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中叶,俄罗斯乐坛出现了一个5人创作小组,他们致力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开拓与宏扬,主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遵循民族性和人民性的原则从事音乐创作,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绩。这个小组的领袖是米里·阿列克谢耶维奇 ·巴拉基列夫。[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人阳刚气十足,从外表上看,他们体格魁梧,人高马大,出于保暖的需要,浑身还长满了浓密的汗毛。从内在性格上看,俄罗斯人秉承了罗马文化的基因,好斗而且好战。俄罗斯人把决斗这项男人的艺术发挥到极致,在日常生活中,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也要通过你死我活的方式来解决。俄  相似文献   

3.
埃尔米塔博物馆(即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被俄罗斯人称为自己的卢浮宫;国会大厦建筑是“自己的白宫”;自己的凯旋门比巴黎的凯旋门还要高大。俄岁斯以独创性自立于世界民族建筑雕塑之林.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它的服饰历史同样绚丽多姿、源远流长。俄罗斯民族服饰虽然发生过一些变化,但其基本特色却一直保持不变并保留下来,成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俄罗斯民1司服饰。俄罗斯的民族服装色彩鲜艳,宽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和俄罗斯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它也体现出俄罗斯人豪迈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人是豪爽、好客的民族。我在俄罗斯工作和生活期间,常去俄罗斯朋友家作客。但是,不要忘记:到俄罗斯人家去作客有说道。  相似文献   

6.
他是俄罗斯古典现实主义的终结者,他被高尔基称为“现代俄罗斯最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他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他就是伊万·布宁——俄罗斯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和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7.
品味伏特加     
一提起俄罗斯,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伏特加酒。几百年来伏特加酒已慢慢融入到俄罗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俄罗斯酒文化。2003年一座伏特加酒博物馆在莫斯科落成,人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来为500岁的伏特加贺寿,这足以证明伏特加酒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它已经成为俄罗斯的国酒。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涅克拉索夫在1858年创作的著名诗篇《大门前的沉思》中,描写伏尔加河时说:“走上伏尔加河畔,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那回响着的是谁的呻吟?这呻吟在我们这里被叫做歌声……伏尔加!伏尔加!在春天涨水时期,你横扫田野,茫茫无际……”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这条发源于俄罗斯北方中央高原低矮的群山中的欧洲第一大河,流域面积相当于德国、法国和英国领土面积的总和。而伏尔加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含蓄地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历来被俄罗斯作家、诗人、画家所青睐。2006年,一位年轻的俄罗斯油画家创作了一幅再现伏尔加自然之美的《伏尔加河牧归》油画,使人们的注意力又重新转移到俄罗斯当代画家的现实主义绘画上来。这幅作品一经问世,备受俄罗斯画坛好评,油画的作者就是当代俄罗斯新生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德米特里。  相似文献   

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这句中国谚语,去了解和认识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也是恰如其分的。这是我在俄罗斯工作生活期间的切身感受。俄罗斯人的性格,天然的孕育于俄罗斯这方水土。形容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可以概括为一个“大”字。俄罗斯是全球领土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郁郁葱葱的大森林,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和呼啸弥漫的大风雪……于此相互映衬的是俄罗斯人高大魁伟的身躯、粗旷顽强的气魄和豪爽豁达的脾气。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伟大的学家肖洛霍夫因在描绘顿河史诗性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而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学奖。他是唯一以俄罗斯公民身份得到诺贝尔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其他四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作家都是侨民)。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人喜欢鲜花,走在俄罗斯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头,总会遇到手捧鲜花的青年男女从面前翩然走过。假如你被邀请去俄罗斯朋友家做家,一束漂亮的鲜花是最好的礼物。不过,送花一定要送鲜花,花枝必须是单数。单数在俄罗斯表示吉祥。流行于俄罗斯的花语是:金鱼草象征光荣,玫瑰花表示爱情,百合花代表纯洁,雏菊标志和谐,石竹花表明热情,杜鹃花意味伤感,勿忘我表示思念,铃兰和丁香显示新生。  相似文献   

12.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正式开启中国“俄罗斯年”的前夕,“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队在队长特卡琴科上校的带领下,分别驾驶5架苏-27重型战斗机来到湖南省张家界市,参加2006俄罗斯空军张家界天门山特技飞行表演。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是俄罗斯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是俄罗斯的象征,也是俄罗斯妇女的象征。它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空心彩绘木娃娃(一般为村姑或农妇造型)自大而小,一个套一个地组成的玩偶。据悉,目前最大的套娃由100个组成,最外层的有1米多高,最内层的比黄豆还小。在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工艺品商店、售货亭、集体农庄集市、旅游景点、百货商店里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套娃,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如今套娃已迈出俄罗斯国门,畅销世界各地,已成为最具俄罗斯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到俄罗斯讲学。一到俄罗斯,就深深惊叹于其幅员辽阔的疆域和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更惊奇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所说:“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像俄罗斯那样复杂。  相似文献   

15.
去俄罗斯的行李里除了必备的东西,没有一本书。到俄罗斯难道还会没有书读吗?我这个名义上的俄罗斯学的爱好和研究想起俄罗斯学就觉得像是置身于初雪的莫斯科,会有雪花轻轻地触摸你的面庞,并不觉得冷,也许几片雪花之后就是漫天的飞雪了,无论你怎样转身都在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旅居俄罗斯50年的华裔艺术家,我多次率俄罗斯爱乐乐团及其他艺术团组来华表演,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同时,也先后介绍了很多中国的艺术团组前往俄罗斯访问表演,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历尽绵薄之力。与此同时,应中国有关文化部门邀请,我亦多次出席与文化交流相关的国际论坛,做学术报告或发表演讲。可以说,无论中国还是俄罗斯,对我而言都不存在文化方面的隔阂。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在莫斯科等地逗留了一个多月,有幸亲眼看到今日的俄罗斯。在这里,我以读书人的视野和执著,尽力争取给朋友们一个真实的俄罗斯观感。刚到莫斯科的前几天,最使我注目或凝视的是那些在大街上走动的俄罗斯人。他们那走路的神态、速度,匀称开阔的步伐,他们在生活中的来去匆匆,这一反映民族群体动态及精神的现象,首先在我心灵深处引起了一个触动。俄罗斯商店午休时间不营业,不到时间不开店门,俄罗斯什么地方都排队,而且排队时特别规矩,特别认真。这是俄罗斯人行为和意识高度规范的现象,这种品行和素质可能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养成…  相似文献   

18.
独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虽然俄罗斯的茶是由中国经西伯利亚传入,且饮茶的历史并不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9.
谷羽 《世界文化》2007,(2):14-15
2003年9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把俄罗斯文化界国家最高奖——圣安德烈勋章,授予一位80岁的老诗人,称赞他是俄罗斯人民的诗人。在那段日子里,书店竞相出售这位诗人的诗集,电视节目朗诵他的诗歌,莫斯科街头树立着他的巨幅画像。一个诗人的生日,居然成了俄罗斯人的隆重节日。这位诗人出生于高加索的达格斯坦,他就是从山区走出来的阿瓦尔族诗人拉苏尔·伽姆扎托夫。  相似文献   

20.
阳春三月,万树泛绿,百花初绽。作为“俄罗斯年”重要项目之一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部和俄罗斯联邦化电影署共同主办的《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和《开放的俄罗斯》造型艺术展2006年3月22日至5月15目,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个展出200余件作品的展览,从古典到现代,集中展示了300余年来俄罗斯艺术家创作的辉煌历程。人们从中既可欣赏到18世纪俄罗斯肖像画盛行时期绘画大师炉火纯青的技巧及其细微的洞察力,还可领略19世纪风景画与人物画的蓬勃发展。而表现日常生活的风俗画题材,因受俄罗斯学的影响,这一时期也得以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