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2年12月19日—23日举办的第七届文博会"设计创意展"上,北京市科委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展出了独具匠心的创意产品,共同见证"小"设计成就的"大"成果。蕴含科技、文化、创意的设计创意展是历届北京文博会的一大特色,本届文博会"设计创意展"的特点为提升设计实力、展示设计产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
10月17日到10月21日,杭州文博会隆重举行。和往年不同的是,整个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两幢流线型的大楼被巧妙地布置成了两个主题完全不同的展馆,主力、方以“A馆”和“B馆”来指称。  相似文献   

3.
孙侃 《文化交流》2014,(12):56-58
最前沿的时尚元素2014年10月16日上午,为期五天的第八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创意与设计是本届文博会的重头戏,其鲜明的特点是以“融-工艺·设计·生活”为办展主题,发现生活细微之处的创意与设计,体现西方顶尖文创产业奔走在最前沿的时尚元素,突出手工业文明的传承,强调新兴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相似文献   

4.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浪潮迎来了新的高点,关于“民族文化”的讨论声浪也越来越高,而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试图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切入,以拥有多民族聚居特点的南宁市为例,探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如何构成内容、形成创意,以及实现发展。研究发现,南宁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五大发展模式,这五大模式的形成,正是由于当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基于这些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创意内容,民族文化产业的参与者通过整合创意内容,构建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创意内容是关键,是当地文化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张科 《文化交流》2010,(1):5-11
2009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明确了“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属类,和影视、出版、动漫相并列。这就厘清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江楠 《职业圈》2013,(10):20-24
“近几年来,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打造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为支撑的数字娱乐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石景山区区委书记荣华告诉记者,石景山区在全市19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中被确定为动漫游戏基地,并将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  相似文献   

7.
刘容 《中国名城》2020,(4):28-33
文化创意城市发展模式对全球城市应对后工业化困境功效卓著。首先,描绘国外文化创意城市概念从“萌生”到“成熟”的路径衍化。其次,总结了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城市,维也纳、哥本哈根、巴黎、伦敦、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发展经验。再次,从目的、方向、路径等方面通过比较视角梳理国内外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差异。最后,总结对我国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启示,认为应将文化创意城市发展融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大力促进当前“双创工作”深入开展,并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化基础上凝聚市民大众共识,形成文化创意城市发展方向,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21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经济、新产业的中流砥柱,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承担着引领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使命,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该文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和分类进行阐述,然后对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数字文化为重点,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品牌,建立文创产业人才智库,推进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等建议,以期增强广州文化产业发展实力和影响力,为相关管理部门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高职院校文创类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及高职院校文化创意类专业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指出很多高职院校文创类专业发展遇到的困境。文章结合北海职业学院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建设的实例,从产业学院建设定位、运行基础、专业建设基础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论述了产业学院“1+N”建设模式,指出该模式的特色在于坚守“育人”与“产业”双赢目标、坚持服务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坚守深度传播地方特色文化,是强化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创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繁荣的重要途径,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新时代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顾力 《职业圈》2012,(26):6-7
“上海新地标”田子坊建成开坊已逾十年。如今,田子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都市坐标之一。其独特的“弄堂文化”、“视觉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构成了田子坊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色。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小里弄街坊”志成坊,到本世纪伊始的“国际文艺范儿”田子坊,这一华丽转身,不仅折射着时代的嬗变、商家的创意,更体现着居民的品格、文化的传承,彰显着海派风情的历史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1.
章继刚 《职业圈》2009,(34):58-59
<正>当前,许多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的困境,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动荡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和挑战,金融危机中如何安全"过冬",走出危机后靠什么赢得竞争优势?这是文化创意企业家目前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是全球首个推出文化艺术国家战略、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国际输出及其蕴含的价值观传播,不仅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塑造英国文化大国的国际形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迅猛,与金融服务业并称为英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构成了英国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卢山山 《职业圈》2011,(35):149-149,151
“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新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和作用在一些经济区域凸显。已经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缺少由当地政府主办的能够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并且降低文化创意产业交易成本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值中国与保加利亚建交65周年之际,2014年12月9日,由保加利亚美术家协会联盟、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等共同主办的“艺术的纬度—中国保加利亚油画交流展”在杭州西湖美术馆闭幕。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2010,(12):79-81
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义乌文博会)创办于2006年,是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义乌文博会以“提升文化内涵,壮大文化产业”为办展宗旨,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文体行业唯一外贸主导型展会。  相似文献   

16.
湖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为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更新,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湖南文创产业急需各种升级,需通过创新驱动将地域文化融入生产及销售的各个环节。该文在对湖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地域“新文创”的创新策略,并针对相关提升和突破路径提出建议。在新时代背景下,湖南文创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既要有文化上的创新,也需要结合、拥抱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区位优势在不断凸显。以此为契机,南宁市不断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引导、管理和服务,推进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本文探讨了南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南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以"文化创意+"为路径,与科技、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政府加强对文创品牌的扶持,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多管齐下建立现代化的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沙舟  王艺 《文化交流》2012,(12):43-45
杭州的秋季,除了湖光山色秋意纷呈,还有节庆展会纷至沓来。今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更是精彩炫目,吸引眼球,再次展现了杭州作为文创之都的无限创意氛围,体现杭州对外学习借鉴的决心和交流融合的氛围。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国际会展中心是文博会对外交流最重要的窗口之一。走进这里,一股久违的青草味让人耳目一新,原来是展会的地坪全部铺设了鲜活带泥的草坪,连同那树叶串缀而成的展墙,彰显了生态展馆的主题。而世界著名设计大师的巨幅灯箱造型,繁密如星的展区吊顶设计,幽蓝灵动的照  相似文献   

19.
4月28日至5月2日,'2008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在义乌梅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文博会以"文化交流、创新发展"为办展主题.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本届文博会上还专设了国际展区,吸引意大利、阿根廷、德国、巴西、埃及、南非、日本、韩国等28个国家的参展商参展,这些国家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旅游文化、教育文化及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体系包涵图书馆系统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创意服务。本文主要阐述沈阳地区图书馆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体系的背景意义、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就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如何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为促进沈阳成为东北亚文化创意中心做贡献,提出了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