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荣利 《文教资料》2008,(23):85-86
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具有独特审美风格的绘画形式,"文人画"最早是董其昌提出来的,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以其独特的美学思想、系统的美学理论、丰富的笔墨技法,为中国传统绘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人画具有写意重于写形的特点,反映中国文人画家的志趣与修养,其评价标准以内在精神气韵为先.从王维和朱耷等人开始,形成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体系,并逐渐走向成熟,由于受西方的绘画影响和国内的政治需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却面临空前危机.但中国文人画对中国绘画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艺术影响力,所以本文对中国文人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未来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文人一种特殊精神活动的特殊产物。有人认为,元代以后的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文人画的发展历程,文人画代表着中国画发展的主流。文人写意结合江南固有的写意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艺术新境。绘画题材方面,唐代以后,由于大量失意文...  相似文献   

4.
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人在绘画中表达思想、才情、审美和技艺的一种融诗、书画于一体的美术创作形式。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一是魏晋至隋唐,心境超前于表现,为前文人画阶段;二是宋元,心境与表现相匹配,为标准文人画阶段;三是明清,心境落后于表现,为后文人画阶段。  相似文献   

5.
文人画中的淡泊精神郭建军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源发期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说,但文人画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对中国绘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文人画深受中国传统释、道思想的影响,所以优秀的文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文人画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其他的绘画种类区分来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又称士人画,一般认为其产生和发展可追溯至魏晋,兴起于宋代,以苏轼为表率的文人画家渐渐取代了相对意义上的画工画,成为绘画史上的主流。文人画发展壮大后,关于文人画的创作者——文人画家也倍受关注,而文人画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培养模式也相应的值得我们关注,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理解文人画内涵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人画中的诗画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千余年来,一直以它特有的方式,传承着人们的审美意愿,伴随着华夏民族之历程。正确解读文人画中诗画结合的历史背景、创作思想和审美取向,有助于我们在对待历史文化的传承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有助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人文理想,文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构成了文人画独特的文化符号识别,具有明显的语言形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从这一符号所蕴涵的文化线索中可以窥见文人画产生的缘由、规律及其艺术思想,从而得以解析传统"文人画"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作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并由此应运而生了文人画。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特征,决定了古代画家的人格取向,并因此决定了文人画的艺术精神与风格特点。本文试图探讨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人格类型、特征并由此分析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绘画源渊流长,博大精深。在绘画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有许多文人乐意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将绘画创作与哲学精神相结合,出现了由文人士大夫介入的简淡闲逸的绘画风格(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文人画)。无论卷轶之浩繁,还是阐释之精微都营造着中国传统的文人气象。他们以孔孟儒学、老庄道学和禅宗佛学为根基,以丰厚的文学理论为素养,以广泛的艺术实践为依托,寄情与画、托物言志。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风格,开创了“温和文雅”、“消散简远”的绘画局面。  相似文献   

11.
“新文人画”与“85新潮”等现代艺术有直接关系。如果说“新文人画”是现代文人对旧文人完善人格的回归和延伸,那么它带有难以摆脱的悲剧意识。千百年积淀形成的文化远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新文人画”以表象的人格精神来掩饰真实的现状,是难以完成传统文人画家自我人品观的暗示和展现的。另一方面,新文人画的出现毕竞是对传统文人画艺术精神价值在现代的弘扬和肯定。中国绘画只有沿着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重新构建内在的心理结构,才能产生具有现代意义的深远影响,从而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2.
吴昌硕"与古为新"的绘画创新思想在原文中意即引上古金石篆籀文字的笔法笔意入画进行传统文人画的创新,深层而言是在文人画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整合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中富有活力的因子,赋予传统文人画新的生命质地,从而创作出适应市场需要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绘画作品,所以他这种绘画创新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相似文献   

13.
文人画之所以崇尚笔简形具的逸品,是因为文人画家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物象,而是为了在绘画中寄寓、消解心中由怀才不遇所激发出的郁勃不平之气,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文人画家这一寄兴寓意的创作心理机制赋予了文人画逸品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4.
正艺术是需要一定立场的。如果没有一个立场,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谈。另一个是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艺术需要一个形式。中国绘画也不仅仅就是文人画,它有很多种类,包括民间的,包括我们的农民画,你能说它不是中国画吗?其实,它们都是在中国文化这块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不同层次的绘画。我们今天讲的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实际讲的就是宋代以来文人绘画的发展,这个发展影响到今天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因此,它形成了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人画,比一般的绘画形式具有更多的文化性。其发展历程中,除受儒释的思想影响外,还诠释着道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印章艺术,本就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具体到文人钤于画作之上,或署名或用来抒发志趣与情怀的印章,与文人画更是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印画结合所特有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文人画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近年来兴起的新文人画风,更是众说纷纭。文人画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发展历程,有着鲜明的特性。而上个世纪产生的所谓“新文人画”与之相比,完全不具备这些明显的特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新文人画不再是文人画。新文人画家不应一味的追求文人之画,而是应在继承传统中开辟中国画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绘画美学在早期比较重视绘画本体表现语言的客观性标准。宋代,文人阶层势力膨胀,开始影响文学以外艺术门类的美学标准,文人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在文学、诗歌的美学理想和标准,另一方面也将文人文艺美学标准逐渐应用于绘画领域,文人的诗歌美学与绘画原有的客观性美学标准冲突起来。文人利用自身在话语权上的优势地位,极力宣扬文人理想的绘画新美学,并逐步排斥客观性绘画美学标准,最终在美学标准上和绘画实践中都使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这个过程就是文人诗歌美学对绘画美学的文人化改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画兴起于宋元之间,那是对儒家思想控制下的写实为主体的传统绘画的背叛和革新。老庄哲学影响下的两晋绘画突出了虚静和空灵之美,南朝佛教禅宗传入并介入绘画,使失意的士大夫和落魄文人思想意识和艺术表现上有了进一步的超脱。王维成为崇尚自然和写意的文人画之事实上的领先人。  相似文献   

19.
:“文人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 ,或者一种绘画美学思想 ,自宋代以后在中国传统画坛一直操执牛耳 ,充当盟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价值取向 ,本文通过从审美创造和艺术风格入手的“逸”到转变和扩展为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层面的“逸”的分析 ,着重阐述了“文人画”审美价值取向的主调——“逸格”境层的创构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人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