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2.
对于横板两面进攻的选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相持能力外,突出正手拉球的威胁性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在实战中,反手与正手的流畅转换是制胜的关键,对于横板进攻型选手,可以通过反手的变化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下列组图是单明杰对王皓的一个回合,单明杰突然发长球偷袭王皓的反手位,王皓虽然勉强侧身上手,但是身体重心无法及时调整,不利于连续进攻。单明杰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反手的轻挡,在回球落点上调动对方,使王皓的直板横拉无法发力,随后单明杰果断侧身,发力进攻,占据了优势。  相似文献   

3.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2):78-81
对于横板两面进攻的选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相持能力外.突出正手拉球的威胁性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在实战中,反手与正手的流畅转换是制胜的关键,对于横板进攻型选手,可以通过反手的变化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下列组图是单明杰对王皓的一个回合,单明杰突然发长球偷袭王皓的反手位,王皓虽然勉强侧身上手,但是身体重心无法及时调整,不利于连续进攻,单明杰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反手的轻挡,在回球落点上调动对方,使王皓的直板横拉无法发力,随后单明杰果断侧身,发力进攻,占据了优势。  相似文献   

4.
直板选手的优势是手腕的柔软性以及对板形灵活的运用。以前对于直板选手来说,在处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时一般会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都要依靠侧身来完成高质量的进攻。通过增加反手海绵套胶的粘贴,直板选手也可以像横板选手一样在反手上手方面得到了增强。在直板横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横打攻击技术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1,(10):30-31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方法,分为正手挑和反手挑。从目前优秀运动员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反手挑主要用于横板运动员。挑接的基本动作要领是:当球即将过网时,手伸进台内,同时,视来球的方位不同,选择不同的脚向前跨步,将腿插入台内。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如果是正手位就上右脚,如果是反手位,用反手挑,也可以上手臂的同侧脚,如果是侧身位,则上左脚,右脚适当跟上一点:  相似文献   

6.
直拍横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的缺陷(反手弱点及对付强烈下旋长球能力薄弱),通过近几届世界锦标赛及奥运会的检验,这项技术使直板选手取得了一些成绩。试图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采用运动学测量方法对直拍横打和横板反手在近台、中台和远台拉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利用美国艾里尔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系统(APAS System),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期所选的套路要求运动员要击打四板球:第一板上正手位挑打短球、第二板回反手位衔接直板横打斜线、第三板衔接直板横打中路、第四板移动至正手位抢攻斜线。这组综合练习的重点在于“近台率先发动,利用反手形成相持后,伺机转换用正手杀板得分”。就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常用的套路练习。他要求运动员在反手主动相持中不仅能够通过落点变化为正手创造机会,同时更要强化正手位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乒坛超一流选手中,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绝大多数都是横板快攻选手。原因是横板有出色的反手技术,两面都有杀伤力,在相持中常常能占据主动,而直板选手只具备正手一面的杀伤力。由此可见,反手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6):110-111
对横板选手来说,出色的反手技术可以使自身的综合实力更为厚实。在前三板环节,采用反手进攻可以抓住更多的进攻机会。通常我们认为反手进攻的力量不如正手进攻那么大,实际上反手拉球时的动作非常稳定,更容易利用腰腹的力量,击球瞬间的爆发力更集中,更容易制造旋转,因此具有极强的威胁。此外,由于反手拉球的动作相对小巧,这就减少了无谓的多余动作,因此更容易调节击球点,使我们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下降初期击球更为流畅。  相似文献   

10.
蒋澎龙侧身拉后转推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组图中的蒋澎龙侧身拉后转推挡,是直板拉推结合型打法非常有代表性的技术环节。对于直板单面拉选手而言,在侧身上手时.下一板的第一选择常常是准备以较大范围的移动。进行正手连续拉.侧身后的还原动作较小.身体重心也多放在正手进攻上。而对于直板拉推结合型打法的选手来讲.情况则有所不同。大家不妨与B组图中蒋澎龙推挡后接侧身抢拉的动作相比照.揣摩其中身体重心转换和还原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郗恩庭说步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板与横板在步法训练上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直板侧身多,主要练左右步法、近台的步法。步法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学不好并步,加—个小碎步,像邓亚萍那种,也挺好,你还不容易看出来。横板选手,如果反手弧圈相当强,那肯定是交叉步多,但还是要分情况,视来球而定。有的来球角度不大,就用并步(跳步)上去冲;如果角度大,你用交叉步赶过去,也得交叉回来,否则距离太远回不来。欧洲人力量大、个子大,在多个击球点上都能发出很大的力来,而中国人就必须抢高点。像王涛,不也是并步吗?他用不上多少交叉步,有时候真交叉过去扑完正手,再反交叉回来,就只能改削了,他反面是生胶,回来能削就不错了,这也是一种方法。像郭跃华,就是并步加交叉,一跑交叉两脚就到,但是有时候回不来了,又不会反手拉,就  相似文献   

12.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五)中定式一的延伸——直板接发球搓长,对方抢先上手,直板随后转守为攻,压对方中路得分。 吴尚垠发左侧旋短球到马林的中路偏正手位,马林上步摆短。马林的这板摆短球并没有处理好,弧线偏高,且第二跳已经出台,但马 林的接发球在线路控制上非常出色,他观察到吴尚垠发球后站位过于平行台面,因此马林盯住了吴尚垠的中路(图4),吴尚垠想用反手直 接高质量上手并不容易,如果侧身用正手抢攻,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引拍,也无法发挥正手拉的威力。马林在接发球后,站位更加偏向球 台中线,这样既能够在正手位大角度回球也可以护住反手位的空挡。吴尚垠发球后准备不足,只好勉强侧身用正手将球兜起(图6),这样 仓促的进攻对马林没有丝毫的威胁,马林通过直板横拉连续压住吴尚垠的中路底线,使对方只有招架之功(图9-图18)。马林接发球对 落点的控制,迫使对方被动抢攻,继而抓住机会实现反攻的战术运用,拓展了直板选手前三板一味抢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直板打法的选手来说,反手技术历来是需要加强的重点。直板横打作为最先进的反手进攻手段已经成为每个直板选手必须掌握的技术。关于直板横打的训练标准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项技术的运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通常会把王皓的反手动作当作练习的模型。但这种模仿式的训练只能学习到动作的外表形态,而很难掌握真正的要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结构不同,握拍的方式就会不同。再加之发力、摩擦的细微动作有所差别,因此要想达到王皓的横拉境界,在短时间内并不现实。这种练习中的困惑在专业选手身上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与“王皓VS施拉格”球理相通,本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一)”中第2套“定式”的另一种升级版。马林站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侧上旋球到波尔的正手近网处,虽然他发的是普通侧旋而非逆旋转球,出球带正常的左侧旋,但对于左手握横板的波尔来说,其效果同右手直板反手发(右)侧旋球到右手横板正手类似,球落台后都是朝横板的正手外边线侧拐。与施拉格相同,波尔也选择用反手上前接发球,但被马林压住中路后,最终正手反拉下网。  相似文献   

15.
改革直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直板、横板一直你争我夺,极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求击败对方。在对抗中,丰富了乒乓球的打法,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国内选手还是国外选手,无论是直板还是横板,在对付直板时都是压住或牵制直板的反手,再伺机从正手突破,或直接从反手得分。这已成了对付直板的铁的战术,直板反手的不足已成了公认的事实。改变直板反手不利的局面已是当务之急。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为什么还能有刘国梁、杨影、金泽诛、马琳、同森等一批优秀的直板选手涌现2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后来人不顾直极反手的不足而偏爱直板?且不说他们如…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连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弧圈型打法的选手采说,无论是横板还是直板,正手连续拉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身实力的体现。许多业余爱好者往往惊叹于专业选手精彩的对拉表演,然而自己在实战中拉球的连续性却差强人意。为此,本文就如何练习正手连续拉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反手位使用直板台内横拉,让马琳在现代乒坛又掌握了一门不可缺少的技术。自此,他不光再靠着正手和反手的单一技巧,而是要去掌握以台内作为基础的一套组合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四)定式三中的战术延伸——直板接发球撇搓对方底线,迫使对方勉强上手,然后准备反攻。图中,波尔为左手握拍选手,因此马林在接发球时,不但要考虑来球的旋转问题,还要盯住对方的站位,扼制对方有威胁的进攻。波尔发右侧下旋短球到马林的反手位。马林上步突然一撇,撇到波尔的反手偏中路底线。波尔站位离球台比较近,无法及时调整动作,只好快速用反手拉一板,这板拉球的力量并不大。马林稍退半步,反拉波尔的正手位。马林的整套战术运用得非常流畅,每一板球都先观察对方的站位,处理球非常果断,掌握住了节奏。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3,(6):112-115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主要通过反手技术展示了处于进阶阶段的青少年选手的训练方式。由于直板横打的独特性,正反手实力的均衡发展对选手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期我们将出正手技术出发,通过近台、中台和发球技术展现直板训练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20.
柳承敏:韩国特色的反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蓬 《乒乓世界》2003,(11):60-61
与中国打法接近、也多采用直板握法的韩国人。在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借鉴了传统日式直板打法的特点,强调正手全台单面进攻。为了实现这种技术风格,他们一般站位离台较远.跑动范围较大。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用反手技术的难度。多年来,尽管中国的直板选手一直在探索反手位技术的革新。如直板横打等,但韩国的直板选手却没有走这条路。为了适应今天乒乓球竞技中高质量的对抗.他们多是在现有打法的基础上,对原来已存的反手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增加其运用范围。以此弥补他们反手位的不足。今天我们介绍的柳承敏的三项反手技术就明显带有这一痕迹。图片提供:《桌球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