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众文化背景下,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已明显式微。这一文化现象是由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的客观环境和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欠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精英意识。如何消解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重塑新时期大学生的精英意识,是高等学校和大学生本人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和应当肩负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2.
发送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日常行为,大学生们也不例外.本文试从发送手机短信的行为和内容揭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交礼仪的缺失,强调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社交礼仪教育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国情与电视体制对精英文化节目发展上的制约因素并不是能在短期内解决的,但电视精英文化节目可以注重自身的改良来适应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即:在节目定位与叙事手法上进行改良,在追求精品节目的同时,注重宣传,都可以使电视精英文化节目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迅猛发展以来,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就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精英文化的衰落引发了不少学者对未来文化走向的讨论。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对这两种文化的态度。美国作家丹·布朗则将两种文化共融在自己的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多元化的文化共融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众文化在中国迅速崛起,逐渐对精英文化形成夹击包围之势,精英文化开始走向衰落,现代传媒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而北京申奥成功后,应运而生的北京奥运文化正是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相应的也伴生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简单介绍了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了过大的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并且分层面介绍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方面起的作用,这对指导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具有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高校工作的重点。而职业生涯教育的薄弱恰恰又是在学生就业问题上被高校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修·阿诺德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批评家之一,在文化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中国当下文化研究的伪贵族式倾向和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精英主义,并试图回归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精英主义传统,走出中国当下文化研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媒体面临着多元文化并存的生存环境,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都对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产生着影响。在理想主义占主流性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崇高作为一个理想的推演,成为主流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必然取向;随着媒体的市场化,媒体体育新闻报道在市场、利润的压力下,开始迎合大众的口味,大众体育文化价值观涌起;进入科学发展阶段,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人文价值观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为通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了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社会转变期的尖锐对立.但事实上,它们是互动、辨证的关系.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甄别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内涵、关系,剖析它们的现状与走向,以形成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学,同样如此.无论通俗与精英,都应在时代急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汉字独具的"表象"性和"会意"性,汉字笔划与偏旁以及整字都有本身独特的"意象"标准。当我们对汉字进行解构与重组时就要把握汉字本身构造特性以及一直以来演变的习惯与文化特征,才能让新的汉字设计形式具有审美性,从而使信息传达得到共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越来越习惯影视画面的直观、动态,已没有过多的时间或精力去阅读纸质的文学作品,当今世界已进入新的读图时代。外有“韩流”的冲击,内有国产影视的解构,原生态文学在图像化扩张中受到极大挤压,还应保持原汁原味的本色。  相似文献   

13.
阿紫和游坦之的心理具有变态的倾向——施虐和受虐,二者的成因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坊问很少有人论及并发现其间隐喻着金庸对香港的解构,对读者阅读期待的迎合和自身无意识的欲望疏泄。  相似文献   

14.
用手机发送短信逐渐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祝福短信承载信息的同时也传递情感,屏显方寸之中表达隽永凝练的意义,传达出汉民族语言的语音美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网络阅读以及各种网络写手的频繁出现,是典型的传统出版文化解魅思潮。精英文化视网络阅读为平庸,但是网络文化如今掌握了阅读世界中不可撼动的话语权。当下消费化和世俗化将高雅祛魅,产生了解构传统经典出版的强大力量。网络世界中横行的个人表达也是一种出版,渗透在网络世界里的出版化成为出版的潜在成分,并进行着出版的大规模统治,至此,出版完成了自身的返魅。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20世纪80年代“人学”问题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80年代“入学”问题讨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二是文论史、学术吏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三是文论家、美学家个案中“人学”思想的研究;四是思想史对人道主义思潮的研究。研究80年代文论中的“人学”问题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新启蒙”的思路,一条是解构“新启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哲学思潮对现代性中的元叙事、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等观念有着多方位的解构和批判,其思想价值是深远和珍贵的。后现代理论中蕴含着许多对科学哲学有借鉴和启迪价值的思想因子。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张相互辉映,哥德尔定理、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复杂性科学、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科学等诸多新兴科学正在变革着科学的知识构成、内部结构和整体性质。一种观念层面的"后现代科学"正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8.
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和凌退思是被名利蒙蔽了灵魂的人。金庸借此传示了对现代商业文明的解构和在艺术上不落窠臼的追求,也从另一方面反映自己在面对名利时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内容的非结构化P2P搜索系统中直接影响查询效果和搜索成本的两个主要问题是,高维语义空间所引起的文本相似度计算复杂以及广播算法带来的大量冗余消息. 本文提出利用集合差异度实现基于内容聚类的P2P搜索模型提高查询效率和减少冗余消息。该模型利用集合差异度定义文本相似度,将文本相似性的计算复杂度控制在线性时间内而有效地减少了查询时间;利用节点之间的集合差异度实现基于内容的聚类,既降低了查询时间,又减少了冗余消息.模拟实验表明,利用集合差异度构建的基于内容的搜索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召回率,而且将搜索成本和查询时间分别降低到了Gnutella系统的40%和30%左右.  相似文献   

20.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在方法论上主要借用了福科的权力-话语理论、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以及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但是萨义德在借用这些理论的时候存在诸多误用与自相矛盾。在借用权力-话语理论的时候重新陷入西方话语霸权的泥潭;在操用解构理论的时候落入结构主义的困境;在借用葛兰西霸权理论的时候误入折中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