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审题,主要是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认识活动,弄清题目数量关系的过程。审好题是准确解题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我的体会是: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1认真读题的习惯。应用题的内容是数量关系的文字表达。解应用题就是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有关数量和形体的计算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前认真读题,弄清题中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问题是什么?问题和条件之间,条件和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如不很好的读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几乎时时处处都要涉及到审题,因审题不慎导致解题错误的比比皆是。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审题的习惯。1应用题的审题方法与技巧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解答应用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会审题。掌握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环节。11仔细阅读,理解题意。这是审题的第一步。不懂题意,就无法解题。读题要细心、全面、逐字逐句、逐个标点地读,要前后对照读、关键字句重点读、不漏字、添字、改字。并能用自…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而导致无从下手或解错题。因而,要想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审题的几点做法予以介绍。一、“三读题”法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基础,因此我要求学生至少“三读题”。一读:了解性地读,弄清题目情节,明白事理,了解大意;二读:理解性地读,边读边动手划出条件、问题、关键句,边读边思考;三读:分析性地读,精读深思,将应用题转化成文字题、实物图、线段图等,思考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的数量关系和如何列式等,对解题做…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而导致无从下手或解错题。要想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介绍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审题的几点做法。一、读题法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基础,因此我要求学生至少“三读题”。一读:了解性地读,弄清题目情节,明白事理,了解大意;二读:理解性地读,边读边动手画出条件、问题、关键句,边读边思考;三读:分析性精读,精读深思,将应用题转化成文字题、实物图、线段图等,思考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的数量关系和如何列式等,对解题做到胸有成竹。二、补…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由此可见审题的重要性。那么,应该如何“下功夫”呢?   充分读题、养成自觉弄清题意的习惯。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它关系到审题的质量。一年级时,主要由教师范读,学生跟着学读,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读题(默读)。在应用题审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三读。初读:要求要懂得题中的每个字词的读音及意思,了解应用题的内容情节,弄清题意;复读:收集信息,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读:明确条件和问题分别表示什么“量”。如“生产小组要加工 78…  相似文献   

6.
一、准确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审题首先要重视读题。读题是了解应用题内容,对题中语言、信息进行整理、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只有准确理解应用题中关键字、词、句的意思,才能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方法。例如,在教学“归一问题”时,只有...  相似文献   

7.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从低年级开始,要加强读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一个字,不破句读,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对一些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结合题目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等.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9.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题习惯常俊认真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认真审题,草草地念一遍题,就列式计算。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抓好审题习惯的培养。。1、培养学生会“读题”低年级学生不理解读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审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好这一教学内容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我认为,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读题时要认真仔细地把题读一两遍,边读边想,并划上相应的符号。通过读题...  相似文献   

11.
从事数学教学数十年,笔者深知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时的困惑,即不知从何入手,学生虽说对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审、设、列、解、答等都很了解,但在具体操作时却是困难重重。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快速列数学应用题呢?一、学生审题时要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学习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大多数时间是教师给学生读题,教师读完题学生开始列式。到了中学,学生没有具备独立阅读数学应用题的习惯,虽说题读完了,但不知道已知什么,求什么。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时候,我会询问学生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在回答  相似文献   

12.
一、要重视培养读题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读题没有目的,缺乏正确的读题方法;不会边读边思,不知道“恩”些什么;对一些数学术语、简略语句以及特殊句型,只知认字读句,不究其意。我们认为,读题是解题的基础,是审题的关键。解题时,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过程往往在反复读题中完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在读题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读题的方法,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读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解题的良好习惯解答应用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必须从一年级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的良好习惯。1.培养认真读题审题的好习惯。读题,要有明确的要求。通过读题,学生应知道题中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读题后,再抽上、中、下不同类型的学生复述。复述题,不是叫学生把题重读一遍,而是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口述事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题教学中,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环节。学生能否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关键在于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很重要。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呢?我们认为以下几种训练形式常常是有效的。读议式:读是指读题的内容,初步感知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读题后,指导学生讨论,思考每句话的含义,理解其内容,弄清条件与问题间的联系。如果题中所反映的事例比较复杂,就要多读几遍,抓住题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反复细读,仔细琢磨、思考其意。读题时应有抑扬顿挫,轻重快慢之分。一般说,关键性词语要读重些,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或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数字较大的应读慢一些,使学生思维能跟得上。通过读议结合,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题意,理顺数量关系,逐步形成审题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谢小芹 《教师》2014,(35):52-52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设元→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列方程或列不等式→解方程或解不等式→检验→写答案。关键步骤是正确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在反复读题中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6.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不认真审题,尚未全面理解题意,就列式计算,结果往往出错。如果要他把题目再细读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并能列出正确的算式。这说明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三点:①能正确,流利地读题,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②弄清题目中字、词、句的含义以及数学术语、数字、单位名称等,理解题目中讲的是怎  相似文献   

17.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说话、行为、生活方式,是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具有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力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解决小学应用题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中,教师应有计划地从简单应用题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题意清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从简单应用题教学开始,教师就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读题、认真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审题时要求一要把题目读正确,不读破…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联想,对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大有益处,从而提高学生素质。那么,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呢?下面谈谈一些做法。一、通过对应用题的读题、审题,培养联想能力应用题的“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和审题,在感知基础上,联想有关知识,使学生养成边读题、审题,边联想的习惯。如读到“……比……多(或少)”时,要想到“哪个多”、‘“哪个少”、“多多少或少多少”后到“……,是……的几倍”时,要想到“哪个是一倍数”、“…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千变万化,解答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往往思维受阻,甚至无从下手。怎样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唱好”应用题教学的“五步曲”──审题、分析、计算、验算、总结。一、审题是基础学生理解了应用题的题意,就为正确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解题意首先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用“读”、“画”、“复述”三个步骤审好题意。读。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读题,低年级要求教师范读、带读,最后能自己读。读题的目的是弄清应用题讲一件什么事,每句话表达的意思,熟悉理解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  相似文献   

20.
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举国上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热潮里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青睐 .但从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较差 .差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审题不过关 ,而审题是建模的关键环节 .对此 ,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应用题的审题策略作些探讨 .一、细读关键字、词、句、式解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 ,吸收题设中的信息 .在读题时 ,首先应注意题设中关键的字、词、句、式 .因为关键字、词、句、式中往往隐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与数学意义 .因此 ,我们在审题时 ,必须对关键字、词、句、式等要咬文嚼字 ,仔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