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头台》对狼形象的刻画反拨以往的人类偏见,改变了那种对其残暴、邪恶的片面夸大,写出了狼作为自然一分子在求生存的狭缝中所做出的挣扎和无奈,展现其爱子、爱家、友善、忠诚的一面。与传统的狼形象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我与狼共勉     
狼,一种残忍而贪婪的动物,一个深邃而机智的生灵,它用它的一切谱写着生命的每一章,它用它的血肉乃至生命筑起了最坚固的城墙,一堵尊严的城墙.一堵永不倒下的城墙。有人说狼是残忍的,我想说那是因为它的强大。狼是强悍的,它那深邃的目光中透露出的不仅是深沉,还有一种让任何生物都为之恐惧的凶悍。那狼牙,洁白而锋利,仿佛可以  相似文献   

3.
邓一光的短篇小说<狼行成双>以两只狼的爱情为线索,讲述了"他们"的生存遭遇及双双赴死的悲壮结局.作家试图通过狼的视角,来反观人类自身.作家以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现了对生命存在、人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狼的悲歌     
圆月下,狼孤独又不羁的身影,昂首发出凄厉而又悠远的嚎叫,似乎在震慑着对手,又好像在宣告着不屈.狼,注定了悲歌一曲. 狼被人类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注定了几千年来始终站在人类的对立面.贪婪、嗜血、狡诈、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一句"大灰狼来了"顿时让呜呜哭泣的小孩收住哭声,温顺可怜的小绵羊背后,狼的眼中总是露出凶狠的寒光.聪明的人类创造出无数的寓言、童话、小说,将狼的凶狠和残忍夸大,将狼的智慧和机警贬低,完全无视狼队生命的贡献.狼,真的很冤!  相似文献   

5.
运用吉尔·德勒兹的“生动动物”这一概念对《狼图腾》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狼图腾》不是在宣扬“克分子”狼的暴力、野蛮、残忍、嗜血和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损人利己的“狼道”,而是向读者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经验,展现了“分子”狼的感受和感知,展现了人的“生成狼”.生成狼不是模仿“克分子”狼的血腥、残忍、贪婪、邪恶,而是要看到或想象“分子”狼具有怎样的“感知”和“感受”,让“分子”狼具有的或假定“分子”狼具有的生命力穿越人自身,让人具有“分子”狼的诸种感受.生成狼是在人和狼之间找到一条逃逸线,摆脱华夏儒家文化限制、束缚良民顺民的一切规定,从而重新接近“非个体、非有机的生命”,通过不断地欲望生产生成差异,增强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路难走,生命更精彩。而竞争使生命充满生机。在美国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人们消灭了狼,鹿却大批死亡;请回了狼,鹿四散奔逃,恢复了蓬勃生机。可见,竞争是来自反方向的动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促进因素。没有竞争的生命如同一潭死水,会腐烂变臭;有了竞争才使生命蓬勃发展,充满生机。竞争的结果就使最好最强  相似文献   

7.
许松华 《师道》2008,(11):20-20
教学蒲松龄的《狼》,我曾经作过另类解读。我说:屠户是人的化身,而狼是潜藏在人性深处的恐惧。屠户杀死了狼,即等同于战胜了生命的恐惧感。屠户因此得以“归家”,屠户在战胜自我的途中成长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两个方面剖析杰克·伦敦"狗的小说".其一,作者再三在狗的身上折射出狼的意象,表明作者有一种强烈的"狼的情结",作品中,狼的意象表现为强者和自由的象征;其二,作品描绘的奇异而精美的人狗之爱,其实质是作者强烈的生命渴求之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9.
周密 《华章》2009,(19)
姜戎的<狼图腾>以一种豪迈的激情开启了狼族的故事,在狼族生命力的原始寻找中再现了生命的本能气魄,这种伟大的力量在姜戎的笔下得到了原始地升华,最终以这股原始的强劲在风雪、狼族和人情的漫笔中得到了很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10.
《狼图腾》描写了作者在草原中多年与狼共处的经历,揭示了自然界生命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教会人们热爱自由和生命,提醒人们对自然、对生命要有所敬畏。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听几位教师上《热爱生命》一课时,我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小说中“病狼”这一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大都停留在把病狼“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教师用书语)这个层面上。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和理解是对文本形象和主题的窄化,没有能够用平等的眼光来观照“病狼”这个生命体。文本中的“病狼”,是一只极度虚弱、随时都可能丢掉生命,沦为其他动物腹中物的狼。然而,这只“病狼”又是怎样对待自己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生命的呢?它一路紧跟着主人公,绝不放弃,因为它明白,只有猎取“他”的生命,它才能获得新生。由此我们看出“…  相似文献   

12.
竞争与人情孰轻孰重?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忙碌的现代社会,这个问题也逐渐成了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竞争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自然界中,动物们为了求生存,不得不遵循弱肉强食这一规律,为争夺食物、生存空间等等展开激烈的竞争。自然界中的竞争,完全体现了其残酷与无情。狼群中的竞争就是无情的范例。一匹强壮的公狼,只有经过异常惨烈的厮杀争斗,击败所有的竞争对手,才能登上“头狼”的宝座,然后号令整个狼群。但当头狼年老力衰时,其他年轻的公狼便会毫不犹豫地打败它,继续竞争头狼的位置,而年老的头狼只剩下被驱逐甚…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只狼,一只来自得克萨斯的狼,我的名字是阿里. 据祖父说,我们这个狼族在当地算得上最大的.500年前,在英国人还没有登陆这神秘而伟大的土地时,我们是这里的主人.祖父是狼族中最老的狼,也许,他有100岁了,他总是知道很多的事,关于狼,关于人,他是我们族中最受尊敬的狼,他总是对的,没有任何一只狼敢否认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狼图腾》是一部饱含血性和烈性的奇书,作品通篇富含着内涵丰富的刚美特质:草原狼激昂勃发的原始生命力,永不屈服的抗争和超越精神以及悲壮感人的力之美。小说始终以强力意志和生命意志为底蕴,高度弘扬了尼采的酒神精神。生命的快感、刚烈,草原狼的硬朗骨气以及侠骨柔情都印证了只有狼才是草原民族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15.
邓一光的短篇小说《狼行成双》以两只狼的爱情为线索,讲述了“他们”的生存遭遇及双双赴死的悲壮结局。作家试图通过狼的视角,来反观人类自身。作家以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现了对生命存在、人类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邓一光的小说《狼行成双》。一对狼夫妻在森林雪野奔徙觅猎 ,面对困境和危难的生命挑战 ,双双赴死。透过寓言文本 ,经由象征主义艺术通道 ,可以体悟到“超越存在”的生命自由和生命辉煌这一主题话语  相似文献   

17.
狼,无疑给人们留下凶暴残忍而贪婪的印象,而且伤害人畜。《热爱生命》描写的就是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中,一只病狼和一个生命垂危的人之间搏斗的故事。要么人被狼吃掉,要么狼被人咬死,在这生与死的搏斗中,谁会成为牺牲品,而谁又会大获全胜呢?这就是著名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笔下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这篇作品曾受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领袖列宁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8.
《怀念狼》是一部内容诡异的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在小说中贾平凹借助狼与猎人的传奇性故事表现了作者“万物有灵”的思想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失去对立面 ,生命失去自然界的挑战后生命力衰退的疑虑。小说的叙事方式是传统的 ,而内容则体现了贾平凹先锋性的方面 :放弃经验 ,演绎观念。  相似文献   

19.
人狼情     
黄山 《科技文萃》2000,(7):95-96
众所周知,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形成了一个不可改变的观念.而我所经历的一件事,却使我改变了对狼本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邓一光的小说《狼行成双》。一对狼夫妻在森林雪野奔徙觅猎,面对困境和危难的生命挑战,双双赴死。透过寓言文本,经由象征主义艺术通道,可以体悟到“超越存在”的生命自由和生命辉煌这一主题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