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徽州古街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F0002-F0002
古徽州是徽商故里,千百年来徽州本土商业活动的繁荣,徽州城镇和古村落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遍布徽州城乡各具特色的徽州古街。徽州古街是古徽州经济活跃突出表现的载体,是徽商由家乡走向全国的起点,是徽商在徽州本土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徽州古村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历时性的视角,指出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在分析徽州古村落具体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对徽州古村落居住环境、居住文化和居住艺术等保护的不足,提出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构建模型分析系统及开发网站平台等措施,对徽州古村落进行保护性研究,以期为徽州古村落保护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是文化意蕴丰厚的徽州古村落,上庄极具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生态是大学者胡适在那个时代成长、成才所特有的"徽州的背景";胡适对上庄特色徽州文化生态的关爱呵护,启迪人们必须努力保护古村落文化生态,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4.
徽州古村落,粉墙黛瓦,马头楚楚,民宅柯堂,错落有致,园林水口,桥阁塔亭,竹木掩映,山村依山傍水,炊烟缭绕,俨然“中国画里的乡村”。徽州古村落,是古徽州劳动人民本“天人合一”理念,按风水学说,结合徽州自然环境特点,对人类住的文化的极至发挥。徽州古村落是徽州宗族社会的最重要物态现存,它的古民宅、古祠堂、古牌坊等徽派建筑,有积淀丰厚的徽州文化内涵,承载着极为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徽派建筑中的砖、木、石雕既是令人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享誉中外的艺术珍品。徽州古村落作为人类居住文明的一种见证,是千百年来徽州劳动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发下,笔者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所陷入的困境,对徽州古村落的保护进行了人本思考,认为人的信念是根本,古村落中的商业应适可而止,古村落保护的首要对象是居民。  相似文献   

6.
徽州古村落人文理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古村落的人文理念是徽州文化的综合反映,对于徽州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表现为对“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强烈的祈福意识、对宗族意识的强烈推崇和对村落文化环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审视徽州古村落,发现徽州古村落的建村选址、水系统、规划布局、色彩、建筑平立面等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深入研究徽州古村落形态与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崇尚自然哲学思想的关系对进一步做好古村落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58-161
徽州古村落古祠堂具有独特的整体布局、设计和内部装饰,是徽州文化的见证,体现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承载了徽州文化思想。主要阐述徽州古村落祠堂的建筑规划和文化特征,介绍徽州祠堂的建筑风格,剖析徽州祠堂的建筑结构,重点解析徽州祠堂中的古戏台的结构和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9.
徽州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是徽州的文化特质丛,是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而呈坎又是徽州古村落的代表,具有巨大的潜在旅游价值。在徽州当代旅游中,呈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其保护和开发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和误区。作为徽州古村落,呈坎的开发应遵守科学管理与联合经营、分区规划与整合开发、传统回归与特色打造等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徽州古村落是江南文脉的空间载体和具象符号,保存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和文化资源。城市更新语境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徽州古村落江南文化风貌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文章基于多模态符号学理论,结合对徽州呈坎、棠樾古村落的实地调研,分析其符号景观中的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资源,解读不同模态和江南文化之间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徽州古村落符号聚合体多模态属性明显,体现了徽州地区的风水理念、儒家文化、家风家训等思想,是实现江南文化传播、活态保护和现代传承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挂牌。标志着徽州文化保护从此进入了成系列、全生态、全区域保护的新阶段。当前,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发展迅速,表现在广度上:从文物个体-古村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度上: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高度上:从文保单位-文化景点-生态博物馆;时间跨度上:从历史研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徽州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试论徽州古村落中的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徽现的角度出发,选取"水"这个因素,从文化理念、生活、景观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徽州古村落重视水的原因.关蕾词:徽州;古村落;水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村落文化和楠溪江古村落文化都是我国古村落文化中的奇葩。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相同的文化因素,如自然观、宗族观念等。但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从而也具备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徽州传统古村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逐步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古村落的原居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古村落中居民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缺乏对居民的"人本关怀"。通过梳理居民参与保护与利用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在村落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居民生活环境变化的原因,从而提出通过居民的全过程参与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实现古村落可持续保护与利用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5.
从徽州古村落保护、开发等现状来看,突出存在四个方面问题:正确的保护理念尚未形成、过度商业性开发破坏古村落人文环境、破旧立新导致古村落原真性的缺失、"千街一面"的皖南仿古建筑对徽州古村落的误读。将这些问题纳入设计学视野下展开研究与求解,找出设计学视野下徽州古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即:加强徽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徽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系统发掘与开发、人居环境空间的整体规划、虚拟数字化手段的介入等。  相似文献   

16.
徽州古村落色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理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2):123-124,130
徽州古村落的色彩表现是特定地域人文历史积淀的产物,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徽州古村落最为人称到的是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形象,徽州古村落丰富而纯净的色彩,展现了古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和独特审美,使古老的徽州村落充满了盎然生机,和迷人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7.
在古徽州域内,依托绝佳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的不仅有大量物态文化遗产(像徽州古村落建筑、徽州文化遗存等等),而且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州民俗风情、徽州方言、徽州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徽州文书文献、徽州绘画、书法等等。徽州绝美的自然生态、徽州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徽州文化生态的整体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中国古村落旅游的代表,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研究者.然而,现代化不可逆转的潮流正强烈的冲击着原生态的徽州古村落,如何才能让徽州古村落成为展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鲜活的片段,代表人民几千年来生活、劳作、繁衍生息的原生态面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徽州黟县宏村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古村落今后如何进行传统回归与特色打造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宜将具备世遗条件的徽州古村落捆绑式申报世遗“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扩展项目。此举能做大做强徽州古村落旅游,以文化旅游推动,确保徽州古村落全面保护、传承徽州文化;同时,能以国际文化旅游使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在全球化大环境中充分证明中国文化身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F0002-F0002
徽州古村落,粉墙黛瓦,马头楚楚,民宅祠堂,错落有致,园林水口,桥阁塔亭,竹木掩映,山村依山傍水,炊烟缭绕,俨然“中国俩里的乡村”。徽州古村落,是古徽州劳动人民本“天人合一”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