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命运悲剧的杰出代表,《雷雨》是中国式悲剧作品的典范,后者对于前者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两部戏剧在结构、主题和情节上都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闭锁式戏剧结构,通过“发现”实现“突转”,进而揭示真相,情节上都包含了许多偶然性的巧合,但在表现主题上,《雷雨》将纯粹的命运悲剧发展成为社会悲剧,在偶然性情节中包含着历史必然性,这赋予了《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最大的魅力来自荒诞、离奇的故事,但并非所有荒诞、离奇的故事都具有魅力。隐藏在聊斋故事后面的其实是作者特有的驾驭故事的非凡才能,我们可以称之为“情节艺术”,其基本构成元素是“奇”和“险”,这在《席方平》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3.
《圣斗士》是日本著名动漫大师车田正美的代表作。自作品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整个亚洲乃至世界,被译成各国文字,深受各国动漫迷的喜爱。《圣斗士》之所以深受喜爱,除了绘画精美、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外,作者车田正美在作品中赋予“圣斗士”们的道德追求也是这部动画片充满魅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圣斗士》是日本著名动漫大师车田正美的代表作。自作品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整个亚洲乃至世界,被译成各国文字,深受各国动漫迷的喜爱。《圣斗士》之所以深受喜爱,除了绘画精美、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外,作者车田正美在作品中赋予“圣斗士”们的道德追求也是这部动画片充满魅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秦兆阳5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实绩,是他成为当代著名小说家的重要标志。《幸福》和《农村散记》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的认真实践,亦是“笔下流情’之路”的硕果。他抒写的是“最丰富、最美、最有诗意”的农村,塑造的是丰富多彩的北方农民形象。他善于从作品人物“现实关系”的层面上赋予人物形象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巧妙捕捉人物的“最动人”处来强化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重视人物情感世界的描写,使作品增加了“情感深度”。明朗、热烈、纯朴、亲切,是此类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亦有永恒的遗憾,那就是缺乏深刻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文学作品中有一类作品属于“寄生艺术”品,如《白蛇后传》、《张飞审西瓜》。这类作品凭借原作的名份,在其原体上或原体外生发、杜撰出新的情节、人物而构成。把“寄生艺术”引进到作文教学中来,便产生了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即“寄生作文”。所谓“寄生作文”,就是凭借教材,在其原体上生发、派生和杜撰出新的情节、人物,而另写的作文。  相似文献   

7.
《简·爱》这部具有经久性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或“灰姑娘”童话的变体。将二者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情景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对灰姑娘原型的巧妙运用。然而女作家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灰姑娘”的原型意义进行了增殖和扩充——对传统文学中的叙述模式、女性角色定位及两性关系描写的突破,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模式化是语文教学的误区之一,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分析式:50年代,语文教学受苏联凯洛夫教学原则和普希金教学法的影响,“红领巾”的教学模式被普遍推行。那时,教《文学课本》主要是对作品进行分析,其内容包括介绍作者和作品时代背景;分析人物、情节和结构...  相似文献   

9.
玄幻小说的“鼻祖” 很多人迷恋玄幻小说.究其魅力,在于以下几点:架构庞大复杂,想象天马行空,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丰满鲜活.1997年,台湾省邪派玄幻“宗师”罗森开始于网络连载玄幻小说《风姿物语》.此部作品,算得上网络玄幻“创世”类作品之一.它包含了前述所有玄幻小说的魅力,且其角色变换绚丽多彩,剧情尖锐,“吐槽”犀利,文风幽默.有评论认为,此部作品,即使放到现在,也不愧为网络玄幻小说中的一流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一、从文本生成上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至今仍为评论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所谓“知人”,就是要理解作为社会的人和作品主人两重身份的作者。因为作者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信念、个性气质、文学修养、师承流派等因素所构成的复合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甚至规定着作品的生成。据此,我们可以更贴切地理解作品内涵。例如西方戏剧作家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说,“少数派往往是正确的”,“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独的人”。按照其传记作者哈罗德·克勒曼的说法,这是易卜生对《群鬼》发表所引起的敌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一些外国文学史和评论文章在论及《玩偶之家》的结构时,一般都认为作者采用了“倒叙法”,其实不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作者成功运用的是“前情回顾法”(在戏剧理论上又称作“补叙性”方法或“补叙性的戏”),而非“倒叙法”。所谓倒叙是作者在作品中不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情节,而是先展示某些突出的情节或结局,  相似文献   

12.
中西音乐结合的典范——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所以经久不衰,魅力独具,主要缘于作者将西洋奏鸣曲式的三个部分与我国民间流传的梁祝追求自由恋爱的故事中的三个情节完美结合;在表现形式上,通过调式、节奏、织体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创作出了这一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3.
孙犁解放区短篇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可以分为讲故事的“我”和隐含作者的“我”两种类型,它们在价值观上的和谐统一是作品产生清新俊丽风格的深层原因。论文以《邢兰》、《女人们·红棉袄》、《走出之后》和《纪念》四篇小说为例,分别从叙事者“我”的身份、“我”的话语言说方式和“我”所承担的叙事功能三个方面人手,结合孙犁自身的传统文人品性和人道主义情怀解读其解放区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家》以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震撼着人们的心。“《家》的出现成了新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轰动了整个文坛。”(陈丹晨《巴金评传》)。《家》的成功在于成功的塑铸了人物形象,作品中70多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各具特色。在这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塑造的最成功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应该是高觉新。作者把他放在变化着的历史背景、家庭环境和人物所处的地位中.全面的、充分的展现其复杂的思想和矛盾的性格。一、高觉新性格特点。首先是过分的顺从。高觉新有一种超处寻常的忍耐力,能…  相似文献   

15.
徐渭的《狂鼓史渔阳三弄》取材于《后汉书》的《祢衡传》,但作者采用发掘历史事实与发展历史精神相统一;“出之贵实”与“用之贵虚”相结合;“睛节结构”和“情感结构”相交融等艺术手法,对作品的情节进行了重构。作品在折射理想道德的光华,实现人物新的艺术价值,反映民众理想愿望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6.
铁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部分作品是其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突破”,比如:《马路动作》《蝴蝶发笑》《我的失踪》《砸骨头》《甜蜜的拍打》《唇裂》《法人马婵娟》《棺材的故事》等都表现出一种审丑意识,人物形象夸张、情节“峰回路转”,结构层叠,却又“韵味十足”,体现出一种“寓言化”的审美范式。这种寓言化的书写方式,体现出了铁凝文学创作的智慧。文章主要从寓言化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特征等方面去分析铁凝小说的独特之处,从而揭示其作品在寓言化书写下所表达出的审美底蕴和写作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反映了女主人公爱米丽悲惨的一生。本文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读,指出了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在结构、情节、语言以及玫瑰花的喻意上表现出的“陌生化”效果,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延长了审美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审美快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梅里美被称为“萧索时期的天才”,“是萧索时期一朵很典型同时又很独特的奇花”。他以仅有的二十个中短篇赢得世界性声誉,在十九世纪法国文坛与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等大家比肩。“梅里美魅力”成为文学史上的专门名词。不少论者积极探寻这种“魅力”所在,对他的代表作《嘉尔曼》、《高龙巴》以及《费得里哥》、《伊涅的美神像》等作品,从浪漫主义的角度,不乏精采的评析。而对他后期的现实主义名篇《阿尔赛娜·吉约》却重视不够。这篇小说,同样体现了“梅里美魅力”。它那种冷峻深沉的风格,精细入微的笔墨,含蓄蕴藉的韵味、跌宕多致的情节,在他的创作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小说分析往往扣住环境、情节、人物来展开,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小说这种体裁并非一个模式,如果统统按固有套路去解析,有时就会有削足适履之嫌,很难发掘作品深厚意蕴。事实上,作者在设置人物时大费匠心,在安排人物关系上也用心良苦,顾及这两点,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才可能了解得更透彻更全面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艺术性、思想性都很高。茅盾曾这样赞叹说:“三个月来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小说月报》“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即使对鲁迅小说批评最激烈的成仿吾也承认说:“《故乡》实不可多得的作品。”(《〈呐喊〉的评论》)那么《故乡》究竟好在哪里?一般论者多注意到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而忽视了次要人物宏儿和水生,忽视了作者安排这两个小人物的艺术匠心。我们认为,宏儿和水生这两个小人物,就作品思想容量和艺术结构而论,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创作意图的流露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正是  相似文献   

20.
《青春之歌》的情节结构非常明显地渗透着50年代的时代话语,或曰革命话语,它构成了作品的表层显性结构,然而,总觉得有一条似隐非隐的闪光点洒落在那些强劲的革命话语结构中,它以一种饱满的力量潜入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暗自推动着作品的发展,也吸引着读的阅读兴趣,那就是作家遮蔽不住的女性意识,即尽管杨沫在主观上追求的是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革命话语,但天然的生命感悟及强烈的女性意识却不时浮现出来,以一种“稳定性特征”贯穿在作品中,成为对读最具魅力的隐性线索,并推动着作品中的显性情节线索--革命话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