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运动训练导致心肌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尤其对线粒体的结构造成损伤,严重影响了生物体的健康及运动能力.为此我们对大量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造成的损伤,旨在分析其产生机制,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服用蛹虫草提取液和氨基酸对小鼠运动疲劳和抗缺氧的影响,建立训练鼠实验模型,灌服小鼠蛹虫草提取液和氨基酸,测定小鼠游泳力竭、爬竿、耐缺氧时间和运动训练血乳酸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蛹虫草提取液复合灌喂训练模型小鼠,小鼠游泳力竭和爬竿及耐缺氧时间显著地长于生理盐水对照实验组小鼠(P〈0.05).蛹虫草提取液复合组与蛹虫草提取液单独灌喂组一样,游泳训练鼠的血乳酸水平变化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和氨基酸处理组(P〈0.05).蛹虫草提取液和氨基酸复合对运动小鼠抗疲劳和运动生理机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耐力训练不但能增加线粒体数量,也能提高线粒体池或线立体网络的功能或效率。线粒体容易损害,与核DNA相比,线粒体DNA受氧化应激和年龄的影响,易于缺失。骨骼肌细胞产生新的线粒体,维持健康,清除受损的线粒体,非常重要。骨骼肌一个最重要的适应是增强代谢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和健康。主要的基本机制涉及线粒体网络结构的调节,通过PGC-1α调节,生成和增加新的线粒体;通过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或失调的线粒体。重构线粒体网络结构是运动诱导一个重要的适应。通过这一动力性过程,生成新的、健康的线粒体,替代老的、不健康的线粒体,增强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内可出现负荷性低氧.低氧训练能有效增强人体运动机能,骨骼肌在短期或长期低氧应激作用下会产生一系列代偿性反应,从而改善自身代谢状况,提高低氧适应能力,促进低氧习服.自由基对机体作用具有双面性,在不适当的低氧运动负荷作用下,自由基代谢失平衡将造成骨骼肌细胞损伤和凋亡,而合理的低氧运动刺激能增强机体和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关于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生成可能涉及线粒体机制、黄嘌呤氧化酶机制、中性粒细胞机制和钙机制等多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原生物和小鼠运动实验,证实在高原缺氧环境或运动条件下,骨骼肌超微结构的生理响应均沿着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肌糖原积累、红细胞数增加、栽氧量增强的轨迹演变.这不仅说明研究高原生理学对探讨运动生理学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高原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运动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开发一种能够延缓运动性疲劳产生、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免疫功能的新型制剂及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00只Wister雌性大鼠,药物为蒙古黄芪。所有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论:黄芪能够并能协同运动训练延长大鼠力竭游泳时间,促进大鼠的运动能力的提高;能够延长大鼠耐缺氧时间,提高机体抗缺氧的能力;黄芪能够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黄芪能够增强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心脏有着不同的影响,适度运动可提高心脏机能,而过度训练或力竭性运动则会损害其正常机能,使心脏出现病理性改变.文中分析了运动训练与心肌损伤的研究现状,指出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旨在为预防心肌损伤,研究心肌保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袁丽丹  高琪 《教师》2013,(26):122-123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对解释运动疲劳恢复、运动训练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研究成果,对其临床诊断及本质、结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理,预防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发生、加速和干预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修复以及确保运动员科学的体育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茂 《时代教育》2009,(11):52-52
网球运动中肩关节容易损伤,究其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可以采取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训练、科学合理地做准备活动、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教练员运用体育科学知识的能力以及重视运动者自身专项素质训练等措施来预防网球运动中肩关节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王勇  罗剑 《三明学院学报》2007,24(2):214-218
对近年来大量的文献研究,运动训练是人体的重要的应激源,在运动应激下会诱发骨骼肌细胞的凋亡,并且随着运动形式与强度等改变而改变。骨骼肌中的细胞凋亡与运动能力的下降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有可能是诱发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因此,研究运动训练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意义重大。运动可以诱导骨骼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的比率和程度与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密切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预防和处理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以及缓解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跆拳道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与其他运动不同,根据跆拳道运动的特征,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跆拳道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无氧耐力训练方法是否得当,也决定着训练结果的好坏。本文从训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重要性着手,探讨跆拳道的无氧耐力训练方法,并对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出了说明,期望能有效提高运动员无氧耐力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原因。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结果: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原因是运动量过大、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运动损伤知识、生理及心理水平欠佳、训练水平不足。结论:提高运动损伤意识、提倡科学练习,避免损伤带来的危害性,加强力量训练和医务监督能有效避免肩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舞蹈项目运动特征;抓住体育舞蹈在我国发展实际现状;对体育舞蹈专项力量与耐力训练的内容及方法与手段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后得出:国内体育舞蹈选手在专项力量与耐力上表现出机体能力不足,同时也是限制我国高水平选手进入世界前列的因素之一,并提出如何提高体育舞蹈力量和耐力训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舞蹈训练带来的身体损伤早已被人们认为理所应当。但对这些损伤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会发现训练带来的运动损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辅酶Q10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运动能力及疲劳恢复的影响,选用SD雄性健康大鼠32只,按完全随机原则分配到安静组、安静力竭组、运动力竭组和运动加药力竭组,每组各8只;建立大鼠大强度耐力跑台训练模型,检测大鼠血清Hb,Glu,Bla,LDH,CK和BUN等指标.结果表明:CoQ10能有效抑制运动训练后大鼠Hb含量下降;显著降低大强度耐力训练后大鼠血清LDH,CK等血清酶活性的升高和运动训练后BUN和Bla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60名篮球运动员一年内的损伤次数、导致损伤的因素、发生损伤的部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等进行调查分析。结论:①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前锋、中锋比后卫损伤发生率高,其中前锋最容易发生损伤。②篮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男性易损伤部位集中在腰背部、踝部、膝部、肩部,而女性易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部、肩部、膝部、腰背部。③导致篮球运动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旧伤病未痊愈、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带伤训练比赛、技术应用不熟练等。④比赛后疲劳的消除、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专项耐力训练、科学组织体育教学等应成为今后篮球教学和训练中预防措施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能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广泛被教练员们所采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含量,使红细胞的生成增加,从而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为此,该文将高原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加以综述,以便更好的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并对损伤在运动项目上的分布、损伤性质及损伤原因作了重点分析,同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发现运动损伤的特点,使大学生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办法,从而提高锻炼效果,并为以后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这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抽取6所太原市普通高校的田径教练员、田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损伤的程度多以急性损伤和中度损伤为主;损伤发生的季节多为冬季;损伤的病理主要为踝腓侧副韧带损伤、腰背肌肉筋膜炎、髌腱腱围炎等。建议运动员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所参加的运动项目,选取全面适合的训练方法,结合多种训练模式,避免局部负荷过多而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20.
吴玉国 《成才之路》2020,(3):138-139
田径运动是初中体育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长跑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不仅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锻炼学生坚定的毅力,提升学生的忍耐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文章基于初中体育长跑训练存在的问题,对初中体育长跑训练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