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王兰老师在她班上用三堂課的时間,教完了《东郭先生和狼》这篇长达八百余字的寓言(十年制学校小学語文第六册第14課,同四二制小学初小語文第八册第14課),现将教学经过介紹于后。上課了,王老师和蔼地对学生说:“今天我們教第14課:《东郭先生和狼》。”于是,她一边板书課題,一边解释说:“这是一則寓言。古时候有个好心肠的人,叫东郭先生,这課就是讲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所以題目就叫《东郭  相似文献   

2.
《繼續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十年制学校初中課本語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課文,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議上的报告》,是毛泽东同志报告中的第十部分。我教这篇課文,用了两个課时。现在把我在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介紹如下,請同志們批评指正。一、解题跟語法分析和写作指导相結合这篇課文的题目是課本編者加的。我因为看到学生对教过的語法知識不够巩固,平时作文也不太会审题,所以在解题时便結合講解語法知識和写作常識。我板书了課題以后,便問学生: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学生試答后,我又加以指点,說明这个题目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要求人們把共产党人向来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繼續保持下去。何以見得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共产党人向来就有的呢?这个题目中的謂語是什么?学生答:“保持”。因为艰苦奋斗是共产  相似文献   

3.
历史課本第一册第13課,課題是“爱国詩人屈原”。教这一課要求儿童掌握教材要点,弄懂这一个历史人物的概略事迹是此較容易的;难的地方是如何透过屈原的事迹,来使儿童体会屈原当时的心情,激起儿童对詩人崇敬的情感,从而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課課文是写得生动的,能够表达基本思想的詞句也是較多的,因而我決定采用以讲讀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手》一文(六年制九册第19课)是著名现代作家赵树理的作品。课文以质朴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陈秉正那一双与众不同的手,赞扬了老一辈人高超的劳动技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教学这一课,除了指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注意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一、初读课文,认识手的外形,初知劳动的作用教学开始,让学生轻读课文并思考:①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谁的一双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②陈秉正的手是什么样子?他这双手和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③七十六岁的老人,身体为什么会如此强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意在让学生明白:陈秉正虽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語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讲一些文章的材料安排,段落组织以及过渡、承接,交代、照应,开头、結尾等等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一定的好处。现試以《夜莺之歌》(高小語文第二册第28課)一課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这篇課文的段落,已有空行表示,教学中无須研究段落如何划分,所以我的第一步工作是:在学生初步理解課文内容以后,启发学生弄清三个段落里出现的人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学工作中經常考虑两个問題:一个是学生实际,一个是教材实际。譬如我在讲讀《西瓜弟兄》(十年制語文課本第五册第六課)这課书时,首先根据学生課上課下的练习和作业中所发現的問題,分析了学生的知識缺欠:如字詞不巩固,一二年級識的字有些回生,某些同音字、形近字等易錯易混;在造句时常常出錯,句子的概念不够明确;作文重点不突出,不切题,語句囉嗦等。然后认真鈷研教材。我先通讀課文五遍。对于这課书的主要內容以及字、詞、句、篇章結构作了初步分析,又看了教材参考书。明确《西瓜弟兄》这篇課文是通过叙述解放战爭时期种瓜的兄弟俩的不同遭遇,說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7.
十月廿六日我們在戴窑小学听朱青贤老师上了一节四个年級的复式課。这节課,一年級算术,是教《减2》的第二課时,要求学生能够比較熟练地进行减1,减2的計算。二年級算术,是教《两步計算应用題》的第二課时,要求学生掌握先减后加的两步計算应用題的特点及其解答步驟,能正确地进行解答。三年級語文,是教《千人糕》的第三課时,教学要求有二:(1)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复述課文的能力,能根据标点符号正确地朗读課文;(2)加深儿童对“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认识。四年級語文,是教《丰收山歌》的第一課时,教学要求:(1)理解本課“滿田滿垅”“映”“没尽头”等詞語;区别“垅”“胧”与“钩”“钓”“鈞”的音形义。(2)  相似文献   

8.
我曾听过几位語文教师同志的課。他們讲的都是古典文学,如《鸿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毁》、《辛弃疾詞》等篇。听了以后,获益不小,但是也感到有問題需要研究。从这几位教师对上述課文的讲授来看,多数是侧重于一般的讲述,如課文的情节結构,表現手法,主題思想等等。如果是古典传記,更是側重于課文中人物的分析和故事的讲述,如《鴻門宴》一課中刘邦和項羽等人的形象和性格,《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课中廉、藺二人的形象和性格,作者又是如何刻划这些人物的,等等,大讲而特讲。教师在堂上讲的  相似文献   

9.
讀了《人民教育》1962年9月号上《楊宝琴談排課表》的文章以后,想起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問題,即如何安排教师所担任的課程。我是一个語文教师,我只能就中学語文教师的情况談談自己的看法。中学安排語文教师所担任的課程,不外三种情况:第一,教师連續二次或二次以上担任同一个年級的功課(我們习慣名之为“踏步”);第二,是从一年級跟到二年級停下来踏步,或回头从一年級跟起;第三,从一年级一直跟到三年級(我們习慣名之为“跟班”)。 1958年以来,我們这里一些中学安排語文教师所担任的課程,以上述第一和第二种情况最为常見,极少有从一年級一直跟到三  相似文献   

10.
“怎样教文言文?”这个問題有探討的必要。这里談一談我的认識和教法。第一,在課堂教学过程中,教者要让学生适当地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維,通过他們的思維活动获得知識。譬如說,有些文章淺近易懂,就让学生多活动。像《桃花源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魚为业。綠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鮮美,落英繽纷。这一段文章的句子都很短,接近口語,沒有难懂的名物,沒有典故。把“晋”、“太元”、“武陵”略作解釋之外,再讲讲“緣”、“英”、“繽紛”几个詞,而后让学生讲課文,大致可以讲对。类似这种課文,最好让学生讲,学生糾正,教师只作判断和补充。起初这样做,必然比教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赵树理的《手》(五年制第八册7课),围绕老农陈秉正那取坚硬而灵巧的手作了多侧面的描写,从中发掘了劳动的诗意和崇高的美。教学这篇课文,除了掌握课文是如何介绍陈秉正手的坚硬和灵巧外,还要充分发掘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觉得要注意这三个问题: (一) 正面抓住“手”的特点课文的第二、三两段正面描写了陈秉正手的特点,是课  相似文献   

12.
讲解課文題目对提高学生閱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內容,掌握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題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讲解課文的题目呢? 首先,要讲清題目的含义。課文題目的作用一般有两个:一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罢咭月鬯滴木佣?如《要有鮮明的爱和恨》(高小語文第三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高小語文第四册)等;后者以記叙文居多,如《开  相似文献   

13.
抓住明暗两线理解文章中心──《手》一文教学设计江苏罗卫华一、理明线,认识“手”1.从部分入手,初识“手”的外形。在学生刚接触课文后,教师可单刀直入奔重点段:这双手是什么样子?用“──”划出有关句子。目的是让学生初识陈秉正手的外形。学生速读课文后,在第...  相似文献   

14.
答读者问     
下面依次回答南坪钱耀汉、金堂陈家西,德阳刘宏志、雷波唐王鲁等四位同志提出的问题。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课《手》一文中出现的“秉”字,是从人的名字“陈秉正”而来,并未用“秉”的词义,看来只要求学生认识这个“秉”字就行了。“秉”字是一个文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試教了十年制学校初中課本(試用本)英語第一册第27課“At the Library”,共用四課时讲完。关于如何教会話課文,通过这次試教得到这样一点体会。我感到,根据会話課文的特点,在課堂上必須扣紧問句和答句,教会学生怎样发問,怎样回答,以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日常会话。同时,我感到用听译的方法,根据課文內容进行一问一答的练习,效果比較好。譬如我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在教完单詞后讲解課文前,說明本課是大家到图书館借书时所必須掌握的几句会话,然后通过听譯,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惟,把长句簡化,先教容易上口的短句。如: 我问:你們到图书館去的时候图书館管理員常問你們什么話? 学生答:你要借什么书? 我說:对,现在大家先听我讲一句英語,看誰知道汉语是什么意思——Can I help you?  相似文献   

16.
做好备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什么說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呢? 因为备課是教学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备课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能够在备課时多下功夫,课备得深透,到課堂去就能讲得深透,使学生深入领会課文,牢固地掌握知識,就能提高学生的作业成績,提高知識质量。怎样备好语文課呢? 要备好語文課,必須先弄清楚小学语文課的目的任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不少学校和不少教师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出現了讲得多、作业多和考試多的三多現象,过分地加重了学生的課业負担。例如有的語文教师竭力补充課外教材,搬用大学讲稿,讲黄宗羲的《原君》一文,竟大讲《易經》上的八卦及諸葛亮穿八卦袍的道理,并要求学生搞通卦爻的本义及共演变过程。有的数学教师让学生死背历年的  相似文献   

18.
本学期,我校几位周会課教师听了一年級何老师的一堂周会课,課題是“虛心使人进步,驕傲使入落后”。首先,何老师用丰富的感情,生动的語言,讲述了从《社会主义教育課》教材上选用的“鸟做窩的故事”。在讲述故事中,她着重阐明了画眉和燕子学习做窩的不同态度及其結果:画眉看到喜鵲衔了一小块一小块泥做成园餅,就得意地叫道:“这有什么难。原来做窩这么簡单,我学会了。’說着就飞走了。結果,直到現在画眉还是住在一个凹下  相似文献   

19.
問題解答     
問: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語文課本中的人物的歷史問題? (綜合讀者問) 答:我們常常接到讀者們來信詢問語文課本中的人物的歷史問題,例如問語文第三冊第八課‘小鉄鎚’是哪裹人?他的真實姓名是什麽?語文第五冊第三課中的關向應和第七冊第四課中的任弼時的詳細履麽怎樣?有的教師問語文第七冊第五課‘深厚的友誼’中的蘇聯?姨乩醽碓鯓?死了沒有?還有人問過‘鉄脚團長’的真實姓名究竟是什麽?他  相似文献   

20.
課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織形式,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要提高課堂教学效果,不仅教师要讲好,还要学生能学好;讲好是学好的先决条件,是基础。所以,教师的讲,是課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那末怎样才能讲好呢?我的体会是第一要准,第二要精,第三要巧。所謂准,是教学重点把握得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結合得准。讲課要有重点,要跟学生实际情况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