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直板打法要想摆脱目前接发球环节上面临的各种困难,恢复信心,就必须充分发挥直板接发球中手腕灵活,手指感觉好的特点,在接发球技术上进行大胆创新,不断进取,以取得优势。这里介绍两种直板打法特有的接发球技术——拧搓和拧挑,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2.
深泽 《网球天地》2013,(4):132-133
月亮球(moonball),俗称挑高球,是业余球员经常使用的一种击球方式,如果使用时机合适,甚至能直接得分。对于经常参加业余比赛的球员来说,掌握月亮球的打法非常有必要。李连鹏教练告诉大家,月亮球主要有平挑、上旋和反手搓球三种方式,“平挑由于威胁并不是很大,用的不多,我们今天主要学习后两种挑高球”。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象: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力队员王皓。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与分析横拍选手运用反搓球、切球、发球、挑球等技术十分普遍,如果直拍横打选手也能像横板选手一样自如的运用直板反面进行搓球、切球、发球、挑球等技术,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整个直拍反打的特点来看,对反手位的来球,直  相似文献   

4.
王皓 《乒乓世界》2018,(1):94-95
经过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直板横打”无论是从运用理念还是技战术角度而言,都是十分先进的,毕竟它解决了直板运动员反手半台的漏洞,尤其是进攻端与对攻端的不足。以前直板打法的反手体系基本都融合着推挡技术,但是从目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板打法要想竞争最高水平,必须要涵盖横打技术,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项主要技术来掌握,更客观一些的理解就是:直板打法可以没有推挡,但不能没有横打。  相似文献   

5.
“直板横打”怎么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乒乓世界》2000年第7期至第10期中,陆续介绍了直板反胶打法“怎么加强正手进攻能力”、“精雕细琢前三板”、“如何提高相抗能力”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目前国家队和省市队的直板打法运动员,在反面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但反面技术的训练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直板打法的改造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训练方法,特别是业余体校的小运动员和业余选手更是一个空白。通过几年来在直板反面技术训练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给大家介绍一些直板反面技术的基本训练方法。 反面技术主要分成三大类:发球、上旋球和下旋球。主旋球包…  相似文献   

6.
球迷俱乐部     
球博士:  请问直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怎样练好发球。南京方林方林球迷:  有关发球技术,我们已从今年第3期开始,在“初学乍练”栏目的“教你怎样练发球”一文中选登优秀运动员的发球动作解析,其中第3期和第4期就是介绍马林的发球动作,你不妨可以参照学习。球博士:  请指教一下怎样接好各种旋转的发球。球迷魏青松魏青松球迷:接发球技术是各项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采取哪一种接发球方法,应根据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及双方打法特点等因素而定。接下旋球,如果不出台,可用搓接,主要靠手腕发力,向前下方摩擦。目前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乒乓球的快攻打法是“以速度为主,旋转为辅”的打法,整个打法是由攻球、推挡、搓球、发球抢攻等多种技术组成。其中,攻球和推挡是体现速度的主要技术,是得分进攻的重要手段;发球和搓球为旋转技术,是辅助进攻的手段。所以,提高速度技术是第一位的,旋转技术是第二位的。因此,在培养少年儿童快攻运动员的指导思想中,必须把握住上述原则,明确方向,抓住主要环节,解决主要矛盾,使之特长突出,风格明显,真正打出快攻的风格和技术。 一、选好“苗子”是培养快攻运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9,(10):108-109
如今直板横打技术已经成为直板打法的必备的一项重要技术。在业余爱好者中,横打技术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项技术不但可以轻易地进攻反手位的来球,最大限度地减少跑动范围,还可以在相持环节加强回球的旋转、速度,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9.
颜晴窗 《精武》2012,(21):23-23,25
直板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打法,在我国也受到了重点保护,其技术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直板横打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优秀直板运动员一项不可缺失的技术。而直板横打技术作为一种直板中的新型打法需要我们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意识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意识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低球突击是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重要技术之一,由于它突然性强,在比赛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低球突击有利于发挥我国直板快攻在速度上的优势,低球突击是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重要战术。本文根据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新技术的需要,主要对直板快攻低球突击的技术与训练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以搜集资料为主(包括观察、统计、阅读文献),并访问和请教了有关人员,通过分析、整理,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是羽毛球运动中速度最快、最具有观赏性的一个单项。项目受传统技术风格“快、准、稳、狠、活”和战术指导思想“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影响,运动员所需的技术要非常过硬,打法细腻。所以现代羽毛球制胜的关键在于对网前的控制,赛场上谁确立了网前优势,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运动员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勾对角球、推球、挑球、扑球、搓球、假动作的技术战法,不断强化对网前球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对直板打法的选手来说,前三板技术通常是制胜的法宝,而发球和接发球则是前三板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马琳作为我国当今优秀的直板运动员,其前三板技术一直是公认的模范样本。在马琳前三板技术体系中,其摆短技术可称为一绝:他不仅能摆加转下旋球,也能手腕的小动作,利用来球的旋转摆出侧旋球;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中期,确定了我国“快”字当头的羽毛球技术风格,快攻打法开始崭露锋芒。由于步法上的革新,加快了上网的速度,击球点提高了,大大地发展了网前进攻技术,出现了不同旋转翻滚形态和飘忽不定的搓球。在这种搓球的启发下,一种新的发球技术——发带旋转性的网前球,即飘球已在孕育中。显然,飘球是快攻打法的必然产物。但是,它的诞生和发展与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在我国羽坛引起了哗然争波。  相似文献   

14.
掌握规范的和先进的羽毛球技术是青少年运动员和羽毛球爱好者迅速提高自身运动水平的关键。羽毛球基本击球技术包括击高远球、杀球、吊球、放网前球、搓球、推球、钩球、扑球、挑高球、平抽球等。击球技术可以运用在以下几种打法中:压后场底线、打四方球、拉吊结合上网、后场下压、守中反攻。  相似文献   

15.
杨燕宏 《乒乓世界》2005,(6):i019-i019
我爱好打乒乓球,至今有四十余年的“球龄”了。由于酷爱这项运动,我对它的技术发展非常关注,经常琢磨一些优秀选手的技术,尤其是中国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就直板而言,基本可分为日式和中式两种,我觉得前者由于握拍法的限制,不太适于“直扳横打”,而中国传统直板虽可横打,但因拍柄圆直,且由拇指和食指卡握,横打时食指及手腕部分受限,球拍的迎球角度小,不易控球,加之挥拍时的离心力,令人感觉抓不住球拍,难免有脱手的顾虑,因此不易充分发力对打对拉。  相似文献   

16.
直板弧圈球打法的选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进攻积极、凶猛,前三板技术过硬,台内球技术灵活多变;但是反手技术向来是一个弱点,尤其针对传统直板打法的选手。对任何直板选手来说,侧身进攻出台球都是最强的技术。直板选手在侧身时,步法移动速度很快,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腰部动作,增加回球的速度、旋转、力量,此外直板选手的手腕灵活,在击球瞬间可以改变触球部位,使回球弧线和落点突然改变,这就是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直板快攻打法作为国乒队的强势技术,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均对乒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寅生作为中国乒坛的权威领军人物,以直板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洞察困境弱点,展望未来。20世纪70年代,欧洲横板两面快攻结合弧圈球技术兴起,徐寅生首提“快、准、狠、变”加上一个“转”字,力推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等雄踞乒坛。随着欧洲新兴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强盛,国乒直板快攻面临失势的困境和考验。自直板快攻打法出现“直板横打”的创新技术,徐寅生积极倡导、鼓励并进行探索,先后涌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状态的技战术,极大地丰富了直板快攻的打法,并展示了进路和前景。就此,徐寅生提出了“保护、创新、发展、进取”的国乒直板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直板打法的软肋在反手,尤其是传统的直板打法选手。其反手位漏洞往往是致命的死穴。早期。直板选手为了弥补反手出现的问题。加入了反手单面攻的技术,这项技术的难度极大——由于反手攻球时,前臂和手腕动作相对受到限制。对摩擦的程度难以把握。因此很难控制住击球弧线;此外,一旦对来球的旋转判断稍稍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出现进攻失误。大多数老前辈在练习反手进攻时。  相似文献   

19.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几项关于直板横打技术入门时的训练科目。在启蒙阶段,当孩子们的基本动作基本成形后,就可以逐渐强化他们在击球时的触球感觉。本篇,我们将从直板背面横拉、搓球和扣高球三项科目为大家展现少儿基础训练,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完善。  相似文献   

20.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2,(4):112-113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主要谈到了“直改横”之后的正手位技术,本篇我们再说一说反手位。横板的反手技术丰富多彩,即便现在直拍有了反手横打的技术体系,但横板在反手一侧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除了搓球、挑打不如直板灵活,横板在其它技术结构、实际教学及熟练掌握上都不算太困难,否则也不会出现业余体校和专业队中“直横比例”如此失调的局面,因为大家都知道,练横板比练直板更容易出成绩。但是与体校不同的是,业余选手改横板后学习反手技术时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从改握横板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