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表情、节奏,所以,它与诗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抑、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们欣赏和娱乐的的艺术形式,又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2.
音乐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展示了它的无穷魅力,是一门反映人类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情感与思想的有声艺术。音乐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还让人们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一系列乐音音群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耳朵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唤起视觉的联系和想象的表现,也就是说形象地促进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共鸣与交流,它以独特乐曲音响手法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使人们得到赏心怡神的音乐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美的音乐总是能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打动人们的新,在不断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与音乐作品相互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不断投身到音乐作品中,将作品的外在审美变为自身的审美感受并产生出具有相对个性的音乐形象和审美体验,这也是欣赏者一个积极创造的过程。音乐艺术不仅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享受,还能直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的创造能力等,以达到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了解音乐、认识音乐、感受音乐、不断地探索音乐的奥秘成为人们一直以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表情、节奏。所以,它与诗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们欣赏和娱乐的的艺术形式,又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舞蹈艺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实施途径主要是学校舞蹈课的教学。我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深刻地体验到:要使舞蹈教学顺利进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按照下述美学模式进行教学。一、感受舞之美是…  相似文献   

6.
时茜 《文教资料》2007,(9):106-107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审美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利用声波这种独特的物质本体,按照美的规律,反映作者对生活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以激发审美者的美感,从而引导欣赏主体提高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净化胸襟和心灵。  相似文献   

7.
周美玉 《亚太教育》2019,(11):189-190
音乐是反映人类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人们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思想上受到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心灵上得到寄托,能够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幼儿当前的发展,还是幼儿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本文主要论述了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听觉和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智力和情商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宋伟 《儿童音乐》2007,(2):68-72
一、音乐的艺术审美特征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它的美学特征是凭借旋律、节奏等一系列表现手段,表达创作者(包括作曲和演绎者)的审美感情,引起欣赏者的联想,激起情感共鸣,从而得到美的陶冶和感染。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审美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利用声波这种独特的物质材料,按照美的规律,反映作者对生活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以激发欣赏者的美感,从而引导欣赏主体提高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净化胸襟和心灵。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音乐又叫作情感艺术.本文结合实际,从听觉能力、审美能力、综合素质、合作能力等方面就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和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对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它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丽且对实旌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郑菊红 《河南教育》2009,(7):119-119
贝多芬曾说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孔子也曾指出:“诗言志,歌咏言。”名人们一语中的地道出了音乐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任何艺术都是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和技巧集中、强烈地反映生活。而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音乐表现的内容是广泛的,它可以表现欢乐、悲哀、热情、幻想,沉思、和谐以及英雄气概等。一首庄严、雄牡的乐曲,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一首抒情、欢快的乐曲,给人美的享受……。音乐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审美作用呢?这和音乐艺术自身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试从音乐的音响特点、隐含性、主观性三个方面谈谈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音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进一步说,音乐的审美价值就是指作为一种音乐本体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及基本的音乐特点.文化价值强调的是这种音乐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它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联系程度,社会价值侧重的是这种音乐的受群众出于自己的兴趣对它的喜爱程度.这说明音乐价值的大小需要一个综合的天平来衡量.而不能以单一的听众数量标准来看待.  相似文献   

15.
朱东黎 《江西教育》2005,(14):83-84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表情、节奏.所以,它与诗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音乐美育是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是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一种音乐活动。音乐之所以具有美育功能,是由音乐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音乐的物质媒介是音响、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曲式等,在艺术分类上属于听觉艺术和表情艺术,它能非常强烈地表达人们的情感,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愉悦和放松。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美的熏陶、享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象生活的艺术,它主要通过表演使接受者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中学音乐教育活动是以中学生为主体,以适合青少年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刨造美,其实质既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五河民歌"是淮河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世代伴随着五河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映射着五河人民的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希冀。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于淮河两岸,经久不衰。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反映出了五河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折射出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智慧。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该民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因而在学校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欣赏各类中外的作品,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其音乐的情感和音乐的审美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重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个性,等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心理特征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是美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美的音乐、优秀的音乐作品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使他们成为情操高尚、趣味高雅的人。一、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的审美功能可以表现为可以使人们感到身心愉快,从而陶冶性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