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5年伊始,《荆门日报》推出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专栏——“记走进特色村”。整整一年时间,共刊载了66篇章,受到广大读的赞扬。荆门农村的许多干部群众把章剪裁下来收藏,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本”,不少乡镇党委、政府将该专栏章作为农业增效的经验推广。这些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可供示范性的特色村典型,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话》是湖北日报《论丛》专刊上的一个栏目。于2005年8月16日开栏,主要选发县以上主要领导干部的讲话精要。2005年12月16日。湖北日报编辑部召开“党报理论专栏暨《实话》特色研讨会”,探讨党报理论专栏打造品牌的路径、《实话》专栏的特色及努力方向。现将会议发言予以摘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实话》是湖北日报《论丛》专刊上的一个栏目,于2005年8月16日开栏,主要选发县以上主要领导干部的讲话精要。2005年12月16日,湖北日报编辑部召开“党报理论专栏暨《实话》特色研讨会”,探讨党报理论专栏打造品牌的路径、《实话》专栏的特色及努力方向。现将会议发言予以摘登。  相似文献   

4.
亦英 《新闻实践》2006,(6):54-54
本刊讯 今年4月以来,瑞安日报在综合新闻版开辟了“喜看瑞安新农村”专栏,推出了“文化特色村”和“农业特色村”两大系列共20多篇文章,从各个不同角度报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给读者以春风拂面之感。5月11日,瑞安市新任市委书记葛益平到瑞安日报社调研时。对此作了允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8日,湖南《衡阳日报》首次开辟“百姓纪事”专栏。我成为了该专栏的主笔。“百姓纪事”是一个立足于百姓生活的“平民化”专栏,它以普通老百姓为新闻主角,站在维护百姓利益、传递民众呼声的立场,聚焦百姓的喜怒哀乐,剪辑了一个个平凡的生活细节,真实地体现了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该专栏荣获了2005年度湖南省市州报新闻奖专栏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荆门市新闻战线以"媒体转文风、记者转作风"为主旨的"记者五走进"活动,从2009年3月启动以来,已历时整整两年。所谓"记者五走进",即记者走进企业、走进开发区、走进新农村和城市社区、走进革命老区以及走进创业人群。这项活动两年来,荆门市直各新闻单位1000余名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召开的1993年度各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奖会上,济南军区《前卫报》的一个题为《记者下连吃“碰饭”》的专栏,获得到会各评委的一致好评,列为获奖作品。这个专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记者下连吃“碗饭”,了解连队伙食的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所谓“碰饭”,就是如这个专栏开始时编者活里所讲的,是“事先不打招呼,悄悄去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记者自选食堂,碰上什么吃什么后的调查”。这个专栏,先后发表了十来篇稿件,都是记者变常见的吃招待饭、开座谈会的采访方式,为自选不同类型连队,临开饭时再进食…  相似文献   

8.
《群众文化》2002,(1):8-11
近几年来,我市在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农民逐步走上了小康之路。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4982元。一些富裕村农民人均收入已达11000元。为满足农民求知、求乐、求富、求安的迫切愿望,进一步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绍兴市在创建文明镇村的基础上,从2001年起,积极开展创建“三百特色村”活动,即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创建一百个科普示范村、一百个文化特色村、一百个体育特色村。目前,全市共有395个村开展特色村创建活动,其中文化特色村150个、体育特色村103个、科普示范村142个,参与创建活动的农民达lO万人次。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5月15日第六版,在新开辟的《发展绿色食品 促进衣民增收》的专栏里,第一篇登载了记者顾仲阳写的通讯《大棚“绿”了钱袋子鼓了》,引题是《在陕西大荔县,如今种植绿色瓜果蔬菜成了时尚,全县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生动地描写出大荔县农民靠种植绿色瓜果蔬菜走上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王瑄 《新闻世界》2012,(8):199-200
“新华视点”专栏从最初的通稿专栏,到实现跨媒介合作、走上电视荧屏,历经了十年的磨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极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专栏。是什么因素使得一个新闻专栏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品牌?本文将对其栏目定位、报道特点、写作文本以及舆论监督等方面作具体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的“走转改”.关键在“走”。怎样走?走向哪里?荆门日报“记者走基层·寻访荆门最小学校”系列报道对此做了最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人民前线报始终把宣传的重点聚焦基层一线,聚焦基层官兵,真心实意为基层官兵服务。在成功推出“记者夜访连队”、“开训进行曲”、“记者走进训练场”等专栏后,近期又推出了“到基层碰新闻”专栏,每篇稿件写法新颖,现场感强,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很快成为报纸宣传的一个亮点,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通读这个专栏的稿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努力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宣传方式,是人民前线报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兰溪今年“农村化年”建设的主体工程一“化特色村”创建工程,已在兰溪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这是富有创意、富有前瞻性的一项活动,它以浙江化大省建设为背景,以“经济的背后是化”为理念,以巩固全国先进化县(市)建设成果为目的,以化特色村建设为突破口,并将“化”作为切入点,兼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特色”的提炼与挖掘,通过今年,乃至今后三五年的持续努力,化特色村建设作为兰溪农村两个明建设的一个载体,在促进兰溪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亢海玲 《新闻窗》2007,(2):18-19
《中国青年报》素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青年调查”栏目是其特色栏目之一,在读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该栏目最初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1995年创办的“调查·观察”专刊,独立策划、实施、发布民意调查与市场研究结果。2004年6月,“调查·观察”改为“舆情”,2005年7月,改为“青年调查”,每周出一刊。笔者对2006年9月18日-2006年11月13日的“青年调查”栏目共33篇报道进行归类分析,对其议程设置特色进行了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走转改”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让“走”形成常态行为?如何让“转”见到真实效果?如何让“改”提升媒体影响力?2012年以来,荆门日报围绕这个课题展开探索,上到社长总编,下到记者编辑,人人参与到“走转改”活动接受磨炼。一年来,“走转改”记者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带着思考下到基层,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先后推出14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深化了“走转改”成果,提升了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26日,一位普通的地方电台记者李惊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用近30分钟讲述他当“傻瓜”的特殊经历。一个小电台记者为何能走进影响中外的中央电视台?让我们随记者走近这位“傻瓜记者”。第一次当“傻瓜” 1976年的春天,李惊涛降生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爸爸给儿子取名惊涛,希望儿子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惊涛骇浪,搏击人生。  相似文献   

17.
晚报也被称为“家庭报”,其读者主要是广大的平民百姓,因此,晚报的定位应该姓“民”,晚报平民化、标题口语化和稿件多样化即是晚报的外化形式,也是晚报的基本特色。具体到新闻标题上,其基本特色也就表现在“平民化”、“口语化”和“多样化”上。心里想着平民百姓平民化是指晚报的编辑记者要有平民意识,用平民百姓的“眼光”来制作新闻标题。平民化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素质,是晚报编辑记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2004年5月11日,北京日报开设了“记者走一线”专栏。这是一个现场新闻栏目。所谓的记者走一线.就是要求记者转变采访作风,下到最基层去,下到首都建设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第一线去,去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感受变化,捕捉生动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新闻报道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对记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1日,解放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已开办整整1年了。1年来,记者和通讯员们踊跃投稿,编辑部及时筛选编发,夜班精心包装美化.使这一专栏逐步成为军报要闻版的一个“特色品牌”,不仅被评为军报的好专栏,而且赢得了军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日前,荆门日报社向本报记者(编辑)下发“争创‘十星’级记者条件”并召开全社动员大会,至此,该社“争创十星级记者”、“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文明大院”等文明创建工作已全面启动.为把《荆门日报》办成一张质量上乘,有影响的地市级党报,社党委十分注意队伍的思想和业务建设,近年来,先后开展了“敬业和奉献”、“延安精神谈”等专题讨论,开展了“报纸质量年”、“记者形象年”等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好评.本次“创十星”活动旨在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创十星”活动借鉴了农村创十星文明户的经验.“十星级记者”内容是:讲政治学习好、讲廉洁形象好、讲纪律作风好、讲奉献思想好、讲质量业务好、讲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