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来临前,2000年12月25日,江泽民总书记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其中对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工作任务也做了明确的定位,指出:“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
田进 《中国广播》2007,(3):10-13
对外广播事业是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国际舆论宣传和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重要力量,在树立国家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国文化、服务世界人民、建设和谐世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历史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大力推动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相称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是当前广播影视工作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月度大事     
《传媒》2022,(1)
要闻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建80周年2021年12月3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建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支持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8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对外广播事业弘扬光荣传统、不忘初心使命,宣传党的主张,全面宣介中国发展,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波 《中国广播》2010,(11):1-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已经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今天,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中国广播呈现出了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景象,节目影响力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广播的发展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注定要经历考验和磨炼。当前,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给广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的路该怎样走?这是摆在广播人面前一个重要而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一年之后,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也开始播音,揭开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新篇章。人民广播事业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而逐渐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6.
《国际广播丛书》包括8部作品,共320万字,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全面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55年的历史轨迹。《中国国际广播大事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国际广播回忆录》是老一辈对外广播工作者以亲身的经历、生动的事例记叙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走过的足迹,《国际广播论文集》和《国际广播谈艺录》汇集了国际广播理论研究成果,涉及了国际广播决策研究、理论探索、业务交  相似文献   

7.
纪旭 《新闻传播》2012,(9):151-152
本文以前瞻的视角,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为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带来的冲击、机会和挑战,指出移动网络广播这一模式的诞生,为提高我国对外广播节目的覆盖效果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节目内容的吸引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对外宣传工作者应在新的宣传阵地上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更好地完成向世界介绍中国、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了解和友谊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星星之火 何以燎原?──为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创建55周年而作李顺然,李松凌1941年12月3日,正当抗日战争烽火燃烧正烈之际,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节目开播了。这一天,标志着一项伟大、不朽的事业──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诞生了。这个当时每周只播出一次...  相似文献   

9.
1941年12月3日,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一位女播音员用日语播报出“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声呼号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诞生。如今,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有60的历史了,作为对外广播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一位日语广播主持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对外广播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来台只有5年的时间。但在这5年间,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这项事业的崇高与伟大,并且被她独特的魅力所感染。记得刚入台不久,正值对外广播创立55周年纪念日,我和我的同事们去机场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日本听众朋友,这…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就肩负起向境外传播中国之声的神圣使命。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天,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前列,并在五大洲听众中享有较高的舆论威信。我对外广播的规模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前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我国在加强原有的英语和日语广播的基础上,首先开办了对周边的国家越南、印尼、缅甸、泰语和朝鲜语广播,并开始面向东南…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欢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对广播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总书记对人民广播事业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播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问候。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60年来人民广播事业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贡献;对继续办好广播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新的要求。总书记的批示高瞻远瞩,情真意切,意义重大,是对广播和整个广播影视战线广大职工的巨大鼓舞,是对广播和整个广播影视事业繁荣发展的巨大推动,是搞好新世纪广播和整个广播影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入学习,坚决贯彻。1940年12月30日…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了35年,亲身经历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回顾国际广播电台的发展变化,展望21世纪,感到有一些问题需要总结,需要探讨。这里讲的事业,主要是指对外广播的发射条件、覆盖手段,以及改善收听效果,扩大节目影响。对外广播,从根本上讲,是让国外听众听见、听好、愿意听。从技术手段讲,一要有大面积的覆盖,二要有听众满意的收听效果。节目再好,听众收不到、收不好,一切等于零。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实力近半个世纪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实力发展,大体有三个时期:50至6…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3日,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60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日语广播开始播音。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的上空,响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声音。战争年代,一道道跨越长空的电波,传出民族救亡、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声音响彻寰宇,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投以关注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4.
60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日语广播开始播音。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的上空,响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声音。战争年代,一道道跨越长空的电波,传出民族救亡,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声音通过我们的广播响彻寰宇,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投以关注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广播以新的形象架起空中彩桥,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1992年9月1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度过了她的45岁生日。 45年前,正当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大反攻的关键时刻,设在太行山下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传出了每天20分钟的英语广播,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开端。45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已经发展到拥有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四种方言的全球广播网,成为举世共认的有着巨大影响的国际广播电台了。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5周年。谨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全国对外广播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的广播事业,从它诞生的那个时刻起,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原则,忠实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的广播文风. 不应该怀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的广播文风,是我们当前广播节目的基本特色。目前的问题在于:①和生气蓬勃、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比较,和绚丽多采、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比较,广播文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②在广播工作者的队伍里,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立场、观点和思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出席了纪念大会。丁关根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托,在纪念会上发表讲话,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国际台台长李丹也在会上讲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这次大会之前召开的座谈会上讲了话。现将上述领导同志的讲话集中刊载,以此作为对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的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出席了纪念大会。丁关根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托,在纪念会上发表讲话,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国际台台长李丹也在会上讲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这次大会之前召开的座谈会上讲了话。现将上述领导同志的讲话集中刊载,以此作为对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的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2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出席了纪念大会。丁关根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托,在纪念会上发表讲话,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国际台台长李丹也在会上讲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在这次大会之前召开的座谈会上讲了话。现将上述领导同志的讲话集中刊载,以此作为对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60周年的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