媒介融合对于出版行业的影响,认清局势并寻求对策。【方法】文章从5个方面展开论述:介绍图书出版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教育出版行业发展趋势、目前教育图书出版现状,分析当前教育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出版人才体系、构建教育图书出版媒介融合运营模式两个方面探讨解决的方法。【结果】教育图书出版行业必须从人才培养、运营模式改革、选题策划创新。【结论】出版流程优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与转型,才能在当前形势下走出困境,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融合出版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下中国出版业的方向性导向,实现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目前出版学界对于融合出版的探讨大多停留于实践经验总结和趋势预测层面,行业亟须补充基础性的理论探讨并最大程度发挥理论对出版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新兴技术、管理创新和内容建设三要素纵深论述融合出版,从传播学、组织学视域阐释其理论定位,并以理论为基点重新探究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武怡华 《中国出版》2023,(21):32-35
随着媒体融合理念的深入与新一代技术集群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在顶层设计引领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传统图书出版进行着多方面、全方位的融合。人工智能与图书出版的融合,能提高出版业的生产效率,转变出版理念的更新,并助力图书出版实现战略性成长;大数据技术与图书出版的融合,可为出版营造数字化基础条件,实现智能精准双向营销,并打通出版产业链信息壁垒;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突破了人脑的思维局限,实现大数据信息的抓取与开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作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突出成果,为出版领域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梅 《出版参考》2023,(7):48-51
本文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获奖教材为例,深入探讨优质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策略。重点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总结重庆出版社在教材创新、融合发展与实践育人方面的经验与启示,揭示获奖教材在实践性学习、数字化教育以及个性化学习与适应性教学等方面的创新价值和作用体现,旨在为教育出版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打造更多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学生需求的优质教材,更好地助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很多传统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方向转变、管理创新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渗入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行业的结合运用,为出版行业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选题算法、编辑技术等,实现了出版行业的高效化发展。同时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人工智能视角下出版行业发展趋势和融合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探讨人工智能视角下出版行业的融合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玲  胡雨欣 《传媒》2023,(5):80-82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开发迎来新的风口期,基于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开发和创意设计对设计学教学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文科背景下,文博文创设计人才培养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艺工融合的文博文创设计课程体系;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打通文创设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以项目为牵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用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文博文创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2.
李洁 《出版参考》2021,(2):43-45
文章以科技出版机构面临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为前提、以创新产品研发为主线、以提供知识服务赋能行业发展为目标,认识到科技出版机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结合“智能化驾驶培训人才培养基地”实践举措和成效,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思考和梳理,对科技出版机构融合发展中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陈璐 《传媒观察》2023,(1):94-101
从上世纪晚期至今,博物馆授权在我国先后经历了市场转型酝酿期与舶来起步期,现已进入多元发展和关系重塑的新阶段。博物馆授权的发展演进是文化与市场双向赋能、行业融合发展和文化破圈并进的过程,它折射了博物馆行业从封闭向开放转型,从单向、静态传播向互动、融合传播转向的轨迹,浓缩了社会生态与文化的变迁。未来,我国的博物馆授权应通过外部治理与内部管理、协同共进与平台聚合、专业分工与共建屏障以及持续创新与文化守正来破解体制、资源和监管难题,以实现深度发展和长效运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兴媒体进行媒体融合。【方法】以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为例。【结果】探讨传统出版行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受到的新兴媒体的影响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及解决方法,认为传统媒体必将与新兴媒体融合。【结论】传统媒体应积极提高技术能力、拓宽发行渠道、进行产品新形式创新等。  相似文献   

15.
出版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国内专业学者多次提议以崭新的方式让出版进一步与大众接触。在文旅深度融合的今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推出新功能,以新面貌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而我国出版博物馆的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此,笔者认为,中原出版博物馆作为国内首个建成的出版专业博物馆,应加强建设和发展,以新使命和新发展目标为动力,引领我国出版博物馆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出版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旅融合为博物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博物馆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因为体制机制的束缚、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制约以及旅游服务意识淡薄等一系列因素,使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难题。博物馆只有在体制机制创新、文旅项目规划、旅游商品研发、宣传推广等方面与时俱进,加强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抓住文旅融合发展的机遇期,真正迎来博物馆文旅融合发展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聚焦企业间营销关系理论中所强调的互动与价值,从社店营销的内在机理出发,结合融合出版背景下社店关系的本质与转向,深入探究了社店营销从合作、互动到价值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模式;并围绕专业互动模式中的三种主要提供物,即资源、活动、能力展开了社店关系的配适类型分析,以此为发力点,进而将借力新媒体矩阵赋能多渠道整合、融合VR技术丰富场景创设、强化平台对接打通“三流”作为当前社店合作营销实践创新的三条可行性路径,以期为书业的融合转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谷雨 《编辑学刊》2021,(5):18-24
文章分析新兴媒体与传统出版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探讨打造适应新型业态发展的出版行业人才标准.从人才标准入手,探寻行业转型新标准及出版职业技术升级、出版流程创新的新思路,试图探索两业态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口,认为:应对挑战,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出版新业态的转型,及出版专业人才新职业素质、新技能的打造.  相似文献   

19.
李先慧 《中国传媒科技》2024,(2):107-110+13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内容生成领域的创新应用,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以及其在新闻、出版和传媒行业中的融合应用。【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当前教育出版领域的实际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成、编辑加工和媒体融合等方面的应用。【结果】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内容生成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媒体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结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教育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在提升出版内容质量、优化传播渠道和拓展服务范围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科研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处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出版企业,科研创新在更快更好地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促进出版产业新业态的创新性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科研创新工作实践和经验,探讨出版企业积极有效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出版企业转型,促进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