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喧嚣的图书市场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出版人争相推出热点书吸引人们的眼球。业内人士言谈中自然而然地称自己在“做书”。一个“做”字真是准确形象极了。选题策划上横空出世,想他人所未想;产品设计上殚精竭虑,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宣传上一波未落一波再起,轮番冲击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就是小小的腰封,也反复推敲,用心斟酌,“语不惊人死不休”。心机费尽地“做”下来,图书作为商品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使这一切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报偿。  相似文献   

2.
曾杨 《中国编辑》2011,(5):73+75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百年过去了,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可谓是历久而弥新,放之四海而皆准。今天,我想把它引入到编辑做书的过程中,作为我熟理中融入新知,新知中蕴涵熟理的一种解读。书,可以说是编辑们眼中的一块带肉的大骨头,  相似文献   

3.
书店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若将店堂改作其他经营,收入会更丰,但没有了坐拥书城的一份宁帖.出版在本质上亦如此,出版人乃理想主义的信徒,出好书则为这个行业的节操,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曾言:“我总在想,我为什么会跑到这行业中来,我的同事们为何会花掉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来做编辑,结论是我们做的书必须有价值,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相似文献   

4.
闲暇之余到图书大厦。一本《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吸引了我。这本畅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试想一下。一个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事完美。就必须注重细节。要想做好每一个细节。就必须有一个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汪徽 《出版参考》2015,(20):19-21
做书这件事,听起来古老、悠远、有情调.好像只要有作者的智慧与油墨的香,做书人就可以优雅地工作下去,以自己的魔术将无形的精神定型,成为一本一本可以捧起的书.而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也已成为现在这稳重成熟的样子.艾柯在《别想摆脱书》里发话:书就像勺子,一发明便完美了.这个行业好像可以一直这样美下去.  相似文献   

6.
说到老书新做,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老书,一个是新做。老书好懂,简言之,就是出版过的书。在这里,老书新做的老书特指已经出版过的图书品种中,被时间和实践证明仍有传承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图书。所谓新做,是一方面内容上的新做和书装形式上的新做。在新做的含义上,人们往往偏重在形式上下功夫,而多在内容上有忽视。  相似文献   

7.
三代作家传帮带作文书一直是有着广大市场的教辅类读物,也是众多出版社一直分抢的一块蛋糕。已出版的作文书,大多是“优秀作文选”、“获奖作文选”、“分类作文”、“中(高)考作文佳作”之类,直至近两三年,“新概念”作文才脱颖而出。再做作文书,如果又落入“范文+简评”的窠臼,重蹈作文汇编的覆辙,极易被淹没在浑涵汪茫的书海中。当旧作文书渐渐陷入困顿的时候,就是新作文书产生的良机。我明白要想再做作文书,就得另辟蹊径,在形式和内容上出新、出奇,让它能够从汗牛充栋的作文书中跳脱出来,才有可能在市场分得一杯羹。我在1999年夏和2000年春两次见到肖复兴老师,都谈到作文的话题。肖老师提了两个建议:一是选取北京乃至全国重  相似文献   

8.
无意中点开"博翰文化"的页面,呈现在眼前的全部是茶书,一下子被它吸引住了,于是好想问问这位茶文化的"推手"如何做得如此纯粹.联系到叶羽晴川时,他正在异地办事,网上匆匆聊过,问公司一直做茶书吗?是啊.而且后面会是永远做茶书了.永远?这个人跟茶结下了怎样的情缘呢?  相似文献   

9.
忠诚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1956年进四川大学图书馆,1957年开始到流通部做出纳工作。当时馆藏书刊60多万册,全校1000多教职工,4000多学生,每天借书高达500多册。我一个人坐出纳台,既外借又还书,有时还要进库取书,再忙再累,都要想办法把当天的事做  相似文献   

10.
选题、组稿、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主要部分.最初做编辑工作的,可能会觉得它很难,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当初就有这个感觉.所以,开始时一定要打破神秘感,去掉畏难情绪.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讲,选题、组稿、审稿工作,是每一个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做的.选题,就是你想出版什么题目的书;组稿,就是你要谁写这个题目的书;审稿,就是你对这本书满意不满意,怎样才满意.所以,它并不困难,并不神秘,人人能做.  相似文献   

11.
宋强 《全国新书目》2008,(11):31-31
《我是保姆》是一个真正曾在北京当过保姆的"文学家"写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保姆在北京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作为保姆,要想与雇主相处的得心应手,要想在有钱人的环境中如鱼得水,就得忍受雇主的优势地位。书中的林瑶在北京做保姆,由于脾气耿直无法忍受雇主的欺凌,屡次愤而辞职。这次,她被公司派到齐总家里做保姆,经过了最初的不信任和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国中短篇小说在市场上卖得不太好,于是,有几家出版社便想在书的包装设计上多下功夫,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一书早在三四个月前即已出版。近日参加了"《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出版座谈会",我认真地聆听了众位与会嘉宾深思熟虑并饱含感情的发言,回想着当初看稿时内心的感动瞬间膨胀为一种冲动:一种想让业界更多人了解这本精练实用且引人深思的专业好书的冲动;一种想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编辑花絮与编辑感悟的冲  相似文献   

14.
为美人做嫁衣裳,也要有资格。鄙吝之徒做不成美人的"嫁衣裳"。从这个意义上看,做书,做好书,的确是仁业。  相似文献   

15.
魏龙泉 《出版参考》2007,(5X):35-35
近年来美国中短篇小说在市场上卖得不太好,于是,有几家出版社便想在书的包装设计上多下功夫,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6.
还想挽回已经堕落的恶名,抖擞精神,再作冯妇,先要做的,便是肯于作难。书评是个老话头,不过再次说它,却当然不是滑头,因为不论是书评还是说到书评,都不是耍滑头可以做到的事情。一书评的前提自然是书,虽然有了若干介质的文字载体,但白纸黑字,仍然是主流,甚至其他介质上的东西,也免不了到这边打圆场,主流就是主流嘛,即便我们习惯做参照系的洋人电不例外,于是,除了再次为我们的四大发明平添自豪底气之外,讨论也不必旁骛了。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春在京城不做踏青之想。困在屋中,眼望春意渐深,无奈中只得拣一册清代袁景澜所著的风俗书《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来读,聊以神游。本想读读春季风俗就罢手,岂料古时节令之趣,征引材料之丰富,袁氏文笔之美都使人不能释  相似文献   

18.
盲人阅读机     
《图书馆》1980,(2)
美国有一种盲人阅读机。它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盲人想“看”什么书,只要把书放在机器上,按一下电钮,书上的字  相似文献   

19.
诚如蒙牛集团员工中流行的那句话所说的:有信心不一定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赢,但没有行动一定会输。书是“做”而不是“坐”出来的。市场当前,图书市场品种繁多,热闹非凡。但成千上万种图书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凑热闹赶潮流,真正能激起浪花吸引读者的畅销图书可谓是屈指可数。怎么让自己的图书不成为“凑热闹”的积压书?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图书成为“摆堆”销售的畅销书?这里,笔者想说一个民间图书工作室的朋友周先生做畅销  相似文献   

20.
我看……     
要消除图书市场的无序状态,我想只有国有书店退出经营,只做房东,让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书店进场经营,优胜劣汰,国有书店坐收房租,书店有书可买,文化可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