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马思聪《第二交响曲》是我国在近代史上器乐交响中较为难得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于1958年深秋开始写作.1959年5月完成.目的是为了缅怀英烈以及建国十年的一部献礼。1961年7月在北京由马思聪先生亲自指挥中央乐团进行首演。’作品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之后,这部作品成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与政治性双重特点的优秀曲目被保留演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郭祖荣《第九交响曲》,探究交响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心声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
海顿晚期共创作有五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海顿风格和创作手法最为成熟的体现。这五首钢琴奏鸣曲最大的特点在于把交响乐的创作思路渗透其中。这一创新把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推向了新的高峰,为后世钢琴奏鸣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钢琴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的贡献。研究这一特性,对我们学习和了解海顿奏鸣曲风格乃至海顿的音乐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海顿交响性创作构思,交响性创作手法运用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交响化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海顿晚期奏鸣曲中交响化的特征,为教学和演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郭祖荣《第九交响曲》,探究交响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心声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5.
《给樱桃以性别》是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她的作品因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诗化的语言以及对传统神话的重写而受到评论家与读者的关注。《给樱桃以性别》也是一部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非常大胆的作品。本文将以这部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第六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于1998年问世。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都围绕其作品内容展开,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形式特征。笔者认为分析一部作品的形式特征对正确理解该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故笔者将从叙事结构、叙事内容以及叙事手法三个方面论述这部小说中的复调形式特征,并探讨沃克将这部小说构建为复调小说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波 《文教资料》2007,(24):114-1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擅用暗示手法而著称文坛。《一个已婚男人的故事》是她的一部残篇。在这部作品中,她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笔者在文中对这部作品中的一些象征手法进行剖析。在剖析了象征符号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的同时,笔者也结合原文的部分片段,指出了小说中的一些象征符号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所罗门之歌》是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代表作,也是她本人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部以男性为主人翁的小说。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摘得了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在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幅充满了魔幻想象的世界图景,借助典故、神话传说,运用夸张的手法,建立黑人男青年成长经历的叙事结构,在美国社会中塑造了一个充满自信、阳光与激情的黑人形象,探寻黑人民族的精神家园以及文化传统,进而使黑人在生活中得以超脱现实世界的贫困以及心灵的空虚。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使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9.
“暴风雨”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复杂宏大、具有悲剧性和戏剧性,以及富有创造意义.探索该作品的创作特征和表现手法,对于进一步探索从古典到浪漫时期创作手法的发展其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谈《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纲的代表作。正如萨特所指出的那样,它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笔者就这部小说中时间与题目、主题、写作手法以及人物刻画之间的关系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象征性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重要艺术特征。约瑟夫·康拉德在《黑暗的心》这部篇作品中,以其对象征手法独具匠心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与意蕴。本文通过对小说中黑色、白色以及小说题目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作者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及其表现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蒂凡尼店进早餐》中,杜鲁门·卡波特创造性地使用象征主义手法来关注作品的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作家设计了很多象征符号来创建自然主义的场景。作品的自然主义内涵产生于作家与众不同的象征主义手法。回顾关于象征主义的批评并深入地分析文本中不同的象征物,阐明其由象征而产生的自然主义内涵,可以揭示卡波特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民族音乐交响化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和探索,文章分析了作品的民族性和西洋性以及实现其中西融合的桥梁,再次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成才之路》2010,(29):39-39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三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她的反讽艺术。即运用对比的手法增强反讽效果,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增强反讽魅力,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反讽力度。这三种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意味,让人遐思不已。  相似文献   

15.
愚溪先生作词,王世光作曲的混声合唱曲<<梦里失落的家乡在呼唤>>[1],是交响清唱剧<<霜降之歌>>的选曲.作品饱含了离乡的台湾游子对大陆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词曲旋律感人至深.通过对合唱旋律线条与伴奏、歌词深刻内涵以及对词曲结合巧妙手法的分析,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与原乡情结.  相似文献   

16.
张昕 《文教资料》2011,(12):109-110,101
本文以体现贝多芬早期音乐风格的代表作之一——《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其创作背景、人文历史内涵等基础上,进一步对这部作品主题旋律进行细致的分析,将其作为处理和演绎作品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演奏手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求为深刻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这部作品的演奏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希望能对这部作品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高见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83-89
二胡协奏曲《花木兰》在充分体现河南本土音乐风格的基础之上,又作了超乎寻常的创新。在结构上,速度、材料和调性布局等方面的结合完全不同于西方交响作品的构思,但我们仔细听下来,却发现其完好的展现了其交响性,而不仅仅只是线性思维。在风格特点上,歌舞音乐的主调性、文学结构中的戏剧性等手法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优势,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民族的东西,有其自己独特的表现,我们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应大胆地借鉴,从中西音乐的结合中为民族音乐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相似文献   

18.
张玲  张碚 《文教资料》2007,(4):89-91
雷斯比吉的这首夜曲是一首单三段曲式结构的作品,中段之后加入了一个华彩性的部分,再现部分运用了紧缩再现的手法。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使用了双调性、复合和弦等大量的现代和声作曲技法。这首作品旋律安静悠扬,其节奏、和声、织体等方面体现出了夜曲这种特定题材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在艺术歌曲及合唱创作方面,《海韵》便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歌词与曲式、旋律以及和声等创作技法的分析,来揭示赵元任先生的创作手法,进而为演唱和指挥这部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音色角度出发,人声是最能够直接表达人类情感的"黄金声音"。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部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充分重视这种"黄金声音"对作品内容的直接表达,从而有效地表现出战争中人性化的情感关怀。本文主要针对这部作品中合唱队的创作进行分析,由此剖析作曲家精妙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